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爆發后,金日成領導的朝鮮人民軍原本已經占領了韓國90%的國土,統一朝鮮半島的目標看似就要完成。但是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在仁川登陸后,戰局迅速被扭轉,朝鮮人民軍處在十分困難的境地。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是否出兵就成為朝鮮能否繼續存在的關鍵因素。其實,毛主席起初對于出兵也存在疑慮,畢竟新中國剛剛成立,西南和西北地區仍然沒有完全解放,國內更是百廢待興,亟需集中力量發展經濟。
與此同時,斯大林正在為是否出動空軍援助中國和朝鮮十分猶豫。在二戰中,蘇聯和美國一東一西,聯手打垮了德國,對于美軍強大的戰斗力和先進的裝備,斯大林十分了解,在他眼里,也許只有蘇聯軍隊能夠和美國軍隊一戰。
相比之下,斯大林卻對中國軍隊的戰斗力心存疑慮??谷諔馉幾詈箅A段,正是蘇聯軍隊出兵中國東北,才迅速瓦解了日本關東軍的防線。然而,一個小小的日本幾乎占領了整個中國,在斯大林看來,中國軍隊也許真的是不堪一擊。
斯大林認為,如果缺少蘇聯空軍的援助,即便中國軍隊出兵朝鮮,日子恐怕也會很難過。但如果蘇聯空軍奔赴朝鮮戰場,就等于直接和美軍動手。難道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不久,蘇聯和美國就要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嗎?他的心里頓時打起退堂鼓。
但是,朝鮮半島的重要性,斯大林不會不知道。一旦李承晚在美國的幫助下消滅北朝鮮,不僅對中國是一個巨大的威脅,蘇聯同樣會暴露在美國軍隊的進攻范圍內。想到這里,斯大林就為當初腦袋一熱,答應出動蘇聯空軍感到后悔,可是想到中蘇朝三國的密切關系,他又為自己臨時反悔的做法感到抱歉。
就在斯大林集中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秘書悄悄過來,輕聲說道:“中國總理周恩來和林彪將軍來了,正在客廳里等候?!彼勾罅指械胶芷婀郑瑤讉€月前,周和林就曾來過蘇聯,當時雙方商討的就是出兵朝鮮的問題。
就在中國決定讓彭總出任志愿軍總司令的時候,中央突然接到蘇聯方面的通知,說是蘇聯空軍沒有做好戰爭準備,單方面取消了原先約定好的軍事行動。很顯然,周和林在短時間內再次訪問,是想勸說斯大林改變主意,按原計劃派出蘇聯空軍入朝作戰。
但是,此時的斯大林早已下定決心:無論如何,都不能在這個時候和美國開戰。于是,斯大林只好硬著頭皮,讓秘書把周恩來和林彪帶到自己的辦公室說話。不一會兒,周恩來一行緩緩走進辦公室,他雖然看上去神情泰然,但是心情十分沉重。
稍早些時候,周恩來接到蘇聯方面的消息,第一時間趕去見毛主席。一向沉穩冷靜的毛主席也為斯大林的臨時決定感到吃驚,臉色都有些變了,在沉思了10多分鐘后,他才開口說道:
恩來,你看這一切讓我們為難了,蘇聯不出動空軍,我們就喪失了制空權,敵機可以放膽地狂轟濫炸,大部隊白天無法作戰,困難太大了。
“是不是蘇聯真的沒準備好,暫緩出動?”周恩來輕聲問道。毛主席接著說:
我看不對,說準備,我們也沒準備好,許多部隊連冬裝都沒有發下去,武器裝備也有待更換,我們不是還要出動嘛!暫緩出動是個托詞,其實就是不愿出動,看來斯大林是想規避風險,讓我們單獨同美軍作戰啊!
