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開車上高速,本來精神滿滿,結果開不了多久,就開始哈欠連天,眼皮直打架?
你是不是也有這種感覺?
明明平時開車也不會困,甚至前一天還睡得很好——但只要一上高速,就會變成這樣!
有人認為是體質的問題,或者是高速開車太無聊了….
其實,不完全是這樣的。
高速困乏的背后,可能是這幾件事沒做好,特別是最后一點。
首先,可能是車內空氣質量太差,缺氧導致犯困。
高速行車時間長,車窗一般都是緊閉的,如果空調模式不對,車內空氣會逐漸變得渾濁。
而此時,二氧化碳濃度會升高,讓人頭腦發悶、注意力下降,甚至產生困意。
尤其是長時間不開窗通風的情況下,空氣質量比想象中更差。
這也是很多人,開著開著就開始打哈欠的原因之一。
所以,建議大家每隔一段時間開窗換氣,或者切換到外循環模式,讓空氣流通。
這樣一來,困意就會降低不少。
其次,往往是駕駛節奏單一,大腦“被催眠”。
說白了,相比城市道路,高速路況更簡單,車流穩定,幾乎不用頻繁剎車或變道。
這種單調的駕駛節奏,很容易讓大腦進入“自動駕駛”狀態,導致注意力下降,甚至讓人犯困。
特別是當路況筆直、沿途風景乏味時,這種“催眠感”會更強。
所以,開高速,建議大家適當調整車速,在安全范圍內變換車道。
或者聽點節奏感強的音樂,與乘客聊聊天,保持大腦的活躍度。
這樣一來,整個的困意,就能消除不少。
再次,或許是車內溫度不合適,影響身體狀態。
很多人或許不知道,車內溫度對駕駛員的狀態影響很大。
如果空調溫度過高,身體會進入“放松模式”,更容易犯困;
但如果溫度太低,身體會處于緊繃狀態,容易疲勞,加速困意。
因此,最好將車內溫度控制在 22-24℃——既不會讓人太暖而犯困,也不會過冷影響駕駛舒適度。
此外,也可能是視覺疲勞,眼睛負擔過大。
說到底,高速行車過程中,司機的視線很單一:
幾乎沒有太多復雜的信息輸入,眼睛會逐漸疲勞,進而影響大腦的清醒度。
尤其是夜間行車,單調的車燈、反光標志更容易讓人“昏昏欲睡”。
所以,不要太固定自己的視角了。
可以時不時輕輕轉動眼球,看看左右后視鏡。
或者利用短暫停車休息,閉眼放松幾秒,讓眼睛得到緩解。
這樣一來,你會發現整個人都輕松了不少。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飲食不當,也會讓我們很困。
譬如在上高速前吃了大量米飯、面條等高碳水食物,會導致血糖快速上升。
但跑著跑著,血糖隨后又會迅速下降,帶來強烈的困倦感。
不僅如此,一些人為了提神,會猛灌咖啡或功能飲料,但等刺激效果一過,身體反而會更疲憊。
因此,在飲食上還是要注意些。
盡量選擇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雞蛋、牛肉等,避免一次性攝入過多高碳水食物。
同時,如果需要喝咖啡提神,建議少量多次飲用。
而不是一次性喝太多,以免影響后續狀態。
最后,就是長時間保持不良坐姿,身體的疲勞會加劇。
座椅角度、腰部支撐不對,都會讓背部、頸部和腿部長期緊繃,導致肌肉疲勞加速,從而影響駕駛狀態。
尤其是長途駕駛,如果姿勢不舒適,身體會更快進入疲勞狀態,進而引發困倦感。
所以,上高速之前,最好調整座椅角度,使腰部和腿部有足夠支撐,坐姿保持自然舒適。
如果長時間駕駛,可以在服務區短暫休息,舒展筋骨,緩解疲勞。
總的來看,一上高速就犯困,很多時候并不是“你太弱”,而是細節沒注意到。
我以前也是,開著開著就感覺眼睛發澀、精神渙散,還以為是自己熬夜太多。
后來才發現,車內溫度、空氣流通、駕駛節奏這些小細節,都會影響駕駛狀態。
調整一下,效果真的不一樣——現在開高速,比以前清暢多了。
下次你也試試看,或許會發現,困意這事兒,其實沒那么難解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