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力平
蘋果園交通樞紐正在緊張建設中,計劃于年內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這個消息令人激動,于是乘車來到位于石景山區中部的蘋果園,但見高樓林立,一派都市景象。
不少人會好奇,蘋果園有怎樣的歷史?這地兒為什么叫蘋果園?
蘋果園曾稱“蘋果村”
元末明初,這一帶人煙稀少,只有零星的聚落,元代屬析津府宛平縣,明代為順天府宛平縣轄域。
據《石景山文史》載:明永樂四年(1406),朱棣下詔興建北京皇宮和城垣,為遷都做準備。為此,從山西等地移民安置于京畿地區。永樂五年(1407)置上林苑監,設良牧、蕃育、嘉蔬、林衡、川衡、冰鑒及典察左右前后十署。宣德十年(1435),定為良牧、蕃育、林衡、嘉蔬四署。其中林衡署的管理太監多達32人,是“四署”中人員最多的衙署。它主要管理果樹花木的種植,而從事果樹的種植者謂之“果戶”。
北京西部臨近西山,多為崗丘之地,土壤是永定河洪積,為沖積沙土,土質肥沃,土層深厚,水源充足,水質純凈,宜于果木種植,林衡署把不少“果戶”安置在這一帶。明代《京師五城坊巷胡同集》中記載的京西“果戶”村落便有魯姑村(今魯谷)、東安祖(今衙門口)、石井(今西井村)、黃村(今西黃村)、蘋果村等。其中“蘋果村”便是今天的蘋果園一帶。
蘋果村在平坡山腳下,北部為山地,南部為平原,自北向南辟有大面積果園。林衡署管轄的果戶,除種植蘋果外,還栽種桃、杏、李、桑葚、櫻桃、石榴等。為了生產味美的佳果,果戶們采用移植、引進、嫁接雜交以及選育等技術手段。經過數年種植,林衡署果園的果樹陸續開花結果,其果實為明廷御用或為皇陵(今明十三陵)貢品,每年按時令進奉御果,農歷五月進黃杏、櫻桃,六月進蜜桃,七月進蘋果,八月進香水梨,九月進柿子,由此蘋果村被俗稱為“御果園”。
明朝滅亡以后,京西一帶的果園被廢棄,果樹多被砍伐,昔日“果戶”多以農耕為業,即谷物種植,但山地一帶尚有少量果木樹,其附近只有幾十戶人家的聚落亦稱“蘋果村”。
“蘋果園”之名始于張作霖把兄弟
清康熙年間,蘋果園一帶為空曠之地,只有幾個小的村落。康熙二十六年(1687),玄燁欲在京西閱兵,遂有八旗及綠營(又稱綠旗兵,清朝常備部隊)將士集結于此,進行長達三個月的訓練,以為皇帝閱視。
1928年,蘋果村屬河北省宛平縣地。1929年,奉系軍閥張海鵬在蘋果村附近開辟果園,遂依“蘋果村”之名,始稱“蘋果園”。
張海鵬,又名張憲濤,字仙濤,奉天蓋平(今遼寧營口蓋州鎮)人,為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的結拜兄弟,亦為奉系元老之一。1928年6月,張作霖死于沈陽城外皇姑屯之后,張海鵬在張學良麾下任洮遼鎮守使,駐守洮南(今吉林省白城市),期間曾暫居北京。其有一寵妾,頗好田園景致,加之張海鵬年輕時給地主當雇工,干得一手好莊稼活,故出資在京西平坡山下開辟果園,并建平房數間。
據坊間所傳,張海鵬所置蘋果園分南、北兩部分。南部為蘋果園,因蓋州盛產蘋果,所以蘋果樹多從他的老家遼寧營口移植而來。北部植有桃樹、櫻桃、柿子、棗樹等,其中櫻桃由山東煙臺移植于此。還有一片菜園,種植時令小菜。
因張海鵬多有軍務在身,其蘋果園便雇傭當地佃戶管理。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張海鵬投靠日本人。偽滿洲國滅亡后,他逃亡天津,由此京西的蘋果園另有其主。
新中國成立后,政府大力發展農林業生產,蘋果園為當地農民種植,每年向城市供應蘋果、梨、桃、葡萄等干鮮水果數十萬公斤。
1953年首都鋼鐵公司在蘋果園地區修建職工宿舍,1954年6月成立蘋果園街道辦事處。1958年7月改為蘋果園居民生產大隊。1963年8月撤銷居民大隊,恢復蘋果園街道辦事處。此時,隨著首鋼職工住宅區的不斷建設,出現了一排排的平房,紅磚灰瓦、鱗次櫛比。上世紀80年代初期,蘋果園地區依然有果樹種植,只是被分成了三片,面積最大的是瑯山果園,而原先的老樹多被淘汰,新栽種的果樹也已枝繁葉茂。
上世紀80年代中期,蘋果園地區成為首鋼較大的家屬區,人口近兩萬。隨著區域范圍的不斷擴大,域內建有多個住宅區,開辟多條道路,大多以“蘋果園”命名。
而今蘋果園早已不是果園與村落之名,已成為行政區域之名,泛指石景山區東部翠微、青龍諸峰以南,京門鐵路、晉元莊路以北,福田公墓、新四平臺、晉元莊以西,禮王墳、金頂山以東,即蘋果園街道辦事處轄域。
蘋果園因地鐵站而聞名
盡管蘋果園的歷史悠久,但其名并不見經傳,甚至民國時期出版的北平地圖上都沒有標注。直到1958年7月開通81路(1972年改為501路)公交線路,由石鋼(石景山鋼鐵廠)辦公廳至蘋果園托兒所,路長4.4公里,由此使“蘋果園”之名出現在北京交通地圖上。而使“蘋果園”為人們所熟知,是因地鐵站的設置。
1965年7月1日,北京第一條地下鐵道開工建設,其線路從北京站至石景山,并在蘋果園設站,全長23.6公里。1971年1月15日投入運營,初期由北京站至立新站(今公主墳站)。8月5日延長至玉泉路站,11月延長至古城站。最終于1973年4月23日,延至蘋果園站,至此實現全線貫通。蘋果園站是北京地鐵最早的起始站(終點站),由此也使當時鮮為人知的“蘋果園”之名,被人們所熟知。此后多條公交線路在此設始發站,蘋果園成為北京西部客運的重要交通樞紐。
為配合蘋果園綜合交通樞紐施工和地鐵蘋果園站改造,自2020年4月18日開始,蘋果園站封站,1號線西部運行區段變更為古城站。今年內全面竣工并投用后,將實現地鐵1號線、6號線、S1線三線換乘,并接入公交、出租車等多種交通方式。
供圖/戶力平
編輯/李喆
排版/王靜
微信號|bqttfk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