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國民革命軍開始北伐。1927年1月北伐軍勢如破竹,渡過長江,攻克漢口,迅速收復(fù)了漢口的英租界。上海的租界勢力感受到了威脅,紛紛致電本國要求派出軍隊與軍艦,保障上海租界的利益與安全。
1927年2月19日,英國政府代表奧瑪萊和武漢國民政府簽訂協(xié)議歸還了漢口英租界,士氣高昂的北伐軍開始向上海挺進。為了響應(yīng)北伐軍,上海的工人也開始了罷工,整個上海都處于一種風(fēng)雨欲來風(fēng)滿樓的時刻。
為了應(yīng)對這一危機,英國政府令鄧肯少將成立了防衛(wèi)軍,并把駐扎在香港的一支包括航空母艦在內(nèi)的軍隊派遣至上海。美國也把菲律賓基地可以調(diào)防的軍艦和部隊盡數(shù)派往上海,在上海租界有勢力范圍的法、日、意、比、荷、葡六國也紛紛派出軍隊和士兵。于是當(dāng)時的上海聚集了兩萬余名外國士兵,組成了上海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支國際聯(lián)軍,擺出欲與北伐軍正面交戰(zhàn)的架勢。
時間到了3月,整個上海公共租界都被布置得如同鐵桶一般,鐵絲網(wǎng),步哨,各種防御工事層出不窮堆積在北至火車站,西至虹橋路徐家匯一帶,而停泊在黃浦江上的外國軍艦竟也達到了125艘之多。
1920年代的南京路。
1927 年 2 月,英國章西女王旅Jhansi Brigade正行軍通過外白渡橋。
英國軍隊沿著南京路行進。
英國皇家海軍陸戰(zhàn)隊隊員正列隊行進,經(jīng)過南京路的南華皮件廠店鋪,然后進入上海跑馬場。
配有一挺重機槍的英國皇家海軍陸戰(zhàn)隊隊員,在上海跑馬場操練。隨著北伐的推進,跑馬場已經(jīng)成為了軍事訓(xùn)練基地。
英國士兵攜帶著裝備,在上海的一個足球場上集結(jié)。
行進中的英國部隊。一處掛有”金龍香煙“招牌店鋪的樓上,一些中國人正在圍觀。
英國部隊在一處街道上行軍。
上海街道上行進的英國部隊。
中途休息的士兵們,隸屬于薩福克團(Suffolk Regiment)。
上海街道上行軍的英國部隊,前方是其軍樂隊。
在上海跑馬場的英國軍官和士兵們。
全副武裝的英國士兵們在一艘前列隊。
上海萬國商團蘇格蘭連的成員在上海一家皮具店旁站崗執(zhí)勤。
上海萬國商團是英美等國在上海租界內(nèi)組織的準(zhǔn)軍事化武裝力量,成立于1853年,由由租界內(nèi)外國人組成。1870 年,萬國商團 被上海工部局接收,成為其永久性機構(gòu)。此后不斷擴充兵力,建立了包括騎兵隊、野炮隊、輕炮隊、工程隊、鐵甲車隊和步兵隊在內(nèi)的多支部隊。到 20 世紀(jì) 30 年代,商團人數(shù)達到約 1500 人,具備了正規(guī)軍隊的規(guī)模。
萬國商團由多個不同國籍的連隊組成,包括英國連隊、美國連隊、蘇格蘭連隊、猶太連隊等,每個連隊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傳統(tǒng)。例如蘇格蘭連隊,成員多為蘇格蘭裔僑民,他們在著裝和訓(xùn)練方式上保留了蘇格蘭軍隊的一些特點,如穿著傳統(tǒng)的蘇格蘭方格裙等。
薩福克團第 2 營的鼓手們。
越南(安南)籍的法國警官和一名士兵正在檢查一只行李箱里的物品。
上海跑馬場,英國皇家空軍(RAF)的飛機和簡易鐵皮棚機庫。英國可謂是海陸空三軍都有出去,齊集上海租界。
三名法國陸軍士兵在上海街頭一處帶刺鐵絲網(wǎng)路障處站崗警戒。
一大群人聚集在一群舉著旗幟和橫幅的人周圍,旗幟可見有共和旗幟。
1927 年 3 月 27 日,工人糾察隊在上海閘北的湖州會館外行進,引發(fā)大批民眾圍觀。
1927 年 3 月下旬,工人糾察隊曾控制了上海的部分地區(qū)。然而在幾周之內(nèi),他們就遭到了昔日盟友的背叛,并遭到了屠殺。
一具尸體躺在鐵軌旁。
一輛被國民革命軍繳獲的北洋軍閥軍隊列車的殘骸。
行進中的北伐軍。
空蕩蕩的浙江北路。1927年,北伐軍和上海武裝工人在這里與張宗昌的白俄兵發(fā)生了激烈的戰(zhàn)斗。
在一戶商鋪門前的兩具白俄兵尸體。
路障旁邊,是白俄兵用沙袋壘起的掩體。一名警察正在指著什么,另一名為Durham Light Infantry的一名士兵,這是英國陸軍的一個輕步兵團。
上海街頭打著橫幅歡迎北伐軍入城的游行隊伍,路邊擠滿了看熱鬧的民眾。北伐軍開始接管上海。
3月22日,北伐軍抵達上海,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北伐軍在上海的非租界區(qū)域幾乎沒有遭到任何抵抗,很快除了公共租界,青天白日旗已飄滿了整個大上海。正當(dāng)所有人都屏住呼吸,推測北伐軍什么時候?qū)ι虾9沧饨缟涑龅谝活w子彈的時候,局勢變化了。
四一二事變發(fā)生,隨后,4月18日,南京國民政府成立。5月10日,伍朝樞就任南京國民政府外交部長,宣布外交方針三點:(一)不采暴動手段;(二)于相當(dāng)時期提議廢除不平等條約;(三)打倒帝國主義,然非排外性質(zhì)。同日,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法租界公董局宣布取消戒嚴(yán)令,并撤退駐防各處的鐵甲車和拆除各處連接華界的鐵絲網(wǎng)。
隨著局勢的穩(wěn)定,英國防衛(wèi)軍于8月解散,部隊也于年底撤出上海。這支軍隊雖未經(jīng)一戰(zhàn),但仍然獲得了上海公共租界外僑們的一致感激。他們特地寫了一封表示謝意的公函給英國政府,里面有一段說:“
這次如果沒有英國兵及時來到上海,則這座遠東最大的城市已不知陷于什么樣的境地了。英國人又做了一樁領(lǐng)導(dǎo)文明世界的工作。”在這封公函后面簽字的有2000余名非英國籍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