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增量,是京東2025年的核心命題之一。
作者 | 肖超(曼谷)
這是窄播Weekly的第49期,本周我們關注的商業動態是:京東多場景、多業態的線下布局。
除京東七鮮在天津計劃開設20家店倉一體型門店之外,已經進駐上海開啟密集地推的市場人員稱,上海七鮮今年預計也要拓倉;位于南京和北京的京東Mall都將于近期加速開業,據稱京東Mall已布局全國超60座城市。
也有市場消息稱,京東在2025年新的三大必贏之戰為:流量場,全渠道,下沉市場。
對比2024年所提的內容生態、開放生態、即時零售,一個非常明顯的遞進關系變化是,從即時零售到全渠道,也意味著京東將會在即時零售之外,落子更多的線下布局。
線下并不是好做的生意,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老牌電商巨頭進場做線下,也幾乎意味著每一個細分賽道都已經有優勢企業占位。但對于京東來說,雖然線下難做,但它更需要新增量。
3月初,京東發布2024年Q4財報,作為最受益于國補政策的電商企業,京東的業績表現超出預期,季度收入3470億元,同比增長13.4%,增速為近兩年最快;其中,自營零售業務收入 2810 億元,同比增長 14%,這也是自2022年Q1以來,自營零售首次回歸雙位數增長;集團整體經營利潤85億元,同比增長近320%。
財報數據大好,但京東并未贏得十足的肯定。市場意見普遍認為,在國補的東風之下,京東這場漂亮仗靠的更多是紅利,而非能力。國補之外,沒有AI故事、沒有海外布局的京東,需要提供更多的增長信心。
于是,從京東釋出的信息來看,所謂的全渠道布局,也體現出重倉線下、從線下找增量的決心。盤點京東的近期線下布局動作,通過對京東外賣、京東七鮮、京東Mall的觀察,可以暫時得出京東做線下的兩個核心思路:用戶復用與履約能力復用。
京東外賣近期引來眾多關注,以品質外賣為差異化,京東在上月官宣進軍外賣市場,并隨后帶動了行業為外賣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的轉變。關于京東做外賣的優劣勢以及其對外賣格局可能造成的影響,我們在《為什么市場還需要一個京東外賣》已有分析。
近期也有市場傳聞稱,京東外賣為京東2025年的S級戰略項目之一,已覆蓋全國近40個城市、已上線50萬家餐飲門店,日均訂單量超過百萬單,京東計劃在2025年將50億元用于外賣和本地同城業務的營銷。
對于京東外賣的官方態度,在日前的財報業績會上京東管理層曾表示:建議大家不要單獨的去思考即時零售或外賣業務,而是要放在京東整體零售業務能力和服務體驗上通盤考慮;在即時零售包括外賣的投入,對于京東豐富消費場景打造能力,滿足用戶的需求和提升用戶體驗都有積極的效果。
豐富消費場景、滿足用戶需求,本質上是用戶復用、提升頻次的邏輯。外賣本身相對電商是高頻業務,且品質外賣的定位,也符合京東核心用戶群一貫的品質追求。而相對于其他跨界外賣的企業,京東最重要的倚仗之一,也是達達背后百萬級騎手的即時配送能力。
不管是京東外賣,還是京東七鮮,都是基于即時零售/即時配送能力之上,為物流疊加商流的舉措。幾天前,京東七鮮也傳出新消息,計劃在2025年上半年,在天津新開20家店倉一體型門店,北京等地也有相關布局。
近期,七鮮在上海的擴張步伐也逐漸開始。為了拓展新用戶,七鮮啟用了小范圍但高密度的地推。家住京東七鮮超市上海薈聚店附近的消費者,從春節后就明顯感覺到各種促銷和拉新活動變多了,比如新用戶59減15、49減10以及0.9元整點秒殺等各種拉新活動。一地推人員告訴《窄播》,七鮮提供半小時到家服務,今年可能會在上海開倉。
作為京東在新零售探索時期的產物,七鮮在這些年經歷過數次收縮與搖擺,但始終未被放棄。官網顯示其目前有68家門店,主要位于北京(28家)、天津(10家)、深圳(6家)、廣州(5家)、上海(2家)等地。
關于京東七鮮當下的定位與路線,來自于2023年七鮮與前置倉被整體合并至創新零售部后。自去年10月宣布完成店倉融合,京東七鮮也從一開始的中高端超市,轉變為直連產地的低價策略。
所謂低價就是要做大眾市場,以京東的期待肯定是規模化。單從線下零售、生鮮超市的角度來講,雖然高頻,但在七鮮布局的高線城市競爭尤其激烈、且經營成本更高,很難打開突破口,如盒馬也是從2024年開始才走出了一條下沉的新路,在整體盈利的基礎上才有信心開更多的店。
因此,在當前階段,京東七鮮所擔負的戰略意圖,可能更多的還是偏向于店倉一體的即時零售卡位布局。即時零售作為近幾年為數不多的保持高速增長的渠道,已是行業共識的萬億級市場。在這片廣袤的市場當中,京東秒送聚合第三方商家,京東七鮮則承擔自營的角色。
京東管理層此前也提及,做即時零售讓京東意識到,京東在線上只是提供商品的供給,但是缺乏服務的供給,比如寵物、汽車;從即時零售到全渠道,可以更全面地服務消費者。如今的京東七鮮,就提供寵物上門喂養、上門洗澡等服務。
如果說京東外賣和京東七鮮都是對即時配送能力的復用,那么京東Mall的布局,更多復用的是京東的電商履約能力,同時疊加的還有京東在3C以及家電家居品類上的優勢。
作為一個旨在為消費者提供3C數碼、智能家電家居、也包括電競、新能源汽車等的「潮購科技」超級體驗中心,京東Mall也為消費者提供線上線下同價、沉浸式場景體驗、服務到家等服務。
自2021年9月首家京東Mall落地西安開始,京東Mall據稱已布局全國超60座城市,且均為各省的省會或核心城市。如南京的京東Mall就在3月15日開始試營業、5月1日正式營業,很快北京雙井店也會在6月18日正式營業。
相比于生鮮超市,投資動輒超過10億的Mall布局更符合近幾年抄底線下的論調。風水輪流轉,曾經京東踩著線下電器店崛起,如今帶頭做起了線下體驗。且從供應鏈能力上來說,京東將線上貨品能力導入線下、實現線下供給升級的道路更為順暢,京東完全也有底氣做到線上的價格、線下的服務。
除了京東Mall之外,在自營鞋服領域,京東也與海瀾之家達成合作,開設線下的京東奧萊店和線上的京東奧萊自營專區和官方旗艦店。京東奧萊于去年9月在江蘇江陰開出首店,至今已有11家,布局為三到五線城市。
通過與海瀾之家的合作形式,京東奧萊的模式較輕,京東不直接參與線下運營,更多也是供應鏈融合與全渠道模式的一種探索。據有關媒體的實地探訪,進入京東奧萊店還需要在京東APP掃碼領取通行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