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這是長征組歌里面的歌詞,深刻的反應了在四渡赤水戰役中,毛主席表現出來的超凡的軍事指揮才能。就連毛主席自己都稱“四渡赤水”是他生平指揮的最得意的一場戰役。
遵義會議結束以后,中央的軍事指揮權重新回到了毛主席手中。這也是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之后,中央紅軍開始長征,并在湘江戰役上嚴重失利,中央紅軍面臨生死存亡的特殊歷史背景條件下,由毛主席親自指揮的一場戰役。這場戰役,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中央紅軍,為之后的長征,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并鞏固了毛主席在中央的軍事領導地位,徹底的宣告了左傾教條主義的失敗。
四渡赤水出奇兵
毛主席是如何指揮僅僅的三萬中央紅軍,突破了幾十萬國民黨軍的重重圍剿,并殲敵俘敵數萬,最終取得勝利的呢?
穿插迂回,化被動為主動
面對國民黨軍幾十萬大軍圍堵,而中央紅軍才3萬余人,毛主席選擇的戰術并不是像王明等人之前湘江戰役的硬碰硬的所謂正規戰模式,而是靈巧的采用運動戰模式,不斷的穿插迂回于敵人之間,沖散敵人的軍事部署,打亂他們的軍事計劃和戰略陣型,只要找到有利的戰機就立刻集中優勢進行打擊,能殲滅就殲滅,能打散就打散,能占領就占領。不能就繼續穿插迂回,繼續尋找有利戰機,頻繁的穿插與運動,在穿插中打散敵人,在運動中殲滅敵人。在此次戰役中,中央紅軍在三個月的時間內,六次穿越三條河流,轉戰了川貴滇三省,總共行程達6000多公里,相當于紅軍每天行程60公里,基本上就是每天都在運動中戰斗,毛主席這種戰斗思維絕對是前無古人的,而他的對手蔣介石也在日記中講到:我軍各部遲滯呆笨,被其玩弄欺詐,30萬國民黨軍被3萬紅軍玩弄,卻也只能看他東逃西竄,殊為一生用兵莫大之恥辱。
四渡赤水第一渡
出其不意,回師黔北
在紅軍進至扎西地區后,這有一段毛主席和蔣介石的戰略較量,蔣介石判斷紅軍會繼續北渡長江,所以又調滇軍和川軍潘文華部向扎西地區逼近,企圖對紅軍分進合擊。而在2月9日那天,中央紅軍在扎西地區集合完畢以后,毛主席卻決定再次東渡赤水河,主動向國民黨軍兵力薄弱的黔北地區發動進攻。二渡赤水河,這是蔣介石萬萬都沒有想到的,手忙腳亂的蔣介石派川軍、黔軍向婁山關、桐梓、遵義等地進行增援,但是中央紅軍都趕在援兵到來之前搶先占領了這些地方,并以占領地為根據地,對前來增援的國民黨軍進行伏擊。紅軍利用先發制人,完全牽著國民黨軍的鼻子在打。此次戰役從24~28日,歷時5天,紅軍連拿下桐梓、婁山關、遵義,共擊潰和殲滅國民黨軍2個師叉8個團,俘敵約3000人。
誘敵深入,暗度陳倉
中央紅軍占領遵義后,蔣介石由漢口飛抵重慶坐鎮指揮,并改以堡壘主義和重點進攻相結合的戰法。隨后派軍隊向遵義地區進攻,并將兵力重點部署在松坎、新站、仁懷、魯班場、金沙、土城等地,以阻止紅軍向西以及向東發展。企圖圍殲中央紅軍于遵義、鴨溪地區。3月5日之后,中央紅軍在白臘坎、長干山、魯班場尋找戰機,都沒有成功。隨后紅軍遂轉兵北進,并于16~17日在茅臺及其附近再次西渡赤水河,向四川南部的古藺、敘永方向前進。19日,紅軍占領了鎮龍山,接著又進至大村、鐵廠、兩河口地區。紅軍再次進入川南,蔣介石仍然判斷中央紅軍又要北渡長江,又急令所有部隊向川南進擊,企圖圍殲紅軍于古藺地區。
而毛主席的決定又是讓蔣介石出乎意料。毛主席決定,趁敵人不備,折兵向東,在赤水河東岸尋找有利戰機。為了迷惑國民黨軍,紅1軍團1個團大張旗鼓地向古藺前進,誘敵西進,而主力則由鎮龍山以東地區,突然向東北推進,于3月21日晚分別經二郎灘、九溪口、太平渡東渡赤水河。26日到達遵義、仁懷大道北側干溪、馬鬃嶺地。27日,紅9軍團由馬鬃口地區又向長干山方向佯攻,引誘國民黨軍向北進,而紅軍主力繼續南進,并于28日突破鴨溪至白臘坎間國民黨軍封鎖線,進至烏江北岸的沙土、安底等地。31日又經江口、大塘、梯子巖等處南渡烏江。4月2日,中央紅軍又以一部兵力佯攻息烽,主力進至狗場、扎佐地域,前鋒逼近貴陽。而此時國民黨軍在貴陽及其周圍地區只有4個團兵力。正在貴陽督戰的蔣介石十分驚恐,連忙下令死守機場,而自己也隨時準備坐飛機溜之大吉。4月4日,紅9軍團在打鼓新場以東老木孔地域擊潰黔軍5個團,殲其2000余人。
四渡赤水第四渡
至此,整個四渡赤水的戰役結束,中央紅軍在毛主席的指揮下,取得了全面勝利。四渡赤水是毛主席生平最得意的一場戰役,而美國作家哈里森·索爾茲伯里在所著的《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中寫到:長征是獨一無二的,長征是無與倫比的。而四渡赤水又是"長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