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有這么一個奇葩的國家,它的總體經濟、軍事能力能排在歐洲第五位,僅次于德國、蘇聯、英國、法國,然而它的表現卻讓人大跌眼鏡。當德國的鋼鐵雄師橫掃整個歐洲的時候,它卻連希臘這樣的國家都擺不平,幾十萬人被幾萬人打得抱頭鼠竄。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第五強國”
不用我說,許多人都能猜到本文的主角是哪個國家,沒錯就是意大利!作為一戰的戰勝國,由于它的要求沒有得到完全滿足,因此逐漸與英國、法國漸行漸遠,成為德國的盟友。從紙面上看,意大利的軍事實力還是不錯的,就像墨索里尼所說的那樣,他擁有100個師,1200萬士兵。
然而在二戰中,歐洲第五軍事強國卻淪為笑話。1940年夏天,眼看法國戰敗已成定局,墨索里尼決定參戰,結果30萬大軍未能占領法國一塊領土。之后,墨索里尼決定在希臘找回面子,50萬大軍折損了十萬,卻未能取得任何進展。在北非戰場上,25萬意大利軍隊,被3萬英軍打得潰不成軍,10多萬人成為俘虜。
二、準備不足
別看意大利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其實這個國家根本沒有做好戰爭的準備!首先缺乏相應的原料以及物資。自從侵略埃塞俄比亞開始,意大利就受到了制裁,只能從德國獲取相應的資源,而德國也正在整軍備戰,所以意大利的原料、物資一直處于缺乏的狀態。戰爭爆發之初,意大利的軍事物資尚不足武裝起十個師。
意大利海軍在地中海地區頗有實力,但卻缺乏油料,只有區區十萬噸儲備,根本無法外出作戰。空軍更是差勁,飛機數量雖然不少,但能作戰的寥寥無幾,再加上缺乏飛行員以及油料,因此也成為擺設。還有一點,連意大利士兵的后勤保障都成為問題,吃不飽、穿不好,嚴重影響其士氣,在北非戰場上一觸即潰。
三、思想問題
除了物質層面原因外,意大利上下的思想也很有問題。1861年,撒丁王國通過戰爭、外交的手段,建立起了意大利王國。但是這個新生國家卻始終缺乏民族凝聚力,依然是割裂的狀態,比如南北方之間就存在著嚴重的對立。國家層面是這樣,軍隊里也存在著這樣的問題,海陸空三軍之間矛盾重重,缺乏相應的配合,意大利的第二號人物座機居然被自己的軍隊擊落。
另外,墨索里尼這個人喜歡自吹自擂,在軍隊中搞了一些形式主義的東西,還經常胡亂指揮。整個意大利的軍事高層保守落后,缺乏先進的軍事思想,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軍事理論,依然停留在一戰時期。總而言之,意大利從上到下的思想都是有問題的,由這些人組成軍隊,怎么能打勝仗呢?
參考資料:1.《第二次世界大戰史》;2.《地中海海戰》;3.《現代意大利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