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孩子經歷了高一上學期的內耗與壓力后,從高一下學期之后我就全面調整了自己的養育方式。
既不高壓管控和全面包辦,也不再完全放手,完全依賴于孩子自己。而是適時放手,因需而助,完全遵循了“不求不應,有求必應”的原則。
將近有一年半的時間,我的回應方式和做法,都稱得上足夠好,也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孩子的焦慮和內耗,同時也在幫助孩子學會放松和情緒自愈。
這是我做得蠻有成就感的事情,也算是在養育孩子的路上步入了正軌。
孩子越來越輕松的狀態以及在負情緒中上岸的自愈力,證明我對孩子這一年半的養育方式無比正確。
該管時管,管不了時后退來整理自己,提升自己的心力和能量場,以便在孩子需要我的時候,以飽滿的狀態和能量來幫助孩子。
對于孩子來說壓力和困惑,是不可能被消滅的,即便父母幫助孩子搞定了一個問題,下次問題還會重復出現。
父母對孩子的養育不能像打地鼠,每天不停的在打呀打,妄想把所有不好的因子都消滅在萌芽狀態或處于戰斗模式。
這樣會讓父母的精神繃得很緊,也會過度焦慮和過度介入孩子的空間,甚至給孩子一種窒息感。
想幫孩子走出困惑和壓力的方式,不是消滅問題,而是具備洞察問題的覺察力,以及幫助孩子鼓足勇氣直面問題,直面自己膽怯的內心,這時問題才會被消融和均衡。
我之前養育孩子過程中,也非常努力的學習教育心理學,同時行動力也極強,自己的態度也算積極樂觀。
只是我把重點放在了結果與執行力上,而忽略了孩子的情緒,缺乏同理心與共情能力。
做事的原則,解決問題的出發點都放在“我以為,而不是孩子以為”。
看起來很費心和操心,自己也非常疲憊,但對孩子的幫助有限,甚至因為我的高要求與高目標的投射,給孩子造成了很多潛在的壓力。
而我很主觀的做法與自以為是,也切斷了孩子表達自我的心,他一直都是聽我的,聽話照做是我對他一貫的要求。
這也就導致孩子在我的視線范圍時,一切都看起來還不錯,有一點問題的苗頭我都幫他解決和化解掉了。
而在孩子高中住校,遠離我的視線后,無論是反饋還是解決問題都很延遲,等我覺察到問題時,已經變得很嚴重了。
像我之前管孩子的方式,是容易厭學和抑郁孩子的典型錯誤方式。
小學時打罵教育,讓孩子極度沒有安全感和自信心,而初中時嚴格管理,投射高要求與高壓力,高一時又選擇了完全放手。
結果孩子就變成了既對自我有高要求又在落差感和挫敗中自責和自我懷疑,同時缺乏信心,自身性格又敏感,陷入了“我不好,我很廢,我要變好又做不到”的糾結中。
這樣的孩子,如果得不到父母的及時理解與回應,陷入厭學,休學和抑郁的概率非常高。
而我的孩子之所以平穩過渡,沒有休學和抑郁,是因為我覺察到了問題,并且做到了百分百的自我改變。
也就是說,孩子即便因為錯誤的教育方式而陷入了內耗,這種糟糕的結果是不可避免的,但還是有辦法補救的。
最好的方法就是父母主動打破自己之前家庭教育方式,打破自己的固定思維,將自己的養育方式清零,迅速覺察,立刻調整。
這樣父母先修復自己的行為,先提升自己的認知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就能穩步幫助孩子來緩解焦慮與不安,化解擔心與恐懼。
那些陷入內耗和壓力的孩子,都是上進的小孩,都是變好的意愿非常強烈的。
就拿昨天我娃向我表達了他的擔心和不安,以及隱約的壓力,讓他的身體有點發熱,心慌和緊張。
原來是因為月考不僅要考這學期新學的內容,還要考高二上學期的內容,而且這段數學有點問題,各科的講課進度都非常快,根本沒時間消化。這讓孩子非常不安,因為上學期他沒有好好學,又沒有時間復習,所以很是擔心考不好。
聽到孩子這么說,我提取了幾個重要信號:上學期沒學好,這學期認真學了,擔心考不好讓我失望,很緊張和慌亂。
我是這樣回應孩子的:我能理解你的擔心,原本你覺得月考肯定要進步的,但考試范圍有上學期,你沒學好很不安,也怕之前答應媽媽的進步又要落空了。
不過擔心也沒有什么用,還會亂了你眼下的節奏,不妨提前降低對自己的預期,降低期待。媽媽對成績和排名也沒那么重視,媽媽更在乎的是你現在有沒有好好學,你現在已經做到認真學習了,我已經很滿意了。
娃聽到我這樣說,語氣明顯放輕松了,說自己抽中午的空,上學期能補點就補點。
我知道溝通到這,孩子的情緒困擾和壓力已經釋放了七八成,剩下的部分讓他自行消化就可以,這也是他偷懶和任性后要承擔的結果與后果。
孩子越有情緒問題,越有壓力和困惑時,父母越要學會自修,必要時求助,父母穩住自己,孩子的問題就能慢慢得到解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