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出售港口(包括巴拿馬運河線43個港口)給美國貝萊德財閥的決定,引發了廣泛的爭議。
他將如此重要的港口賣給了美國的財閥,意味著這些港口最終被美國所控制。
那他為什么不賣給中國企業呢?
李嘉誠的巨型商業帝國近年來一直在調整全球資產配置。他在出售港口之前,也曾出售過一些重要的房產和地皮。
此次出售港口的交易金額據傳高達數百億美元(具體數字未完全公開,但市場說明在200-300億美元之間)。
貝萊德作為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擁有大量資金和全球性的資源,有能力一次性支付港口的高溢價,能使得李嘉誠從中獲取較大的收益。李嘉誠是個十分精明的商人,他出手必定是判斷好了時機,獲取最大的利益時果斷出手。
巴拿馬運河作為全球貿易咽喉,港口資產具有極高的戰略價值,但也因此成為中美博弈的焦點。
特朗普近期聲稱要“收回巴拿馬運河”,加上中美貿易系數加劇,李嘉誠可能感覺擁有這些港口不利于自己做生意。而賣給美國財團,可以將這一“燙手山芋”甩手,避免卷入紛爭。
這也是李嘉誠的精明之處,有矛盾,有分歧,有爭議的東西,他也會及時脫手。
李嘉誠近年來逐漸減少在高風險地區的投資,逐漸轉向歐洲和北美等相對穩定的市場。
在李嘉誠看來,也許港口賣給貝萊德資金能迅速回籠,為后續投資提供資金,而中國買家可能傾向于分期付款或股權置換,不符合他快速變現的需求。
在李嘉誠看來,美國財團的交易也許更加透明、市場化,不涉及過多的政治干預。中國買家可能會將交易上升到國家層面,增加不確定性,這對急于脫手的李嘉誠來說并不是最好的選擇(李嘉誠可能真是這么想的)。
選擇貝萊德而非中國買家,可能展現出了李嘉誠在中美博弈中“選邊站關系”的微妙姿態。
賣給美國財團也可能為了避免與美國對抗,同時鞏固他在西方市場的地位。貝萊德與美國政府關系密切,這筆交易可能會緩解李嘉誠在美資產面臨的潛在壓力。
李嘉誠已逐步退出居幕后,其子李澤鉅主導家族業務。向貝萊德出售港口,或許是其家族財富全球化的一部分策略。貝萊德在全球范圍內管理資產,也許能幫助李氏家族提供更多投資渠道,后續賺取更多收益。
李嘉誠一生以“精明”著稱,港口賣給美國財團雖然招致批評,但更符合他一貫的商業至上原則。
他可能認為,個人財富的安全和長足利益比短期輿論壓力更重要,特別是在他94歲的高齡,逐漸淡出公眾視野之際。
總體來看,李嘉誠賣港口給美國貝萊德而不賣給中國買家,背后并無確鑿證據指向“陰謀”,更可能是基于商業利益最大化、風險規避和家族戰略的選擇。
然而,在當前強調“家國情懷”的大背景下,他的選擇可能被解讀為“唯利是圖”,但從李嘉誠的角度來看,這可能只是他職業生涯中再次“唯利是圖”的經典操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