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已經結束了,今年不少代表們的議案涉及到養老、醫療、休假、教育等民生問題,與老百姓的生活休戚相關。所以,代表的建議至今仍成為網友熱議話題。實際上,在兩會過后,部分代表們的建議會被采納并執行。而2025年最強“雷震”將在全國范圍內席卷而來!以下幾個人大代表的建議,讓人“眼睛一亮”,值得我們期待。
第一,醫務人員薪酬與科室收入脫鉤
現在很多醫院把醫務人員的薪酬與科室收入掛鉤。這就導致了一些醫生對患者采取的是“過度用藥”、“過度檢查”,這無疑加重了患者的醫療支出負擔。甚至有患者抱怨,僅住了10天醫院,醫藥費用支出就高達2萬多元。
而為了減輕患者在醫療費用上的支出壓力。在今年兩會期間,有代表提出,醫務人員薪酬應與科室收入脫鉤。而筆者認為,醫務人員的收入不應該與科室收入掛鉤,而是應該與其為病人提供醫療服務,以及精湛的醫療技術掛鉤。這樣既是對醫務人員勞動付出的肯定,也會迫使廣大醫務人員在業務上精益求精。
第二,提高農民養老金收入
現在農村地區農民的養老金收入只有100多元。這區區100多元養老金根本不夠養老。為此,就有老農民70、80歲還要下地干活,并且挑著種出來的農產品到集市上售賣,只有這樣才能勉強糊口。
而為了改善農民養老金待遇,就有代表建議,每年提高農民養老金,10年內將基礎養老金提高至600元/月!還要建議起動態調整機制,讓養老金與物價水平掛鉤。事實上,提高農民養老金收入不僅能夠讓其晚年有更好的養老保障,還能逐步縮小城鄉之間養老金收入的差距。
第三,實行十二年義務教育制
有代表建議,將九年義務教育制延長至十二年。眾所周知,現在國內實行的是九年義務教育制。而九年義務教育制存在著兩大弊端:一個是,在九年義務教育制下,家長和學生既要面對中考,又要應付高考,學習的壓力會非常大。
另一個是,如果孩子中考成績差,就沒機會進入高中階段,只能就讀職校、技校了。而如果實行十二年義務教育制,不僅可以減輕學生和家長的壓力,還能提高國民整體素質,這對于中國經濟的長遠發展有利。
第四,休假迎來好消息
在兩會期間,有代表提出建議,將元宵、冬至納入法定假日。這樣既能讓大家更好了解到傳統文化的內涵,又能讓打工人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同時,還有代表提出:應延長春節長假期至9天,取消強制調休安排。
而以上這些建議如果被采納,應是打工族的福音。實際上,延長春節假期至9天,既能使忙碌了一年的打工人有更多的時間得到休整,又可以利用長假去旅游、聚會、購物等,這樣消費就啟動起來了。
以上這4條人大代表的建議,涉及到醫療、養老、教育、休假等各個方面,深受廣大網友的好評。一旦實行起來,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如“震雷”一般席卷全國,讓社會更加公平公正,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期盼以上這4條“為人民服務”的好建議能夠順利通過并執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