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價格屠夫的狂歡背后:小鵬的豪賭與市場的謹慎
當2025款小鵬G6以17.68萬元的起售價砸向市場時,輿論場瞬間炸開了鍋。這個價格不僅比兩年前的老款直降近5萬元,甚至比比亞迪宋(參數丨圖片)PLUS EV、特斯拉Model Y后驅版等同級競品低了10%—15%。而定位更高的G9更是以24.88萬元的起售價,劍指理想L7和何小鵬一股腦塞進了20萬30萬元區間的產品里。
但市場真的會為這場"技術平權"買單嗎?當"價格屠夫"的標簽與"技術堆料"的野心碰撞時,人們不禁要問:小鵬究竟是找到了破解新能源紅海市場的密碼,還是會又一次陷入"賠本賺吆喝"的惡性循環?
二、生死時速:從懸崖邊緣到絕地反擊
時間倒回2023年第四季度,小鵬的財報曾讓資本市場驚出一身冷汗:季度毛利率跌至2.7%,凈虧損同比擴大87.9%,單月交付量甚至一度被哪吒、零跑等二線品牌超越。彼時,業內充斥著"小鵬掉隊論",分析師們忙著計算這家新勢力的現金流還能支撐幾個季度。
然而戲劇性的轉折在2024年上演。小鵬MONA 03以9.99萬元的起售價突襲A級純電市場,首月即斬獲過萬輛訂單,之后連續過萬,數字一度上行,已經成為小鵬現有銷量中的頂梁柱產品,小鵬汽車2025年2月的交付量已經超過了3萬臺,而在資本市場上,小鵬表現也極為亮眼,從年初的42港元,一度上漲超過152%。
但MONA 03的成功僅是續命良藥。要真正扭轉乾坤,小鵬必須在中高端市場證明自己——這正是G6/G9雙車戰略背負的終極使命。
三、技術奇襲:5C超充與AI智駕的虛實博弈
翻開2025款G6/G9的技術白皮書,兩串數字格外引人注意:充電1秒續航1公里,10分鐘補能450公里 。這組對標加油速度的數據背后,是小鵬押注的5C超充AI電池技術。通過將電芯峰值充電倍率提升至5C(即20分鐘充滿),配合全域高壓架構和液冷超充樁,小鵬試圖在補能效率這個新能源車的終極痛點上建立護城河。但這項技術需要面對的現實和其他品牌如理想一樣,自營超充站中支持5C充電的站點占比并不高,用戶體驗不見得能夠達到預期。
同樣引人關注的是圖靈AI智駕系統。官方宣稱的"車位到車位全場景覆蓋"和"0接管"愿景相當美好,但當華為ADS 3.0已在無圖智駕領域攻城掠地、特斯拉FSD也已經入華,小鵬雖然素來以智駕見長,但是其技術優勢是否能夠得到延續,值得關注。更關鍵的是,當行業普遍將高階智駕作為付費訂閱服務時,小鵬堅持"不選裝、不訂閱、不付費,交付即享"的策略固然是一種技術自信,但會不會成為成本黑洞呢?
四、配置軍備競賽:堆料能否堆出護城河?
在G9的配置表中,我們看到了一個瘋狂堆料的樣本:德國威巴克雙腔空懸、倍適登CDC減震器、Nappa真皮座椅、26mm慢回彈海綿......這些百萬級豪車的配置被壓縮進25萬級產品,背后是小鵬對"越級競爭"的極致追求。但問題也隨之而來:當全行業都在比拼硬件參數時,這種軍備競賽是否可持續?以G9標配的雙腔空懸為例,其單套成本約1.8萬元,而全系標配意味著每輛車的邊際成本增加近10%。
五、市場圍剿:紅海中的生存游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