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團購福利
妙小程編程課首發福利|
ABC Reading漲價倒計時|
久趣英語1對1閱讀課|
預約本周團購福利
姐妹們,我是萌芽。
前天,我收到社群里一位姐妹的咨詢,那晚的聊天像一顆石子投入我心,讓我百感交集。
她苦惱地跟我傾訴孩子學習上的困境,言語間滿是無奈。
她說自家孩子從小都很勤奮,比如學數學,做題量就不少,各類習題冊這些年堆起來都快成小山了,可一到關鍵的考試,成績就像霜打的茄子——蔫了。
“就拿上個月廣州那場數學考試來說,孩子滿懷期待地去了,結果卻鎩羽而歸,一個獎都沒捧回來。”
姐妹郁悶得不行,孩子更是深受打擊,知道成績的那晚在家崩潰大哭,不停哭喊:“我已經很努力了啊,為什么不行?”
媽媽也覺得很無奈:“你瞧這卷子,密密麻麻全是字,可一對答案,沒幾個正確的,這哪是學習啊?難不成我家孩子真不是讀書那塊料?”
聽到這兒,我思考了片刻,輕聲問她:
“你有沒有仔細評估過,孩子做題的質量和效果呢?”
我心里想的是——
不是做題越多,成績就一定能上去。
萬一孩子看似在題海里撲騰得厲害,實際上連最基本的“狗刨式”都沒掌握扎實呢?那不就白忙活了嘛。
過了一陣子,姐妹回復我:“那……我該怎么判斷呢?”
這時候,我意識到,得讓她警惕孩子的“假努力”陷阱了。
1
說來也巧,上周我去番外外國語學校給中學生們做講座,主題就是圍繞孩子的“學習陷阱”來展開的。
我對這個話題感觸頗深,因為自己讀中學的時候,就曾栽在“假努力”這個坑里,差點因此連重點中學都考不上。
初中時,我的物理成績跟坐過山車似的,忽上忽下。
當時的我心急如焚,有段時間開啟了瘋狂刷題模式,每天埋在題海里,以為只要題做得夠多,成績就能“蹭蹭”往上漲。
可奇怪的是,不管我怎么拼命,考試成績就是紋絲不動。那段時間,我整個人都快崩潰了。
幸好,物理老師當年及時發現了我的狀態,并及時喊停了我的做法。
他當時語重心長地跟我說:“刷題不是萬能的,你得花時間把原理搞懂。僅僅追求表面的勤奮是沒用的。”
當年,老師的話就跟一道光似的,照亮了我混沌的內心,也成了我學習方法的轉折點。
從那以后,我不再盲目刷題,而是靜下心來復盤每一道題和知識點。
我漸漸明白,搞懂一道題,遠比稀里糊涂做十道題更有價值。
后來,成績自然而然就慢慢提升了,最終也順利考上了全市最好高中的錄取分數線。
所以啊,姐妹們,在咱們擔心孩子智商不夠、學習沒天賦之前,不妨先仔細查一查,孩子是不是掉進“假努力”的陷阱里。
2
孩子的“假努力”到底啥樣呢?
有些孩子,整天埋頭做題,試卷做了一摞又一摞,可一碰到難題,要么直接跳過,要么敷衍了事,錯題也從不總結歸納。
就這么機械地重復,知識在他們腦海里永遠是一盤散沙,根本無法融會貫通,這就是典型的“假努力”。
還有些孩子,上課筆記記得那叫一個漂亮,各種顏色的筆齊上陣,把老師講的每一句話都工工整整地記錄下來,可課后一提問,卻兩眼發懵,壓根沒聽懂。
他們只知道抄,卻不懂如何對老師講的內容深入思考,如何做復述解析,殊不知,抄過并不等同于學會,這漂亮的筆記,最終也只能“感動自己”。
再有就是眼高手低,小瞧基礎題,覺得簡單得不值一提,看題都不仔細,大把時間都拿去鉆研難題,還總愛鉆牛角尖。
結果呢,難題解不出來,基礎題又頻繁丟分,就成了“兩邊都不討好”。
越是習慣抄寫、背誦、刷題的孩子,就越容易陷入 “假努力” 的泥沼。
你家孩子踩坑了嗎?
2
戰術上的勤奮,掩蓋不了戰略上的懶惰。
陷入“假努力”陷阱的孩子,其實比我們大人更痛苦。
我當年就曾經這么在學業里掙扎過。
這痛苦的根源在哪呢?
“假努力”背后,往往暗藏著諸多暗流涌動。
孩子的行為表現,一方面受基因天性影響,另一方面,家庭關系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就好比心理學上的“鏡子理論”,能折射出許多問題。
家長的期待,會不會不知不覺成了孩子的隱形枷鎖呢?
