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從侮辱英烈開始。
蘇聯解體前,有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全蘇聯上上下下都在批判和反思他們的烈士,批判他們的前領導人,批判馬克思列寧思想。
這個現象嚴重到什么地步?
蘇聯解體前2年,蘇聯老對手美國的《紐約時報》在1989年10月23日,是這么描述的。
“蘇聯報紙每天充斥著從飛碟之謎,到對布爾什維克革命的褻瀆等聳人聽聞的新聞”;蘇共莫斯科市委機關報《莫斯科真理報》登出了斯大林是沙皇暗探局的奸細這類純屬捏造的報道;《星火》報甚至指責“十月革命是沒有必要的,是錯誤的”。
說實話,美國他們是巴不得蘇聯早點解體,但昔日令美國令資本家恐懼的蘇聯,如今卻以這種形式作踐自己,夸張到了連美國都有點唏噓,“蘇聯他們是不是太過了?”
回想起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提到
“全世界的無產者聯合起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
沒想到,結果反倒是蘇聯先走一步。
說到蘇聯解體,很多人會將原因歸結于他們的經濟出了問題,
說蘇聯前身沙俄被推翻,是因為人們總是排隊還領不到面包,而蘇聯解體,同樣還是因為排隊領不到面包的原因。
然而,蘇聯解體真是單純的經濟原因嗎?肯定不是,
美國1929-1933年的經濟大蕭條,可是比蘇聯解體前夕還嚴重,但怎么沒見美國解體。
真要刨根究底的問下去,除了蘇聯憲法當初本身對于反國家分裂的規則制定有問題外,更大原因在于他們的腦子,也就是思想出了大問題,畢竟思維決定行動,行動導致了結果,而侮辱烈士,只是他們解構文化解構政權的手段之一。
說到蘇聯思想混亂的原因,除了美國CIA局長艾倫.杜勒斯在1945年提出的從思想上瓦解蘇聯青年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蘇聯本身,他們自己拋棄了自己,斯大林之后,他們兩次陷入了歷史虛無主義,第二次則直接導致1991年蘇聯的解體,使得被稱作戰斗民族的他們,面對國家的分裂,抗爭都沒抗爭一下。
再見,英雄
受虛無主義影響,蘇聯解體前,他們是這么侮辱他們的英雄的。
他們抹黑《鋼煉》主人公保爾·柯察金,說他是“烏克蘭的賣國賊”;
他們抹黑抗擊德軍的衛國戰爭女英雄卓婭,說他是“縱火犯”、“小偷”;
他們抹黑用身體堵搶眼的戰士馬特洛索夫,說他說“不過是被流彈擊斃”。
他們拆除加盟國的衛國戰爭英雄紀念碑,他們改掉了那些以英雄命名的街道、博物館、公園的名字。
他們像沒發生過一樣,抹掉了那些歷史記憶。
除了抹黑英烈,他們還洗白他們的歷史罪人。
比如夸沙俄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是“愛民如子”的“好沙皇”,以及一戰烏克蘭傀儡政權首領斯科羅帕茨基等等,甚至直到今天,克里米亞總檢察長波克隆斯卡婭,她還貶斥列寧,否認推翻沙皇的積極意義,甚至為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招魂,為沙俄的擴張史叫好。
這樣做的原因和結果是什么?
正如清代林則徐好友,思想家龔自珍在《古史鉤沉》所說,
“欲要亡其國,必先亡其史,欲滅其國,必先滅其文”
而為了滅其文,蘇聯和美國可是花了老大的勁。
先是在1987年5月,蘇聯末代領導人戈爾巴喬夫說:
“蘇聯自1929年以來的經驗全部是錯誤的。”“蘇聯的經驗有四分之三以上是令人懷疑的,應該予以否定或糾正。”
隨后在1988年蘇共第十九次黨代表會議上,戈爾巴喬夫提出“公開性、民主化、社會多元論”成了揭露蘇聯社會主義“黑暗面”的有力武器。特別是那個“公開性”,戈爾巴喬夫時不時就提起,從此蘇聯社會就刮起一陣“翻案風”。
除此之外,戈爾巴喬夫還將蘇聯重要報刊的管理交給了親西方人士比如雅科夫列夫,而包括《真理報》,《共青團真理報》《莫斯科新聞》,《消息報》,《文學報》等,而這些報紙的內容,無一例外的,都在刻意放大歷史片段,任意曲解、隨意假設、肆意剪裁歷史,只看歷史其過,而不看其功。
戈爾巴喬夫認為否定蘇聯社會主義歷史,是推動蘇聯社會主義改革的前提條件。
到了1989年,他們甚至從教材上動手。