聽完主席這段話,周恩來的情緒明顯有些激動,說道:
蘇聯方面早不說,晚不說,單等我們命令一下才說,斯大林是想讓我們話說出來,沒有辦法收回。
毛主席狠狠地吸了一口煙,請周恩來再去蘇聯一趟,當面和斯大林談一談,看看這件事還有沒有轉機。在這種背景下,周恩來來到了斯大林的辦公室,和斯大林握手的時候,他發現對方手部綿軟無力,模樣看起來也十分憔悴,可見出動蘇聯空軍的問題,也讓這位鐵腕政治家十分苦惱。
簡單寒暄后,斯大林談起了出兵朝鮮的問題。斯大林對志愿軍統帥彭總給出了很高的評價,還說美軍在別人的國土上作戰,士氣必然低落。對于中國提出蘇聯幫忙裝備40個師的請求,斯大林表示應該慢慢來,讓士兵們邊戰斗邊換裝,這樣能夠更好地掌握新裝備。
眼看斯大林一直避重就輕,周恩來單刀直入,直接向斯大林問到了出動蘇聯空軍的問題。周恩來表示,新中國空軍剛剛組建不久,飛行員的訓練還沒有到位,無法立即投入戰斗,希望蘇聯方面能夠提供一些空中支援。
聽完周恩來的話,斯大林沉默了幾秒鐘,然后用平淡的口吻說:
請原諒,蘇聯空軍目前不宜出動,飛機到了空中很難有確定的界限,如果和美國產生全面沖突,仗打大了,也會影響中國的和平建設,特別是你們正處在戰后恢復階段。
此時,林彪提出可以讓蘇聯空軍穿上志愿軍服裝作戰,既能夠提供空中支持,又不會引起美蘇直接沖突。對于這個提議,斯大林只是輕輕一笑,表示如果有飛行員被美軍俘虜,穿一身中國軍裝也就變得毫無意義。
斯大林的話說到這里,周恩來明白,勸說已經很難奏效。于是,周恩來用低沉而又堅決的語氣說道:“斯大林同志,如果沒有蘇聯空軍的配合作戰,我們暫不出兵?!弊屗腥硕紱]想到的是,斯大林好像并不在乎,竟然提議雙方盡快通知金日成,讓他在中國東北建立臨時政府算了。
眼看蘇聯出動空軍已經是不可能的事,周恩來話鋒一轉,請求蘇聯方面先提供20個師的裝備。但是,斯大林仍然不松口,表示這件事要慢慢來,當務之急是找到一個既不會引發世界大戰,又能夠化解朝鮮危機的方案。
就在周恩來等人和斯大林進行談判的時候,北京豐澤園里,毛主席正在臥室里緩緩踱步,伴隨著一團一團的煙霧,他正在思考是否應該向朝鮮出兵。周恩來離開北京已經3天了,毛主席幾乎就沒合過眼,只要一躺下,腦子里就涌現出各種各樣的想法,根本沒有辦法入睡。
此時,只有兩件事可以確定。一是蘇聯不會出動空軍;二是絕不能坐視朝鮮被吞并。這樣一來,新中國如果想要化解這次危機,就必須向朝鮮出兵,那么在蘇聯不提供空中支援的情況下,這場仗的勝算又有多少?
想來想去,毛主席想到了明朝歷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萬歷皇帝在位期間,日本關白豐臣秀吉曾經發動了侵略朝鮮的戰爭,幾乎占領了朝鮮半島,還有向中國進軍的想法。萬歷皇帝得知后,命令大將李如松率軍入朝,打了一場漂亮的反侵略戰爭,將日軍悉數趕出朝鮮。
當時的情況和現在簡直一模一樣,難道明朝能夠抗日援朝,新中國就不能抗美援朝嗎?對于熟讀兵書的毛主席來說,唇亡齒寒的道理他再清楚不過,朝鮮戰爭并不是金日成的戰爭,想到這里,他掐滅了手中的煙蒂,緩緩走到窗前,清晨的涼爽空氣撲面而來,讓他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透徹和明亮。
1小時后,身在莫斯科的周恩來接到毛主席發來的電報,看著密密麻麻的電文,他似乎聽到了毛主席爽朗而又自信的話語:沒有蘇聯空軍的支持,我們依然出兵!毛主席超人的膽魄和氣度,讓周恩來既驚訝又感動。懷著激動的心情,周恩來再次來到斯大林的辦公室,將毛主席電報中的內容告知對方。
可以想象,當時的斯大林有多么震驚,他呆呆地坐在那里,沉默了好一會兒,然后用近乎自言自語的聲音說道:“還是中國同志好,還是中國同志好。”1950年10月19日傍晚,第一批20萬中國志愿軍悄悄渡過鴨綠江,向著朝鮮北部挺進,抗美援朝戰爭正式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