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需完整的報告PDF文件,請將右下角的和??點亮后截圖發送給公眾號后臺,即可獲得下載鏈接。
注:截圖后取消者將無法獲得下載鏈接。
在宏觀經濟增速放緩、消費需求疲軟、行業競爭加劇的背景下,中國數字營銷行業正經歷深刻變革。秒針營銷科學院聯合GDMS與M360發布的《2025中國數字營銷趨勢報告》揭示,2025年將成為行業分水嶺——營銷投資信心首次轉向負向,品效矛盾加劇,技術驅動與資源重構成為破局關鍵。
數據顯示,54%的廣告主預計2025年營銷投入將減少,其中13%認為將大幅縮減,僅有22%的廣告主持樂觀態度。企業營銷費用增長率預期降至8%,為近五年最低。分行業看,美妝、本地化經營企業相對樂觀,而汽車、線索轉化類企業則更為悲觀。新銳品牌雖對行業信心不足,但對自身營銷投入仍保持積極預期。這一趨勢與宏觀經濟環境密切相關。2024年中國經濟增速預計為5%,內需不足、企業經營壓力傳導至營銷預算,品牌在“降本增效”與“增長突圍”間艱難平衡。迪卡儂中國數字化洞察總監蔣吉嫻指出:“供大于求的市場環境下,價格戰常態化倒逼品牌更嚴苛地審視營銷效率。”
2025年,88%的廣告主將提升銷量作為核心目標,較上年增長12個百分點;但與此同時,56%的企業認為增長機會在于品牌建設。這一矛盾折射出企業在短期生存與長期價值間的兩難。低價促銷策略雖能快速提振銷量,卻可能損害品牌溢價能力。數見咨詢創始人方軍警示:“依賴低價沖擊渠道,可能導致價值鏈崩塌,品牌利潤空間被持續壓縮。”因此,品牌需構建“品效協同”體系——通過數據洞察精準定位用戶需求,以內容種草與效果轉化形成閉環,兼顧品牌心智沉淀與即時銷售轉化。
媒介資源分配呈現三大特征。終端分化方面,移動互聯網(55%)與戶外媒體(26%)成為增投重點,傳統媒體持續遇冷;平臺內資源崛起趨勢顯著,增投比例最高的資源包括種草平臺(87%)、短視頻(67%)和平臺內搜索(52%),興趣電商、視頻號投資意愿超過社交電商與朋友圈廣告;內容形態持續革新,KOL內容營銷(74%)、品牌自播(47%)、素人種草(37%)成為社媒投入核心,達人內容、直播推流為短視頻投放重點。專家建議采用“7:2:1”預算分配模型,即70%投向成熟資源(如頭部KOL、搜索廣告),20%試水中腰部流量(如垂直領域素人),10%探索新興平臺與創新形式(如AI生成內容、互動游戲)。
盡管54%的廣告主每周使用AI工具,但AI在營銷場景的應用率僅為28%。未來,AI技術將主要集中在廣告智能投放、用戶洞察與數據分析,以及產品創新與內容生成三大場景。通過自動化優化投放策略、實時解析消費者行為、快速迭代產品與批量生產個性化內容,AI有望成為效率提升的關鍵杠桿。愛奇藝廣告策略總經理姚培娜強調:“AI驅動的海量內容需匹配嚴格的質量管控體系,否則可能反噬品牌價值。”因此,企業需建立AI內容審核機制,平衡效率與品牌安全。
面對2025年的挑戰,企業需構建三大能力。預算彈性管理方面,需動態調整品牌與效果預算比例,建立ROI導向的評估體系;組織敏捷響應層面,60%企業已強化跨部門協作,建立快速決策機制;技術融合創新方向,需將AI、大數據深度嵌入消費者洞察、內容生產與渠道運營全鏈路。
2025年的中國數字營銷市場,既是挑戰,亦是機遇。品牌需在“收縮”中尋找“精準”,在“割裂”中探索“協同”,以技術為杠桿,以用戶為中心,構建可持續的增長模型。營銷的初心從未改變——以有利可圖的方式滿足需求。穿越周期者,必是那些將短期生存與長期價值平衡到極致的企業。
以下為報告部分內容:
如需完整的報告PDF文件,請將右下角的和??點亮后截圖發送給公眾號后臺,即可獲得下載鏈接。
注:截圖后取消者將無法獲得下載鏈接。
免責說明
報告內容來自公開渠道,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系,將全力保障您的權益。
品牌市場相對論
歡迎關注交流
歷史相關精彩文章:
贊賞不必了,和??就是極好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