蘇聯高校砍掉了許多傳統的社會科學課程。如取消‘蘇共黨史’,取消‘科學共產主義’,‘取消馬克思列寧主義哲學’;取消‘馬克思主義倫理學和美學原理’。蘇聯國家國民教育委員會全面取消高校的馬列主義課程,從根本上否定社會主義制度,歷史虛無主義運動升級到極點,泛濫到白熱化程度。
而為了讓這個運動做的更加徹底,戈爾巴喬夫甚至放開了對信息的審查以及對刊物的發行權,
1990年6月,戈爾巴喬夫宣布私人可以辦報,只要年滿18歲,沒有精神病即可。
這使得一時間蘇聯紙貴,像那種揭露蘇聯黑幕的《新世界》雜志能夠賣到了150萬分,其他亂七八糟的雜志更是層出不窮,使得蘇聯國內一時間紙張供應不足,甚至只能上芬蘭進口。
從此歷史虛無主義從史學界滲透到文藝界,一些作家通過大量含沙射影的作品,成為歷史虛無主義的先鋒隊,把虛無蘇共史和蘇聯社會主義當作時髦。裁剪、歪曲、拼湊和糟蹋歷史之風一浪高過一浪,達到了令人瞠目結舌的地步。
不可一日不拱卒
到今天,有個說法是這么說,說美國對于蘇聯的解體很意外,說他們完全不知情,美國也是懵的。不知不覺的,蘇聯就解體了。
然而事實上,美國是早有預見,更是早早地就在著手。
有句話叫做,寧可十年不將軍,不可一日不拱卒,溫水煮青蛙,蘇聯這鍋水,他們其實燒了46年。
1945年,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艾倫·杜勒斯當著美國總統杜魯門在國際關系委員會上,
是這么說的,
“戰爭將要結束,一切都會有辦法弄妥,都會安排好。我們將傾其所有,拿出來所有黃金,全部物質力量,把人們塑造成我們需要的樣子,讓他們聽我們的。”
“人的腦子,人的意識,是會變的。只要把腦子弄亂,我們就能不知不覺的改變人們的價值觀念,并迫使他們相信一種經過偷換概念的價值觀念。用什么辦法來做?我們一定要在俄羅斯內部找到同意我們思想意識的人,找到我們的同盟軍。”
“一場就其規模而言無以倫比的悲劇——一個最不屈的人民遭到毀滅的悲劇——將會一幕一幕的上演,他們的自我意識將無可挽回的走向消亡。比方說,我們將從文學和藝術中逐漸抹去他們的社會存在,我們將訓練那些藝術家。文學,戲劇,電影——。我們將使用一切辦法去支持和抬舉一批所謂的藝術家,總之是對于一切不道德的行為的崇拜,在國家管理中,我們要制造混亂和無所適從......”
“我們將不知不覺地,但是積極地和經常不斷的促進官員們的恣意妄為,讓他們貪賄無度,喪失原則。官僚主義和拖沓推諉視為善舉,而誠信和正派將被人恥笑,變成人人不恥和不合時宜的東西。”
“只有少數人,極少數人,才能感覺到或者認識到究竟發生了什么。但是我們會把這些人置于孤立無援的境地,把他們變成眾人恥笑的對象;我們會找到誹謗他們的辦法,宣布他們是社會渣滓。我們要把布爾什維克的根挖出來,把精神道德的基礎庸俗化并加以清除。”
“我們將以這種方法一代接一代的動搖和破壞列寧主義的狂熱。我們要從青少年抓起,要把主要的賭注壓在青年的身上,要讓它變質、發霉、腐爛。我們要把他們變成無恥之徒、庸人和世界主義者。我們一定要做到。”
這個CIA局長艾倫·杜勒斯在視頻中指名道姓的,說要直取蘇聯性命,然而,我在查閱資料的時候,卻發現,竟然有篇叫做《艾倫.杜勒斯1945年演講幫助我們理解當代現實》的文章,在逐字逐句的曲解他的這段演說,他們說,當時CIA局長說的是,處理美國自身的問題,并不是針對蘇聯,當然也不是針對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現在看來,那篇文章目的很明顯,就是在為美國洗白,并且要隱藏美國想要用糖衣炮彈摧毀他國意識形態的意圖。
說實話,美國的意識形態滲透非常的強。本身他們的石油霸權,美元霸權和美軍霸權,就是天然的招牌,天生具備超強的腐蝕意志的能力,而再加上他們刻意的輸出他們的電影、書籍等文化內容,使得本就思想不堅定的蘇聯人很容易就失去了信仰。
事實上,何止是普通的蘇聯人信仰喪失,甚至連研究了幾十年社會主義的社會學家也都信仰崩塌,比如說著名社會學家塔雅特·扎斯拉夫斯卡婭,她就放棄了自己的社會主義信念,認為成熟的資本主義具有“社會主義的特征”。
塔雅特·扎斯拉夫斯卡婭
所以啊,意識形態的攻擊有多可怕,畢竟這是從內部攻破,短時間內幾乎是不可逆的。
所以,蘇聯解體是他們的目的,侮辱烈士是現象也是結果之一,而導致這一切真正的原因就在于思想上。
