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房段子』,您相見恨晚的房產軍師,目前已為10000+成都購房者提供了一整套房產買賣的解決方案。
我向來以實戰主義,穩中求進,并完全站在購房者的實際情況和需求的角度,輔以我在成都樓市超過14年摸爬滾打的經驗,給出最合理的買賣、置換、選籌和落地實操方案。
以下精選問答內容來自房段子解答案例。由于以下問答信息,部分涉及到隱私等問題,因此有所刪減。均為此前問答,因此回答的內容數據可能有一定的時效性,不能完全套用,還請理解。
房段子購房咨詢團隊(幕后分析及數據+社保、公積金、貸款合作團隊+新房、二手房買賣團隊),針對你的個人問題,一些簡單的可以直接免費回答。
復雜或者定制一些的問題,我們目前提供——
①單次咨詢(¥200元,單次問題及后續發散追問,限時1-2天);
粉絲
提問
你好,關于中國樓市或者成都,有什么最新的一些變化?多多益善。
房段子解答
房段子:周末的冥想系列。
1、成都樓市的“圈層分化”與“產品代際差”。
不同板塊,不同產品,市場價值差異巨大。
2、二手房與新房的“剪刀差”與購房者邏輯轉變。
剪刀差的“度”被打破后,購房者會往性價比方向流動。
3、土地市場的“主城高價錨定效應”。
高價地并非普漲信號,而是通過“錨定效應”加劇市場分化。
4、政策寬松的“邊際效用遞減”與購房者風險轉移。
金融政策對樓市效果漸弱,風險來自市場的價格背刺、產品背刺。
5、保障性住房的“定位尷尬”與市場平衡難題。
安置房是一場夢,但林家壩、新川的個別項目會有新啟發。
6、開發商的“品牌溢價”與購房者信任重構。
國央企不再是唯一的評判標準,良心私企的冒頭,正在重構市場信任。
7、成都樓市的“長期韌性”與人口紅利陷阱。
成都人口凈增長數據喜人,長期向好,但紅利被高估了。大多吸引省內遷移,而對中東部人群吸引力很有限——主要是經濟影響,樓市吸引力。如果長期萎靡,人口紅利可能轉化為人口“庫存壓力”。
成都樓市已從“普漲時代”進入“精細化競爭時代”。我們購房者需警惕“分化陷阱”,重視產品迭代、流通性及長期持有成本,而非單純追逐低價或政策利好。
政策制定者則需平衡“核心區土地財政依賴”與“外圍市場去庫存壓力”,避免市場進一步割裂。
粉絲提問
你好,我是單身帶個小朋友,然后有個紅牌樓的品相差的套一,像置換個套二,方便帶孩子讀書和自住,不曉得是現在置換還是說熬2年,小套一漲價了再賣了買。預算不高,大概130萬,看了北二外的學區,感覺也不好買。然后我在成華上班,但是除了建設路小學,其他也感覺不好,現在越看越亂。
房段子解答
較早前房段子會員付費問答,具有一定時效性,僅供參考,有刪減節選和模糊處理。
剛才我們也通了電話,整體來說,賣房的話,當前不算是最低的也是非常低的了,有賤賣的可能性,尤其是租售比還相當可以的情況下,持有壓力不大的背景下,我建議可以熬一熬,后面幾年還是有很大概率漲回來的。
買的話,是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首付大概30萬,杠桿到總價130萬內的話,對你壓力不大,尤其是百來萬的總價(裝修款除外)貸款70萬,月供就只剩3k左右,你的工作是穩定的,公積金對沖2k后月供就只剩1k了,此時生活壓力就很小了。就算是貸款100萬的話,那么月供抵扣公積金后大概是2000左右,也還可以承受。
關鍵是,總價100-130萬左右,怎么買一套二手房。時間節點不刻意強調一定要到年底,期間有遇到品相的確好,價格確實合理的,可以適時拿下。
武侯這邊我不是很建議再入手了,紅牌樓這邊學區的提升不大,而且有重復布局的風險性,北二外這邊學區雖然還可以,但一方面東北到西南的通勤較遠,另一方面門檻超預算了,所以匹配度也不高。
回來市中心看重教育或者成華兼顧通勤是比較理性的。
市中心可以考慮青二的學區房,比如**這種,純粹市中心,地鐵到哪都方便,附近也有停車場,學區配套上班都滿意。比如**,**等,都有一些比較典型的五六十平的套二,價格磨一磨在100萬多點拿下問題不大,還是要多看看戶型結構,實地的采光視野噪音,以及樓層問題,這周圍的學區房老房子太多了,難以一一舉例,建議去實地找一個本地鏈家貝殼中介,他們系統內有大量的房源排序對比,你看房一二十套,就自然有對比和答案了。ps:錦江二區也是類似的邏輯。
另外一個角度,我還是建議往東門走,就像你說的,建設路這邊學區概念是比較強的,**的60多平電梯房標準套二,大概是110萬左右能按下的,還帶裝修哈,所以不論是未來自住還是兼顧讀書,通勤,也是很理想的狀態。旁邊還可以看看**一期,大概70平左右的套二,120萬能拿下來,包含稅費130萬內是比較穩妥的,
至于電子科大附屬小學的話,可以側重看看**,比較剛需高密,品相不太好,但是的確也是周邊不多的電梯房選擇。如此一來,重心還是回到市中心到東門,偏向工作通勤和孩子讀書的長期自住買法。
粉絲提問
你好,我們是高新E類人才,打算看高投天悅的120戶型,目前是有個中洲的頂樓套二帶平臺(市場價多少?),想置換過去,你覺得合理嗎?高投值得嗎?然后有個保利心語的父母名下,可以隨時轉給我們,孩子讀書用,然后預算400萬,高投的話,打算是買來自住的,擔心買了就站崗,還有就是中洲頂樓還價就260多,害怕從一個坑跳到另外一個坑。不曉得還有沒有其他的選擇?
