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外長拉夫羅夫再度就中美俄關系表態,主動對華作出明確承諾。中方這次拿到的6個字承諾又會對國際局勢造成怎樣的影響?
最近這幾年,國際局勢持續動蕩,國家之間的地緣政治角力也進入到愈發復雜的階段。在烏克蘭危機爆發3周年之際,中俄關系再度成為了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日前,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接受采訪時就所謂“美國利用俄羅斯來對抗中國的詭計”一事作出回應,他表示當前俄中兩國長期友好互信的關系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美國人非常清楚一點,那就是俄方永遠不會違背與中方在法律和政治層面達成的承諾。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拉夫羅夫在提及美俄關系時,特意強調像俄羅斯和美國這樣的國家,永遠不會有相同的國家利益,雙方在國家利益上的一致性可能連50%都不到,甚至還會更少。這一表態用詞尖銳且直接,讓在場的美國記者多少有些難堪。
但考慮到拉夫羅夫的這一觀點基本上符合現實情況,所以美國記者也很難找到反駁的借口。對于拉夫羅夫使用截然不同的詞匯來形容中美俄關系,主要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第一,中俄關系的持續深化讓拉夫羅夫對華保持了高度的認可和欣賞。“前所未有的水平”這一表述可以看出普京政府對于中俄關系發展的重視。雖然中俄兩國不會結盟,但中俄關系的狀態已經超過了結盟的水平,兩國在多領域所展開的合作對話表現出了極高的政治互信和友善信號,而中俄兩國持續擴大的經貿合作規模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如今的中俄關系已經得到了民意的賦能,這是一種純粹的友好睦鄰狀態,與地緣政治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第二,普京政府在俄烏沖突爆發后所主導制定的“向東看”戰略讓俄羅斯受益匪淺,不僅俄羅斯國內市場上所出現的空白得到了填補,而且俄羅斯也開拓了新的能源和礦產出口市場,推動了俄羅斯經濟社會的發展。這也是為什么俄羅斯在西方國家的金融圍剿下依然可以保持經濟高速增長的重要原因,如今的中國已經成為了俄羅斯經濟發展的一個核心驅動力,中俄合作對于俄羅斯而言百利而無一弊;第三,雖然美俄兩國高層在沙特進行了會晤,但美俄關系并沒有全面恢復正常化。特朗普態度非常強烈,即俄羅斯如果不同意美國的和平方案與停火建議,美國就會繼續發動制裁打壓、在這樣的背景下,拉夫羅夫需要作出一個強硬的表態,除了回懟美國的施壓外,還是在為俄羅斯爭取國際輿論的支持,減輕俄羅斯所面臨的政治壓力。
然而,在西方國家看來,拉夫羅夫對華作出“永遠不會違背”的6字承諾,其實就是對美國的一次示威,是在提醒美國,俄羅斯有中國的支持和幫助,是有能力來應對美國的施壓制裁。但這種解讀很明顯是一個錯誤的說法。首先,中俄兩國不會結盟,這是一個國際社會所熟知的事實。其次,中俄關系一直在平等尊重,不存在誰主誰副的情況,所以拉夫羅夫的這一承諾就是中俄關系持續深化的一個最佳證明。最后,中俄已經明確表態兩國合作不針對第三方,這就意味著在俄烏沖突的問題上,中國將始終保持客觀中立的態度,不會選邊站隊,這種外交策略,既是現實考量,也是對長期外交原則的堅守。可以預見的是,如果美國的和平方案得到落實,中俄兩國也會找新的合作空間與方向,為國際社會的和平穩定繼續注入新的能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