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早就寫好了,因為插播了幾周大吉的《家事大吉》擱置下來。現在第一批買書的朋友都收到書了,陸續收到反饋,像這本書一樣真誠,特別感謝。還有的朋友幫忙開小窗售書,更感動了。
出版社贈送大吉的300本書銷售還沒過半,繼續吆喝賣書哈。
購買簽名版
請添加:小小心意
微信: xiaoxinyi-shop
人民幣68元一本!
登記購買
十本九折,
國內免郵北京發貨。
先感謝大家的支持!
01
第一天 正月十五一盤大沙拉
熱愛飛行的西柚晚上飛上海,參加一個地毯廠家的周年慶典,來自世界各地的客人在上海集結,然后一起飛到江西一個我沒聽說過的城市的工廠所在地,西柚這家伙去過很多國內我別說沒去過,連聽都沒聽過的內地城市,差不多都是公司總部在上海或者杭州,工廠下沉到內地小城市的模式。
西柚不在家,我就人緣就見好。人還沒出發機場呢,下午老友帶著狗娃Simba和芝士蛋糕來耍,熱情似火的Simba把我的胳膊舔成了狗味胳膊,把Tara給嫉妒的,它親媽讓別的狗舔了,不是它的味兒了,那還得了,快急哭了,爭寵爭得哇哇的。還不厭其煩地把它的大胖腦袋塞到我手里讓我懟臉捧著,強烈要求我的眼里只有它,這娃嫉妒心上來,也不懂掩飾,肥頭大耳上演全武行的架勢。
今天是正月十五,我跟老友說我們去Orewa找間館子過節吧,老友說零食吃多了,一點不餓,做個沙拉得了。其實我也不餓,人到中老年,餓是奢侈感覺。翻翻冰箱見啥放啥地鼓搗了一大盤沙拉,年三十那天,給自己做了個紅薯芝士雞蛋小番茄核桃board算年夜飯dish,正月十五是沙拉收尾,今年算是把不過年政策貫徹得相當徹底了。
飯后出去遛狗,迎面遇到碩大的雞蛋黃月亮掛在遠方那片房頂上,雞蛋黃緩慢上升著,遇到云彩在上面寫意幾筆,像活了一樣。
今天的好事是大吉的《家事大吉》花城出版社版新鮮出鍋,謝謝所有助力的親朋好友,這對我們家來說,是最好的正月十五大禮盒。
02
第二天 甜玉米過季了
昨天轉花城版《家事大吉》出版的消息的時候,珠兒留言相賀,才發現她還在北京,想起來自出版那版美國分舵的珠兒禿兒和鳳梨買的《家事大吉》還在大吉那里,趕緊要地址安排投遞。一早國內時間7點50約了一個順豐,快遞小哥8點10分來取,8點50珠兒就說收到了,把我給驚呆了,早高峰的大北京啊,怎么做到的。珠兒講話,快遞小哥飛過來的吧。國內快遞這速度,讓一切蝸牛節奏的紐村人三觀原地爆炸。
今天晚餐煲了雜糧粥,咸蛋皮蛋鋦大白菜,一根蒸甜玉米。
一個人煲粥,量上是個麻煩,一煲就多,一剩就不好吃,所以雖然很喜歡喝粥,也很少煲。
甜玉米過季了,口感很奇怪。從這次回來紐村,就一直在啃甜玉米,終于給吃過季了,冰箱里還有四個,也扔掉了。
咸蛋和皮蛋少許油煸炒出泡泡來,再把大白菜放進去炒軟,一碗水小火咕嘟咕嘟,什么調料都不用放,就蠻鮮的。
03
第三天 蘿卜絲餅太不舍得放油了
在deck上吃個早餐,看了會兒鏘鏘行天下。看到道長那期,他說人有過剩的精力和能力,才總會想做點什么事,這沒錯。你用盡全力去做好了一件事,以為稍微松懈一點都做不好,所以就處處緊繃著。其實沒有那么累,也能做得一樣好。你看老鷹飛得那么高,不是它使勁,它根本就沒使勁,它自己就能飛那么高,你叫我們人離地三尺都很困難,別說飛了,是不是。它最自然的狀態就是那股勁兒。你把你最自然的狀態表達一下,你就行了,道法自然恬淡虛無精神內守,差不多得了。
這話對這種活得比較緊繃的人是個點醒,跟天賦相比努力的抵達真是很有限。今天先罷課一天,嘎嘎。
說歸說,我還是走不出自己的窠臼,課沒罷,上午還搞了周末衛生。
下午在收拾院子,隨隨便便,就收拾出巨大一袋子花園垃圾。
