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曹妃甸區民俗文化協會于六農場營城村萬葫園召開了一場意義深遠的專題會議,眾多民俗學領域專家、學者及文化工作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新時代多維視域下民俗學的發展方向,并針對萬葫園的改造提升與《營城村志》的編纂提出建設性意見。
在會議的探討環節,與會人員從社會變遷、文化傳承、數字技術應用等多個維度深入剖析民俗學的發展方向。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民俗學面臨著諸多新挑戰與新機遇,如何在多元文化的沖擊下保持民俗文化的獨特性與活力,成為熱議焦點。專家們指出,應借助現代科技手段,如虛擬現實、大數據等,對民俗文化進行數字化保護與傳播,讓古老的民俗文化在新時代煥發生機。
針對萬葫園的改造提升,與會者結合民俗學理論與萬葫園的實際情況,提出應深度挖掘葫蘆文化背后的民俗內涵,融入更多互動體驗式項目,打造集文化展示、民俗體驗、休閑旅游為一體的綜合性民俗文化園區,使其成為曹妃甸區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
關于《營城村志》的編纂,大家強調要秉持嚴謹、科學的態度,深入挖掘營城村的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生產生活等方面的內容,真實記錄村莊的發展脈絡,為后人留下寶貴的文化遺產。
此次專題會議為曹妃甸區六農場營城村的文化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并有望推動地方民俗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促進文化與經濟的協同發展。
(曹民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