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農藥檢定所在中國農藥信息網公示批準最新登記的300多個農藥產品,其中,海利爾藥業集團旗下恒寧生物登記的殺菌劑96%氟茚吡菌胺(inpyrfluxam)原藥(僅限出口到柬埔寨)是該有效成分首次在我國登記。
氟茚吡菌胺是由日本住友化學研發的琥珀酸脫氫酶抑制劑(SDHI)類殺菌劑,自2020年上市以來,因其獨特的化學結構和優質性能,成為國際農藥市場的關注焦點。氟茚吡菌胺作為一種新型的SDHI類殺菌劑,具有廣譜、內吸傳導和葉面滲透性強等特點。
廣譜優質性
氟茚吡菌胺通過干擾病原菌線粒體呼吸鏈上的復合體Ⅱ,抑制線粒體功能,阻止其產生能量,抑制病原菌生長,最終導致其死亡。該產品可防治水稻紋枯病、亞洲大豆銹病、小麥葉銹病、蘋果黑星病等多種作物病害。其廣譜性使農戶能夠通過單一產品應對多種病害,減少施藥次數和成本。
內吸性與滲透性
氟茚吡菌胺具有內吸傳導和葉面滲透作用,能快速被植物吸收并均勻分布,提升藥效持久性,尤其適合葉面處理和種子處理。
抗藥性管理優勢
氟茚吡菌胺的化學結構(含茚基基團的吡唑酰胺)使其與其他SDHI類殺菌劑形成差異化,有助于延緩病原菌抗藥性的產生,進一步增強抗性管理能力。
復配應用的便利性
氟茚吡菌胺與苯氧菌胺、百菌清等其他殺菌劑復配后,可同時防控大豆上的四大病害(銹病、靶斑病、炭疽病、白粉?。?,減少混配誤差,并提升施藥效率。
目前,氟茚吡菌胺全球市場前景看好。
一方面,在全球范圍內,綠色經濟與可持續發展政策加速農業化學品向低毒、優質方向轉型,氟茚吡菌胺作為低環境風險產品,符合減藥增效趨勢,尤其是在北美市場將受益于政策支持;另一方面,隨著傳統殺菌劑抗藥性問題加劇,農戶對新型作用機理產品的需求上升。氟茚吡菌胺的獨特化學結構(SDHI類)和復配能力(如與苯氧菌胺的協同效應)可有效延緩抗藥性,成為抗性管理方案中的重要選擇。
來源:農資導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