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 70平米住宅原為單層空間,設計團隊巧妙運用復式布局,為一家四口打造了寬敞舒適的居住體驗。
首先,空間格局重新規劃,以開放式設計提升視覺通透感。上層客房采用鋼構結合斜面灰玻平臺,呈現輕盈懸浮感;下層則規劃為實用的更衣室,增加收納機能。
側邊龍骨樓梯以實木包覆鐵片,兼具堅固與舒適,并結合長窗采光,營造明亮溫暖的居家氛圍。此外,設計巧妙利用樓梯下方與玄關上方的空間,實現行李箱與雜物的有序收納,完美解決單層住宅的儲物難題。
整體無天花設計拉伸了空間感,減少壓迫感,讓日常生活沐浴在自然光線與自在氛圍中,塑造溫馨而輕松的理想居所。
基本資料
70平米 / 3 房 2 廳 2 衛 / 現代風格
玄關設計
由于入門右側有一根75公分深的大柱子,鞋柜順應墻面稍作內縮,以減少柜體的厚重感。同時,利用弧形線條,讓視覺效果更加流暢。
鞋柜上方的柜門特意向下延伸,而下方則采用弧形鏤空設計,增強透氣性。此外,還巧妙結合柔和的弧形層板與灰色玻璃,精心打造風水財位。
在管線交匯的區域,運用深色木皮造型,弱化十字梁帶來的壓迫感,并搭配小型嵌燈和投射燈,營造溫暖的歸家氛圍。
玄關廊道內,采用軌道燈照亮柜面,并運用洗墻式照明手法,凸顯收納空間,使主照明更多服務于公共活動區域。這樣一來,整體光影效果更加柔和且富有層次,為空間增添溫馨舒適的感覺。
客廳設計
電視墻是進入空間后的第一道視覺焦點,若采用通透玻璃作為立面,效果會顯得太過直接。因此特別選用帶有莫蘭迪藍調的涂料,輔以少量灰色玻璃點綴,呈現出簡約利落且富有層次感的視覺變化。
通過重新調整主墻與沙發背墻的位置,并融入鋼構元素,進一步強化空間整體氛圍。
此外,采用內凹設計巧妙隱藏下方機柜,讓周圍的活動動線更加流暢順暢。同時,在沙發背墻特別選用直向紋理的洞石系統板,與整體空間風格巧妙呼應。
為了消除側邊大梁所造成的視覺不協調感,同時規劃擺放一臺電子衣櫥,特地設計了一座高14公分的沙發底座,讓柱子、沙發和電子衣櫥三者完美整合,使原本長度僅有252公分的沙發,視覺延展到363公分。
此外,座椅部分依照人體工學特意向外突出2至3公分,避免起身時腳踝意外碰撞,提升日常使用的舒適性。
餐廳設計
期望每一處空間都能體現出「生活的儀式感」,因此特別在一側墻面懸掛了薄型電視,另一側則運用洞洞板設計,兼具展示與收納掛放功能。
墻面的材質分別采用水泥漆與烤漆工藝,以淺淺的灰階色調劃分不同區域,形成視覺上的明確界定。
此外,設計師還特地在靠近大門的側墻上,懸掛了一盞紀念父親的壁燈,寓意如父愛般溫暖守護著家人。
餐桌選用了具有鐵銹質感、手感卻光滑細致的大板磚材質,并透過L形線燈均勻的光線照射,巧妙凸顯出餐桌的獨特肌理,與客廳形成鮮明對比,讓這處精致的用餐空間也散發出豐盈而溫暖的美感。
臥室設計
主浴位于床鋪左側,為避免門與床相對的不適感,將原75公分浴室門改為120公分寬的屏風門,門片上刻劃圓形圖案,以低調設計自然區隔空間。
考慮臥室空間有限,特意將睡眠區略微架高,床架表面刻3公分淺槽防止床墊滑動。地面高低差增加空間層次,使區域過渡更自然。
細看房內可見兩條隱約的L形線條:一條從衣柜延至臥榻,以奶茶色串聯;另一條由床背墻延伸至窗簾,以色彩變化巧妙融合家具與結構,呈現統一美感。
床頭區域選用4公分厚繃布,搭配橫向木皮紋理,視覺延伸開闊。細致柔和的織物質感柔化空間氛圍。天花刻意保留原始狀態,并設置軌道燈,增強空間立體感,整體設計俐落大方。
兒童房設計
小孩床采用鐵件鋼構支撐,無需立柱即可打造舒適睡眠區。整體配色「上淺下深」,輔以奶茶色格柵,呈現輕盈柔和的視覺感。木作工法打造內嵌式收納,并設160公分高、40公分階梯的踏階,便捷上下且提升實用性。
原窗戶受上下鋪切割,特設獨立窗簾,并于適宜處安裝燈條,方便調整照明。上鋪周圍增設圓弧矮墻,提升安全感。
考慮孩子年齡與作息差異,僅設一張書桌滿足需求。為平衡木作結構的厚重感,書桌區采用鐵件層板,「一重一輕」的搭配帶來視覺和諧。
衣帽間設計
復式上層規劃為訪客客房,因梁體較低,順勢作為扶手,僅設斜角灰色玻璃立面,增強通透感,并引入陽光與空氣,提升舒適度。
下層設為更衣室,凈高165公分,搭配吊衣桿與衣柜,可靈活調整,滿足屋主多元需求,使日常使用更便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