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入學準備教育指導要點》中明確指出:“引導幼兒逐步樹立時間觀念。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感受時間,學會按時作息,養成守時、不拖沓的好習慣。”大班的孩子對時間充滿了探究欲望,為了幫助孩子們養成遵守時間、珍惜時間的好習慣,濟南市育賢第二幼兒園大班幼兒開展了“赴時間之約,做時間主人”主題活動。
01 時間初體驗
時間是什么
時間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滴答滴答從身邊溜走,看不見摸不著,卻時時刻刻存在著,在孩子們的眼里,時間到底是什么呢?
時間就是幾點鐘了。
我在手機上看到過時間!
我知道一個小時就是時間。
時間是12個數字。
我身邊的時間
時間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時間就在我們身邊,讓我們一起找一找,哪里有它的身影吧!
02 時間在哪里
摸一摸,轉一轉
鐘表設計師
在對鐘表的探究與了解中,孩子們發現時鐘是我們必不可少的朋友,大家紛紛想要設計一款自己喜歡的時鐘,讓我們一起看一看孩子們的奇思妙想吧~
時間“魔法師”
孩子們的小腦袋里總有很多問題,“一分鐘有多長?”“一分鐘可以做什么呢?”
我覺得一分鐘好短啊,一會就過去了。
老師說過一分鐘就是從1數到60那么久。
我一分鐘可以跑很遠。
一分鐘我可以跳繩好多個。
在一系列討論、感知、體驗后,孩子們發起了挑戰一分鐘的游戲,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短短的一分鐘,到底可以做哪些事情呢?
一分鐘,可以疊衣服4~5件
一分鐘,可以拍球70~100個
一分鐘,可以連續跳繩50~70個
通過一系列的嘗試,孩子們發現:一分鐘,既沒有我們想的那么長,也沒有我們想的那么短。如果抓緊時間的話,一分鐘內,我們可以做很多有趣的事情。
03 時間巧規劃
暢想“課間”十分鐘
哥哥姐姐說,上小學以后有十分鐘的課間休息時間,那十分鐘我們又能做什么呢?
每個孩子眼里的“十分鐘”各不相同,在一場激烈的辯論后,孩子們用繪畫的形式將自己的理解表達了出來。
在孩子們的表征中,有戶外運動的、有準備學習用具的、有聊天的、有喝水的、有去廁所的……
我的時間我做主
良好的生活作息,能促進孩子們更好成長。孩子們做起了小小規劃師,通過繪畫、圖像表征等方式,設計出自己喜歡的生活作息表,每天記錄自己吃飯、游戲和睡覺的時間。
小小的記錄不僅讓孩子們嘗試規劃著合理利用時間,更養成了良好的生活作息規律。
時間是飛鳥,一去不復還,
時間是小船,載著光陰遠去,
時間是太陽,每天東升西落,
關于時間,孩子們用心感受、大膽表達,
面對生活,孩子們心存美好、積極向上,
讓我們一起,
品味過去、珍惜當下、展望未來
珍惜時間,從現在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