晚上做了蘿卜絲餅,蘿卜切絲,用鹽腌十分鐘,沖洗一下,擠掉水分,小蔥切花,火腿腸切丁,用手做成小圓餅,不粘鍋小火煎三分鐘翻面,反復幾次。我油放得太少了,不然這款蘿卜餅會更香口一點,也還行。
04
第四天 是我的問題還是魚頭粉的問題
中午約了朋友中區吃飯,我遲到了半個小時!平生恨遲到,塞車和沒睡好都不是理由。
昨晚沒睡好,在紐村,過的是離群索居的日子,對規律有一種像對氧氣一樣的依賴,只要一點點規律打破,都會睡不好。就是因為今天上午11點半要出門,就能一夜半夢半醒,身體里都是些什么頑固笨蛋程序啊。
這也是為什么,除了西柚被我折騰服了,加上他去到哪兒只重視吃這一味,即便一天都在咖啡館泡著也沒意見,所以他幾乎不計較我在蘑菇什么,幾點才能行動。我幾乎不能跟任何其他朋友一起旅行,誰能受得了我這么刻板的生活規律啊,而且上午11點前,幾乎出不去門。
馬來西亞魚頭粉好像也沒以前好吃了,還是我腸胃不好好工作,吃嘛嘛不香鬧的啊。
Jin是第一次見面的朋友,在網上已經聊了好幾年,見面直接進入暢聊模式,沒有陌生感。她和先生從美國出發,周游世界將近十年了,她說途中如果吵架,她拎包就走,所以倆人經常在不同國家各自旅行。這是我聽到過的最牛的伴侶干架,動輒不一國家玩了。
Jin對在自學中醫。我說你那你望診一下我,她說我覺得你也是木型人,神氣挺清,不濁,不容易長瘤子,但是里面有點緊,中下焦虛,容易耗散太過。
“但是”后面說的全中,內緊是我的大問題。就是我記得易經大師說我是天河水,水命,不知道跟Jin說的木命是不是一個金木水火土體系。
回來路上在超市買了點東西,到家有點疲沓,在沙發上迷瞪一會,Tara一把跳上來,蹲哪兒俯視著我,意思這什么點兒啊,你就睡覺,弄得我也沒睡成。
干旱了這么久,每天飯后太陽不那么曬了,要在院里忙活兩個小時。今天終于滴答了點雨,不用澆花鋤草了,這倆小時空出來什么也沒干,就給東晃晃西晃晃墨跡過去了,這對一個要把每分鐘都填滿的強迫癥患者來說,奢侈大發了。
05
第五天 內容很豐富的麻婆豆腐
今天繼續下金貴的小雨點兒,解放了澆水苦役。
昨天去中超,買了嫩豆腐,老豆腐、豆腐皮和豆腐干,我是有多愛吃豆腐啊。晚上做了一個內容豐富的麻婆豆腐,真正做到了一碗菜像一個隊伍。
先準備食材,嫩豆腐切小方塊,水開放鹽,一點老抽,小豆腐塊焯水上色3分鐘。
洋蔥切丁、一片豆腐干切丁、一片培根切丁、鮮姜切末,幾朵鳳尾菇撕吧撕吧,芹菜切丁,香菜取葉子,調一碗水淀粉備用。
1.鍋里放油,煸炒培根丁,然后一次放進洋蔥丁、豆干丁,姜末煸炒。
2.入郫縣豆瓣一勺,生抽兩勺,蠔油一勺煸炒,然后入清水咕嘟咕嘟。
3.焯好水的豆腐入鍋翻炒,小火燉3分鐘,加一點點鹽和糖。
4.分兩三次放入水淀粉,大火收汁。
5.出鍋前加一點藤椒油放入芹菜丁和香菜。
一大碗飯和一大盤豆腐全干掉了,我做飯沒什么一定之規,主要看冰箱里有什么,加上一個人吃,不想麻煩做幾菜幾湯的,所以常常把各種食材都堆在一個菜里,胃口一直不太好的人,今天一菜一飯吃得挺香。
06
第六天 金銀上湯紅莧菜的回憶
很大的一大份紅莧菜,做出來就剩下一丟點了,幸好沒分兩次吃。
我第一次吃紅莧菜,是在小云姐姐家,她媽媽做的,覺得好吃得不得了,那時候我單身,過得亂七八糟生活毫無規律,饑一頓飽一頓的,常去小云姐姐家蹭飯,小云姐姐的媽媽煮的湖南菜是我對正常家庭生活的向往落到了實處。現在十幾年過去了,愿老人家在天安好。
紅莧菜擇去老梗,水里放鹽和油燒開,下紅莧菜焯兩分鐘,取出。
另起鍋熱油,下姜蒜炒香撈出,再下皮蛋和咸蛋炒出泡泡,加開水咕嘟一分鐘,把紅莧菜倒入,加點五香粉和雞精。
還用空氣炸鍋烤了個紅薯,跟Tara一人一半。
飯后雨歇,又在院里撲騰了兩小時,這個夏天把很多肉肉都干死了。院里植物太多了,實在照顧不過來,尤其肉肉們,仗著它們皮實,一年也沒搭理它們幾次,這個夏天光了好多盆,活著的也都不精神,養而不好好養,是對植物的不尊重,打算大大收縮戰線,光盆不補。
