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山堂詩帖》紙本,行書,作于1066年,縱24.8cm,橫26.7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展卷蔡襄書法,頓覺有一縷春風拂面,充滿妍麗溫雅氣息。
蔡襄祟晉尚韻,尋根覓宗,取法乎上,感悟至深。他曾評書曰“書法惟風韻難得,虞書多粗糙。晉人書,雖非名家亦自奕奕,有一種風流蘊藉之氣。緣當時人物,以清簡相尚,虛曠為懷,修容發語,以韻相勝,落華散藻,自然可觀,可以精神解領,不可以言語求覓也。”他追求晉人的“風韻”、“自然”、“清簡”、“虛曠”,并啟發學書者領悟“風流蘊藉”之氣的途徑,全憑要在精神志趣中下功夫。
蔡襄行書《山堂詩帖》
【1】《丙午三月十二日晚》
【2】欲尋軒檻倒金尊,江上煙云向晚昏。須倩東風吹散
【3】雨,明朝卻待入花園。《十三日吉祥院探花》
【4】花未全開月未圓,看花待月思依然。明知花月無情
【5】物,若使多情更可憐。十五日山堂書。
圖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