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后,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國民經濟迅速恢復和發展。然而,隨著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績,國內自上而下越來越急于求成,這逐漸導致我們在思想認識上出現了偏差,逐漸脫離了實事求是的基本路線。
1956年,正因為看到這個問題,在周總理、劉少奇等人的努力下,黨的八大制定了正確的經濟建設方針。但之后的現實卻逐漸偏離了方針。
毛主席公開批評“反冒進”,將其形容為潑冷水,嚴重打擊人民群眾的積極性,直言“我是‘反反冒進’的。”
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左”傾錯誤很快便在全國泛濫蔓延開來。盡管處于權力核心領導層的周總理等人都曾對經濟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冒進提出過反對意見,但這些都遭到了毛主席的批評和反對。毛主席指出:
“(成績和問題)這是九比一的關系,問題只是十個指頭中的一個指頭,肯定成績是主要的。”
這樣就使得人們對問題估計不足,認識不清,周總理還曾因此被迫做過檢討,劉少奇也受到過毛主席的批評。在這樣的政治氛圍中,持有不同意見的同志們也紛紛選擇了沉默。而對于伴隨產生的一系列嚴重問題,毛主席堅持認為這些是可以通過修補完全解決的。
于是,1959年,為糾正這些問題,廬山會議召開。會上,對經濟政策并不是很了解的彭德懷,還是將自己在視察基層現實情況作了匯報,并對國家經濟發展政策方面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他卻因此受到了前所未有地批評,會后不久,他便離開了中南海。
雖然在廬山會議后,彭老總逐漸退出了黨中央的領導核心,消失在了政治舞臺上。但實際上,廬山會議上還有一個驚天內幕。
1959年7月23日上午,毛主席出席廬山會議全體會議,講話中,他毫不客氣地指出:
“我感覺到有兩種傾向,在這里講講。一種是觸不得,大有一觸即跳之勢,因之有一部分同志感到有壓力,即不讓人家講壞話,只愿人家講好話,不愿聽壞話。我勸這些同志們要聽。好話壞話都要聽。”
此話一出,臺下的張聞天便意識到毛主席指的就是自己,尤其是講“壞話”的人就是指自己。就在兩天前,他剛剛在會議上進行了長達3個小時的發言,詳細闡述了“大躍進”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并毫不客氣地指出這些問題帶來的嚴重后果。
緊接著,毛主席又說道:
“有些人歷史上有問題,挨過批評,也認為一塌糊涂。不論什么話都讓講,無非是講一塌糊涂。……為什么不讓人家講呢?神州不會陸沉,天不會掉下來。因為我們做了些好事,腰桿子硬。我們多數派同志們腰桿子要硬起來。”
在張聞天聽來,毛主席的這番話,每一句都是在針對自己講的。“歷史上有問題,挨過批評”的,不少老干部都明白,就是自己。王明“左”傾路線時期,張聞天曾積極配合。為此,在延安整風運動中,他還受到過批評,做過檢討。
毛主席說的“為什么不讓人家講呢?”其實也是有言外之意的,更多的意思是引誘“右派”上鉤,而張聞天一講話,便暴露了。
最后,毛主席又說了這樣一句話:
“他們不是右派,可自己把自己跑到右派邊緣去了。”
毛主席的講話結束后,在巨大的壓力之下,彭老總、張聞天等人開始檢討“錯誤”,而張聞天是其中檢討最快、最多、最深刻的。
7月26日,張聞天作第三次檢討。后來,張聞天在被問到為何當年要作如此深刻地檢討時,他表示:
“作這樣的檢討,是因為毛澤東同志的威信,不是他個人的威信,而是全黨的威信。損害毛澤東同志的威信,就是損害黨的利益和全國人民的利益。”
彭老總、黃克誠等人的出發點也都是如此,為了顧全大局,他們不斷自洽,說服自己主動接受并不公正的批評。
實際上,在廬山會議召開前,張聞天的心態也經歷了非常復雜的變化。
1958年,在“趕英超美”的熱浪逐漸席卷中華大地之際,張聞天也被人民群眾建設國家、改變落后面貌的熱情深深影響著。
但為了了解真實的情況,他決定到基層去進行調查研究。
1958年4月開始,張聞天先后在上海、杭州、紹興開始了25天的調查之旅,涉及工商企業、農業農村、科研機構等40家單位。
在這一過程中,張聞天雖然也發現了一些問題,但考慮到“大躍進”剛剛開始,便在向毛主席匯報的文件中,十分慎重地將這些問題刪掉了。
同年10月,張聞天先后在天津、東北考察,他發現急于求成的問題已經越來越嚴重,尤其表現在煉鋼方面,土高爐遍地開花,工人忙得不亦樂乎,但事實卻是,煉出來的鋼鐵質量不合格,根本沒法用。
現實情況讓張聞天產生了深深的憂慮和沉思。他將自己的目光更多地放在了國內問題上,對中央和地方關于“大躍進”等情況的文件和材料尤其關注。這一時期,他多次明確表態稱:
“我們有些人太熱衷于共產主義了,不考慮進入共產主義要有物質基礎。”
張聞天一直以來都展現出了對黨和人民忠誠的共產黨員本色,這次,他依舊不顧個人得失,開始抓住機會,不放棄任何一個能夠發言的機會。盡管會上有人說他“過去搞‘左’傾,現在又搞右傾”,這類聲音層出不窮,不斷給他“扣帽子”,但張聞天毫不在意,他始終堅持發表意見。
廬山會議召開后,不少人普遍認為成績大,問題不少,但前途光明。但張聞天的心卻很沉重,因為看清錯誤又敢于諍言的人很少。
7月14日,彭老總給毛主席寫了一封信。18日,張聞天決定在小組會上大膽發言,并開始準備發言提綱。但就在這時,廬山會議的氣氛驟然緊張起來,毛主席的秘書田家英、胡喬木敏銳地感受到了這種變化,并預感將有一場風暴來臨。于是,他們不約而同給張聞天打去電話,讓他在小組發言時不要講這些敏感問題了。但為了黨和人民的利益,他沒有妥協,還是一股腦全部講了出來。
回到北京后,張聞天被解除了職務,受到了不公正地對待。直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才糾正了對他的錯誤結論。
1979年8月25日,張聞天追悼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鄧小平致悼詞:
“張聞天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忠于黨、忠于人民的一生”。
參考資料:淮陰師范學院學報2013年2期、《中共大理論家·張聞天畫傳》、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3年1期、學理論·中2013年2期、黨史縱橫2014年2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