07
第七天 雞蛋香干和各種椒
又聽了一遍弗吉尼亞·伍爾夫的《一間自己的房間》,這段話很有意思:
“通常情況下,女性的價值觀顯然和男性定義的價值觀不一致,這很正常,不過占上風的是男性價值觀。簡單來說,足球和運動很重要,而追求時尚、購買衣物是瑣事,這種價值觀必然會從生活滲透進小說之中。
批評家會說,這本書很重要,因為它講的是戰爭。這本書不重要。因為它講的是會客廳里女人們的感情描寫。戰場的場景比商店里的場景更重要,價值觀的差異比這更微妙,而且無處不在,因此論及19世紀初期的小說的整體構造。”
一百年前是這樣,一百年后還是這樣。好在對我來說,現在什么都不重要了,就叨咕叨咕每天吃啥這么不重要的事,也不覺得有什么不重要。
今晚奢侈了一把做了倆菜,彩椒炒雞蛋和辣椒培根蒸香干。
彩椒炒蛋做法寫過好幾次,就不重復了,我隔三岔五吃這道菜,里面不僅有彩椒,還有牛角椒和自己種的朝天尖椒,總之雞蛋和各種椒的組合,是我的偏好。
那道蒸香干,本來應該用剁辣椒的,家里木有,就改用新鮮尖椒了。盤底鋪一層培根,上面鋪香干,然后是豆豉,紅綠尖辣椒,一點蒜鹽,一點雞精,一點麻油,蒸十五分鐘,挺下飯的,雖然這年頭下飯弄不好是個壞詞,因為碳水主打一個人見人不愛,地位不行。不過我一直是堅定的碳水愛好者,吃得干干凈凈。
從國內回來,莫名不舒服病兮兮一個多月,吃嘛嘛不香,喜掉2公斤肉。最近感覺一點點元氣在復原,不知道跟我恢復站樁了有沒有關系。
幾年前第一次站樁時候,每天當成一個任務,沒什么感覺。這次重新開始,感覺到舒服了,反射弧長吧。食欲回來了,估計肉也要跟回來了。健康界給我這號大粗腿、大PP,小鼓肚子身材給平反了,說是健康抗造體型,所以長肉就長肉吧,比嘰嘰歪歪不舒服強。
08
第八天 大白菜湯
花一個小時看了人物推的《邵藝輝:輕盈一躍》,90后這一代人,最大的優點是敢于真實地表達,敢于僭越,一點也不擰巴地不違背自己,比如邵藝輝不熱衷文藝片慣用的長鏡頭,她說她就不喜歡看那些沉悶冗長的電影,“我認為很多片子它只是比較難看,但是大家會認為這是文藝片,我覺得玷污了文藝片的名頭,長久以來默認的東西,不代表它就是對的”。這話估計在很多人心中叨咕過,說出來覺得太不酷了,邵藝輝輕輕松松就畫出了自己的喜好邊界。
還有一段“主角鐵梅的身份設定是一個曾經的調查記者——那也是導演對自己職業理想的投射。她沒有做過一天記者,就用了最笨的方法。她去找以前采訪過她的記者,通過社交媒體去結識更多,她的微博關注一批媒體從業者。她請他們吃飯、喝咖啡,聊他們的經歷。對方一邊講,她一邊用電腦記。她想了解很具體的實務操作,比如記者與想改稿的編輯如何爭辯,也學會一些行業黑話,比如‘5000字要有5個信源’。
她去公號參加選題會,圍著圓桌坐,并無特別介紹。她沒有主動說話,但主編會把問題拋給她,她就貢獻一點想法。有一些瞬間,她好像真成為其中一員了。選題聊到某位導演,大家探討他劇作中某處設計的意圖,她輕巧點破:‘其實你們想復雜了,可能他沒想那么多。‘”
宋佳演的前調查記者,現在的公號執行主編鐵梅蠻地道,是編劇和導演功課做得足。
今晚用鑄鐵鍋煮了個白菜豆腐海鮮湯,紅薯還是跟Tara分的。大白菜和烤紅薯都屬于童年記憶。
一人食結束,明天一早西柚竄訪上海歸來。
后面的私貨:
這周自己在家,每天上課鍛煉打掃衛生換床品晾曬衣服照料花園做吃的。飯后太陽將落未落不那么曬了,就把門口的花搬到院里,把院里的花搬到門口,主打一個螞蟻撼大樹地瞎折騰。
然后會在院里坐很久,晚霞中,身體一點點從混沌狀里清晰起來,這個感覺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