房段子解答
較早前房段子會員付費問答,具有一定時效性,僅供參考,有刪減節選和模糊處理。
目前來說,一是前置條件,二是區分分析,三是綜合考量置換方案。
首先來說前置條件是你有人才資格,E類的還可以優惠60平按照85折,算下來大概可以便宜30多萬,折算下來總價400左右,出頭的樣子。你既然要想看到綜合的性價比,這30萬肯定是要拿的,也就是說必須要保持住人才資格,當前中洲這套房還在你們夫妻名下,對應的人才資格是需要購房者名下無房,家庭配偶最好也是無房的狀態,才能優惠買,優先買。
所以,如果要買這人才房,意味著你們必須先快速決斷賣出去房子,快速過戶清空名下房產,才有下一步的可能性。
第二點是你們這房子,中洲錦城湖岸樓盤還是很不錯的,價格也很可以,但78平的戶型,整體單價會低一些,當前市場行情大概是3萬三四的樣子。
也就是說,普通74平的套二,總價大概是250萬,但你的是帶平臺的,目前報價265萬,雖然看似為了面積和平臺花園做出了溢價,但實際溢價不多,而且把頂樓價值折扣算進去了。
以3.4萬為價值錨點,78.89p*3.4=268.2w,花園其實要單獨算(不影響套內得房率),18p花園按照3.4/4=15.38萬的價值。
但是考慮到頂樓的折價,行情一般是5%左右,268.2*5%=13.41萬。
所以我個人預判總價價值是268.2+15.38-13.41=270萬左右。
目前對方給你們的報價265萬,我估計背后有人精心計算過,然后在市場價值的情況下,還略有折扣,好到時候現場談判更有空間。
也就是說,假設270萬最終成交,我覺得是符合當前行情的。①如果只能265萬,少5萬的話,我認為問題也不大,屬于看大勢的賣法。②未來中洲價格走勢如何?絕地反彈?我認為短期內很難,而且面積小,就算反彈,帶來的整體增值性也不強。
我反而比較建議可以考慮一步置換到高投天悅錦萃的119戶型,大概就是400萬左右的總價,折合單價3.36萬,不說和中洲這種剛需房比(畢竟外部配套不一樣),就算和大源西比較典型的卓越瓏樾府比,也能發現一些問題,目前卓越瓏樾府作為同樣的T2小高層,125戶型套三雙衛,成交總價415萬+,而且還是沒滿2年,有高額稅費,再加上中介費,所以總的來說,二手房市場拿下來的成本就要比400萬的天悅錦萃明顯更高。
這也能證明天悅錦萃這個惠后價格,并不站崗,而且存在一定小小的剪刀差。
所以我還是比較支持你斷舍離,果斷賣掉中洲,置換天悅錦萃,單價其實一樣,但面積增大了不少,是經典的套四雙衛,還是T2板樓,這種產品在大源是很有價格韌性的,單價往往很堅挺,比套二小套三都更優質的多。
至于說從一個坑跳到另一個坑不至于,不僅學區有保障,產品更新,自住改善屬性更強,是一場非常優質的典型的區域內置換方法。
或者再說一下,400左右,在大源還能看到什么更好的樓盤?新房我看不到了。二手房可以多去看看附近的卓越瓏樾府,目前掛牌最低420萬,我估計總價降到370萬左右(含稅費中介費),才能說它和高投人才房的119戶型實力相當,但你等二手房卓越瓏樾府的降價概率,還不如直接買高投人才房的概率大(E類不是非常挑剔樓層房源的話,我估計能買到),其他的話,周邊二手房沒有抗打的,要么剛需盤,要么老化了,唯一還能看的是高投熙悅府,不過它還沒上市,后面上市后房東價格預期是多少也拿不準,而且學區可能也沒高投天悅錦萃這么優質。
總的來說,中洲賣了換天悅錦萃是正確的,來得及的;中洲對方給你的報價略低一點,盡量往270方向去談,談不攏也沒關系,也可以賣;天悅錦萃的性價比可以,保值性強,自住改善也到位;大源400萬內的預算,沒有比天悅錦萃這個新房更好的買法。其他的風險性太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