去年孩子老師就透露了一個揪心的現象:
自從上了高年級,已經有孩子出現不敢回家的情況了,放學后躲在學校操場某個角落,被老師發現了還各種不肯回家。 細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家長不經意間說了類似“要是孩子考不上重點中學,家長會覺得丟人”之類的話。 等老師跟家長去核實的時候,家長卻滿不在乎地說:“哈哈,那就是一句玩笑話,孩子怎么還當真了呢。”
可事實就是如此殘酷,很多時候,家長隨口而出的話,自己沒放心上,孩子卻上心了。
當父母的愛成了對成績的KPI考核,孩子就只能拼盡全力,演繹出一副“努力”的模樣,只為迎合父母言語中的那點希望,可內心的痛苦,卻只能獨自咽下。
“假努力”,很多時候也成了孩子最后的保護色。
我小時候也有過類似經歷,遇到題目不會做的時候,我身邊的人也會說:“你再努力一點就好了”“你再認真審題就好了”。
可當時的我,看著物理題就像看天書,根本無從下手。
那時我就想,要是連題都不熬夜刷,大人會不會覺得我連努力的態度都沒有。
直到后來老師幫我撕開了這層保護色,帶著我重新面對問題,我才真正開始改變。
但現實中,或許還有很多孩子,依舊被困在這層“保護色”里。
孩子并非不愿意付出,實在是在壓力之下,選擇用“假努力”這層保護色,把內心的不安藏起來,生怕一旦揭開這層面紗,就被貼上“笨小孩”的標簽,再也摘不掉。
另外一點,就是孩子可能潛意識里,也把“努力”當成了歌頌的贊歌。
哪怕家里人沒有給任何成績KPI和期待,但是社會是歌頌努力的,社會大環境是鼓勵“吃苦耐勞”的,過度放大努力的價值,也會帶來一定程度的認知偏差。
小時候,我以為熬夜刷題就是努力的真諦,可當真相被撕開后才明白——
真正的努力,不是盲目地拼命吃苦,而是懂得用腦子去思考、探索和創新。
如若不然,就算吃再多的苦,也未必能換來真正的成功。
3
那咱們該怎么幫孩子跳出“假努力”的陷阱呢?方法其實并不復雜:
卸下面具,關注真實過程。
你可以嘗試鼓勵孩子放下表面的辛勞,回歸學習的本質。
閑暇時,和孩子一起探討他們學習的每一個步驟,問問“為什么要這么做?”“這道題的這步解法有什么作用?”
當孩子有勇氣正視自己的不足時,改進的突破口就找到了,他們便能一步步從虛假的表象,邁向腳踏實地的進步。
塑造安全的學習環境。
在家里營造一個讓孩子敢于犯錯、敢于表達的氛圍。
明確告訴孩子:“這里沒有完美,只有成長。錯誤是你通向成功的必經之路。”
當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理解與鼓勵,知道犯錯不會換來責怪,而是包容與引導時,他們自然就會撕下那層假面具,展現真實的自己。
培養內在驅動力,讓學習變成探險。
幫孩子找到內心真正熱愛的事物,而不是為了迎合外界期待而敷衍學習。
可以通過和孩子一起去探索和實踐,讓孩子親身體驗學習的樂趣,激發起內在的求知欲,徹底擺脫假裝在努力的狀態。
最后一點便是,真實反饋,溫柔提醒。
和孩子一起設定明確又實際的目標,并及時給予反饋。
遇到困難時,比起指出問題,更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探討解決方案。
試試用溫柔而堅定的語氣告訴孩子:“路有很多種走法,努力不是唯一的出口。”
這樣,孩子才能學會如何變通,換個角度看問題。
總覺得現在的我們,也跟孩子好像。
想想咱們小時候熬夜刷題海,工作后加班趕進度,心里都明白,有些拼命,不過是為了不被人說“不夠好”。
實際上我們卻潛意識地在回避自己效率低、學習/工作不得法的本質問題。
所以啊,姐妹們,遇到孩子崩潰說“我已經很努力”的時候,不妨多跟孩子說幾句暖心話吧——
“努力很棒,但不努力并不意味著放棄,我們看看有哪些地方可以復盤。”
“考砸了也沒關系,這說明咱們又發現了個新的方向!”
“別怕波折,人生本就是一場馬拉松,烏龜也能笑到最后。”
有時候遇到剪不斷理還亂的難題時,更要有大刀闊斧的勇氣,當斷則斷。
讓孩子知道,成長路上,他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咱們永遠是他們最堅實的后盾。
互勉。
你家娃有沒有類似“假努力”的表現呢?
快來評論區分享你們的經驗/故事,讓我們一起陪孩子識別和面對成長路上的“坑”!
一鍵預約本周直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