三國歷史里,街亭之戰那可是個超級關鍵的轉折點。要是馬謖當時在街亭,靠著居高臨下的地勢,把張郃的部隊全給滅了,那三國這段超精彩的歷史,可就得徹底改寫啦!
公元 228 年,蜀漢的丞相諸葛亮,發動了第一次北伐。之前蜀漢休養生息了好幾年,諸葛亮覺著北伐的時機到了,就想實現 “興復漢室,還于舊都” 的偉大目標。這次北伐,諸葛亮玩了一手聲東擊西。他派趙云、鄧芝帶著一支偏師,在箕谷待著,假裝要進攻郿城,這一下,就把曹真帶著的魏軍主力給吸引過去了。而諸葛亮自己呢,則帶著大軍直奔祁山。這一操作,可把曹魏朝廷嚇了一跳,隴右的天水、南安、安定這三個郡,都紛紛響應蜀漢,北伐的形勢一片大好。
曹魏哪能眼睜睜看著蜀漢進攻不管呢?魏明帝曹叡親自跑到長安坐鎮,派張郃帶著五萬大軍往西去,全力抵抗諸葛亮。街亭,這個看著不起眼的地方,一下子成了決定這次北伐勝負的關鍵戰場。為啥呢?因為街亭是關中通往隴右的咽喉要道,戰略位置太重要了。
諸葛亮心里清楚,守住街亭那意義重大,只要街亭不失,蜀軍就能穩穩控制住隴右地區,然后以隴右為根據地,再圖謀關中。選將領的時候,諸葛亮沒聽大家的意見,任命馬謖當主將,王平當副將,去街亭抵抗敵軍。
在真實的歷史里,馬謖沒聽諸葛亮的作戰安排,放棄水源,跑到山上扎營,最后被張郃切斷水源,街亭就這么丟了。但要是劇情反轉,馬謖在街亭居高臨下,把張郃的部隊全給滅了,那他立的戰功,可就得被寫進史冊啦。從戰術方面看,這絕對是一場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當時馬謖帶的兵力,估計也就兩萬左右,卻能把張郃的五萬大軍全干掉,他這軍事指揮才能,以后肯定被后人各種夸贊。
這戰績,都能跟歷史上那些名將的經典戰役比一比了,像項羽在巨鹿之戰大破秦軍,韓信背水一戰打敗趙軍。馬謖也會因為這場勝仗,成為蜀漢軍界最耀眼的新星,聲望和地位蹭蹭往上漲,一下子就成了蜀漢數一數二的名將。
從戰略層面來講,馬謖把張郃全滅了,就意味著蜀軍在街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曹魏在西線的精銳部隊被打得很慘,短時間內根本沒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蜀漢不光能穩穩占領隴右地區,還能以隴右為跳板,接著往關中進軍。這對一直偏居在西南一角的蜀漢來說,可是個劃時代的戰略突破,大大拓展了蜀漢的生存空間,一下子就把被動的局面扭轉過來了。
從政治方面分析,這場大勝利,能讓蜀漢的民心和士氣大大提升。自從劉備在夷陵之戰打了大敗仗,蜀漢元氣大傷,國內人心惶惶的。馬謖這一場輝煌勝利,就像給蜀漢打了一針強心劑,讓蜀漢上下又燃起了興復漢室的希望。同時,在國際上,蜀漢的影響力也會大大提高,說不定一些本來在觀望的勢力,就會轉而支持蜀漢,讓蜀漢在三國的博弈中,占據更有利的位置。
不過,雖說馬謖全滅張郃,能給蜀漢帶來很大的戰略優勢,但北伐可不會就這么輕易成功。曹魏根基深,底蘊厚,就算街亭被重創了,整體實力還是比蜀漢強太多。魏明帝曹叡能從其他地方很快調集兵力,加強關中還有隴右的防御。而且曹魏人才多得是,后面打仗的時候,肯定會有不少優秀將領站出來抵抗蜀漢。
蜀漢自己也有一堆難題。后勤補給一直是困擾蜀漢北伐的大問題。從蜀中到前線,路又遠,還不好走,糧草運輸太難了。就算成功占了隴右,怎么把隴右的資源整合好,變成支持北伐的力量,這可是諸葛亮得解決的關鍵問題。還有,蜀漢國內的政治局勢也不是鐵板一塊,益州本土勢力和荊州集團之間,一直有矛盾,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北伐進程產生不好的影響。
從外部環境看,東吳的態度特別重要。吳蜀聯盟雖然是一起對抗曹魏,但東吳也有自己的小算盤,不會看著蜀漢勢力變得太強大。一旦蜀漢北伐有了大進展,東吳很可能會采取行動,維持自己的利益平衡,這就給蜀漢北伐添了不少變數。
要是馬謖在街亭真把張郃全滅了,他可就立下了不世之功,成為蜀漢歷史上的大英雄,蜀漢的歷史走向也會跟著改變。但是,北伐這條路還是到處都是困難,蜀漢要實現興復漢室的目標,還得克服一個又一個難題,在復雜的局勢里艱難前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