特別是1990 年,以蘇共二十八大通過的《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標志著,戈爾巴喬夫拋棄了馬克思列寧主義,蘇共理論界拋棄了歷史唯物主義原則,用抽象的人道主義解讀歷史、闡述歷史。
再說得簡單點,就是他們不走科學道路,不實事求是,不與時俱進,不辯證不看功過的看問題,走向了形而上的西方推崇的“人道”“民主”道路。
當然,蘇聯解體也不是戈爾巴喬夫一個人的鍋,戈爾巴喬夫只是將否定歷史發揚光大罷了,
而往前追溯的話,那就要提大名鼎鼎的赫魯曉夫了。
1956 年蘇共二十大即將閉幕時,赫魯曉夫做了一個長達4個小時的叫做《關于個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報告”。
該報告對斯大林展開了大“審判”,對斯大林的個人品質無情批判,蘇共理論界和史學界以反對 “個人崇拜”為旗號、以“重評斯大林”為理由,大肆虛無化斯大林。并羅織罪名來抹殺斯大林的歷史功績。“他們竭力把斯大林妖魔化, 把斯大林和希特勒相提并論,恣意擴大‘大清洗’ 運動的錯誤和運動中的受害人數。”
赫魯曉夫的“秘密報告”開了否定蘇共歷史的先河,拉開了蘇共黨內第一次歷史虛無主義浪潮的序幕。
用偉人的話說,
“赫魯曉夫反斯大林的秘密報告,一是揭了蓋子,這是好的,二是捅了婁子,全世界都震動。
而說到赫魯曉夫當時的問題,跟戈爾巴喬夫犯的一樣。也都屬無視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唯物辯證的教導,片面的看問題。
而這之后,蘇聯也就走上了“蘇修”道路,也就是社會帝國主義道路,打著社會主義國家的幌子,底子里還是帝國主義那套。他們陳兵邊境百萬,不斷騷擾我們,他們使用雇傭軍干涉安哥拉和入侵扎伊爾,陰謀顛覆蘇丹政府,干涉許多國家內政,挑撥和破壞第三世界國家之間的團結。
而之所以會這樣,還是因為他們的思想壞了,錯誤的使用了馬克思列寧主義。
而這也導致了后來蘇聯思想全線崩壞,在戈爾巴喬夫以及美國帶領下,創辦亂七八糟的雜志,全面侮辱他們的烈士,解構他們的歷史。
而再來,就是蘇聯的解體。
《蘇聯劇變的文化透視》這一書中提到,蘇聯是一個意識形態化的國家,整個社會也是一個意識形態化的社會。
這怎么理解呢?
你可以簡單理解為,這是一個靠信仰而存在的好幾個國家的聯盟。
當初蘇聯之所以成立,到后來有十幾個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國家愿意加入到蘇聯聯盟中,除了靠著國家強制力,就是靠著他的那一套干掉剝削,干掉996,人性得到解放的極其吸引人的意識形態學說。
所以,一旦蘇聯的意識形態被摧毀,也就意味著推翻一個制度,他們抹黑和否定自己的歷史,抹黑他們自己的社會主義實踐,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那么,后來戈爾巴喬夫的出現,美國的插手,隨后他們從世界上解體,十幾個國家各過各的,也就不難理解了。
而美國相比較蘇聯,雖然美國實在惡心人。但是他們的愛國教育做得真是可以,如果看美國電影電視劇的話,會發現,他們很多地方每家每戶掛國旗;加州等地中小學生每天都要向美國宣誓效忠;每年超級碗等重大比賽前全體會高唱美國國歌《星條旗》;所有政治演講必以God bless America(上帝保佑美國)結尾。許多食品包裝上會印有美國國旗圖案,等等等等。
可以看出美國在愛國教育上,還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
所以,當《紐約時報》看到蘇聯那么沒底線的侮辱自己的英烈時,甚至為蘇聯這個國家感到惋惜。
話說回來,蘇聯還是挺偉大的,生前啟發我們,即使是死后還在警示我們,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我們一路上摸著毛熊過河,都快把他摸禿了都。
蘇聯的經歷也時刻提醒著我們,注意某些人,他們打著反思歷史的旗號,侮辱烈士,隨意評價歷史偉人,也不實事求是的看問題,一味的惡心我們。
都說英雄是一個民族的精神脊梁,一個有希望的民族絕對不能沒有英雄,英雄是國家財富。
至于蘇聯的英雄,早在1956年就沒有了。
好了,這里是,感謝您看到這里,如果覺得還不錯,還懇請點贊支持一下,謝謝大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