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一條亞洲最大的河流,同時也是世界第三長河流。在英語世界被稱為揚子江(Yangzi River)——在中國大家叫它:長江。【1】
長江可是有大脾氣的,自公元前185年(西漢初)至1911年(清朝末年)的2096年間,長江共發生較大洪水災害214次。
1911年以后發生了三次洪災
1931年死亡14.5萬人,災民2800多萬人。
1935年淹沒耕地約2200余萬畝,受災人口1000余萬,死亡人口達14.2萬。
1954年受災總面積約5400萬畝,災民1800多萬。
1931年洪水的歷史被同時代的事件(例如日本對中國東北部的入侵以及中國中部的國共沖突)所掩蓋。
盡管這些政治事件給人們帶來重要的長期影響,但對于居住在災區的人來說,洪水的影響遠大于此。
首先,武漢的龍王廟是在1930年被拆除。
這是當地人認為導致 1931年洪災最重要的原因,大洪水就是龍王對市政府去年拆毀龍王廟的報復行為。
后來到1931年7月,伴隨著武漢周邊江水上漲,武漢人迫切想要一個對惡劣天氣的解釋。
本地善堂請了一個“仙”用占卜工具來實施畫符儀式,畫出的結果是“老漢無憂”,沒有人知道這條深奧的信息是什么意思。
就這樣,直到1931年8月初,一直包圍漢口的洪水終于沖破了最后的防線,涌入大街小巷。
無數的尸體堆積在一起,活著的人和死去的人擠在一起,那些快要死的人經常被抬到郊區,扒去衣服,任其死去。
棺材被湍急的水流卷走,棺材互相碰撞而裂開,里面裝的東西隨即沉入水中。
1931年的鬼節,恰值8月下旬洪水最嚴重的時候。
為了求生,有些人乞討,有些人借貸,有些人偷竊,而有些人則出賣自己的身體和孩子。
廟宇被洪水淹沒,僧侶四散,紙錢供應中斷,人們陷入末日悲涼的情緒中。
當洪水退去,街道上的積水被排干,洪水留下的惡臭,以及厚厚的淤泥覆蓋的地表景觀,還提醒著這場洪水曾經發生過。
到1931年深秋,世界上大多數人已經忘記了這場洪水。
所有人都看著中國的北方,目視著日本一步步吞并中國的東北。即便人們還記得那場具有更大人道主義影響的洪水,也僅僅視之為此次入侵的背景。而對于那些生活在災區的人來說,他們的家園和社區被洪水淹沒是更難以忘記的。
今天,1931年的洪水甚至不再被認為是那個時代最聲名狼藉的洪水。這一“榮譽”被1938年的黃河大洪水接收了。盡管這場后來的災難造成的死亡人數相對較少,影響范圍也小得多,但這場后來的災難卻臭名昭著,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完全是人類行為造成的。
蔣介石在目睹了1931年的災難場面后自陳,他痛苦地表示自己的德行和能力不足,導致未能防患于未然。然而不到十年后,當他深思熟慮后向自己的人民掘開黃河河堤時,他一定是壓制了或忘記了這種羞恥感。
事實上,蔣介石甚至不用追溯到1931年就能回憶起洪水的恐怖。就在救濟水災委員會修復完成備受贊譽的水利系統三年后,長江中游的堤壩再次坍塌。
【1】長江上游源自西藏,流經云南,然后流經四川盆地獨特的紅色砂巖區;當長江穿過湖北西部山區時,湍急的三峽急流雕刻出了秀麗而險峻的風景;過此之后稱長江中游,這段河流水道寬闊,與湍急的上游截然不同。在穿越兩湖江河沖積平原與湖泊平原的旅途中,長江在中游大量泄流,到江西高地山脊間的狹窄處,長江江面迅速擴大;與鄱陽湖匯合后,江水繼續流向安徽和江蘇,即為長江下游。下游分成多條河流,沖刷成河口三角洲。在流經了6380公里后,長江匯入東海,結束其旅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