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中國軍工的“凡爾賽”真是越來越高級了!前幾天央視突然放出殲-16發射霹靂-15導彈的畫面,雖然鏡頭一閃而過,但懂行的軍迷早就看出了門道。
這可不是簡單的“秀肌肉”,而是明明白白告訴全世界:咱們手里有更好的家伙,現在這個已經不算最先進了!
從殲-20內置彈艙的“冷發射”絕活,到六代機專屬的超遠程導彈,中國空軍的“黑科技”到底藏著多少驚喜?今天咱們就掰開了揉碎了聊一聊。
霹靂-15的“爭氣彈”傳奇;要說霹靂-15,那可是妥妥的“別人家的孩子”。
美國人吹了十多年的AIM-260到現在還在難產,咱們的霹靂-15早就掛遍殲-10C、殲-11B這些主力戰機,連沒升級的老款殲-11都能帶著它上天遛彎。
這玩意兒為啥牛?光是那個雙脈沖發動機就夠老美喝一壺——傳統導彈打出去就像放煙花,燃料燒完就靠慣性飛,霹靂-15卻能像電動車換擋似的分兩次點火,射程直接飆到200公里開外。
去年珠海航展上出口版的霹靂-15E故意把射程卡在145公里,明擺著告訴全世界:家里自用的絕對更猛!
隱身戰機的“暗器功夫”;還記得殲-20開彈艙發射導彈那個帥到沒朋友的畫面嗎?這里頭講究大了去了!
美國的F-22、中國的殲-20都玩“冷發射”,導彈先被彈射出來再點火,這套動作在超音速飛行時簡直就是刀尖上跳舞。
俄羅斯的蘇-57折騰了十多年才勉強搞定低速發射,咱們的殲-20可是在紀錄片里實打實秀過超音速開艙,光這點就能讓航空迷們熱血沸騰。
更絕的是新亮相的殲-20S雙座版,肚子里能裝更多“霹靂套餐”,說它是空中武庫機都不夸張。
彈藥庫里的“新舊交替”;現在空軍為啥還留著老款PL-12?
這里頭學問深了!別看PL-12射程只有40公里,對付非隱身目標那可是快準狠,庫存量更是海了去。
咱們空軍講究過日子,好鋼用在刀刃上,新銳的霹靂-15專啃硬骨頭,老當益壯的PL-12就負責日常訓練消耗,這叫“老彈新用,物盡其用”。
倒是苦了地勤小哥,得同時伺候兩套完全不同代的導彈系統。
六代機的“秘密武器”;眼尖的朋友肯定發現了,官方最近突然大方展示各種導彈畫面,按咱們軍工“四個一代”的規矩,這擺明了下餃子似的新一代導彈已經上路了。
別看現在PL-17超遠程導彈威風凜凜,那玩意根本塞不進五代機的肚子,注定是六代機的專屬掛件。
真正的狠角色恐怕是能在殲-20彈艙里塞四枚的新一代中距彈,聽說這貨連美國剛露頭的AIM-260都要被甩開兩條街。
洛陽光電所早前曝光的彈艙試驗模型,說不定就是給這新導彈量身定做的“豪宅”。
軍工智慧:藏鋒與亮劍的藝術;這次央視的“不經意”曝光,背后藏著中國軍工的大智慧。
十年前咱們摸著美俄過河,如今在空空導彈領域已經玩出了自己的節奏——你搞你的PPT,我搞我的實彈射擊;你吹你的概念,我直接列裝部隊。
從霹靂-15的橫空出世,到六代機配套武器的前瞻布局,每一步都踩在技術變革的節點上。下次再看到官方大大方方展示“過氣”裝備,各位看官可要瞪大眼睛了,因為更勁爆的“大殺器”肯定已經在路上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