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剛閉幕,央企的人事變動大幕就隨之拉開。
這次,輪到了地產央企。
3月11日,中國金茂宣布,張增根因退休辭任公司主席,由1975年出生的陶天海接任。
就在同一天,招商積余公告,陳海照因工作調動辭去總經理職務,1977年出生的陳智恒接棒。
3月14日,保利發展再度官宣,1979年出生的潘志華,正式被聘為總經理。
一周之內,三家頭部地產央企換帥,新一代少壯派正式登上舞臺。
這是一次偶然的巧合,還是央企人事更迭的一次集體信號?
或許答案隱藏在這些人的履歷里。
先說,中國金茂新任董事長陶天海。
1975年出生,2000年取得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政治經濟學專業碩士學位后直接加入中國金茂,歷任戰略運營部總經理、成本合約部總經理及總裁助理等。
2011年,陶天海受命開拓華東市場,并使后者成為金茂內部銷售規模最大的區域,一躍成為金茂內部最具實力的“封疆大吏”。
2017年1月陶天海出任公司副總裁,僅僅個月后又升任高級副總裁。
2023年4月,李從瑞升任集團董事長,而同為金茂內部少壯派的陶天海升任集團總裁。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剛剛上任僅33天的李從瑞就突然“辭職”,年近退休的中化老人張增根臨危受命出任了中國金茂董事長。
很顯然,張增根當董事長就是個特殊時期的過渡角色。果不其然,如今張增根年齡一到,占盡天地人和的陶天海就順勢官升一級成為了中國金茂董事長。
說完75年的陶天海,再來看看保利發展總經理潘志華的履歷。
1979年出生,管理學博士,高級經濟師。2001年參加工作,按年齡推測應該也是大學畢業即入職保利發展。
資料顯示,潘志華歷任河北保利總經理,山西保利總經理,國鐵保利設計院副董事長,保利發展戰略投資管理中心總經理,保利發展助理總經理。
2019年4月開始擔任保利發展副總經理,由此,潘志華成為保利發展內部最為年輕的地產少壯派。
此前,在去年年末原保利發展總經理周東利辭職時外界就有猜測潘志華大概率接任。如今算是石頭落地,正式官宣了。
最后,談談招商積余總經理陳智恒。
同樣是1979年出生,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工程專業本科,結構設計工程師。
曾任招商局地產佛山公司總經理助理,招商局蛇口佛山公司副總經理、廣州公司副總經理兼湛江公司總經理、長沙公司總經理、運營管理部總經理、招商蛇口數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2023年8月,招商積余出現頻繁的人事變動導致董事會職位空缺,也正是在這個時候,一直在招商蛇口任職的陳智恒竟被增補到了招商積余董事會,正式從地產跨界到物管。
沒成想,剛剛跨界物管僅一年多,地產少壯派的陳智恒就成為了招商積余總經理。
看完他們的履歷,是不是感覺都很相似?在他們身上,看到了許多共同的特征。
首先,75后漸成央企老總們的主力軍。
透過年齡,我們不難看出,他們都屬于75后,在央企這座大山里,少壯派們終于迎來了屬于自己的春天。
或許,他們都該感謝國資委干部年輕化的要求,才有了在論資排輩的央企隊伍里火箭般躥升的機會。
或許,接下來的幾年時間里,我們會看到越來越多的75后成為央企的實際掌舵人,也會有越來越多的80后,甚至90后打破常規的進入央企高管序列。
其次,他們都是央企內部培養起來的校招生。
過去,央企地產公司的人事變動,常常伴隨著“空降”與派系之爭。但這一次,新接班人無一例外,全部是從公司內部成長起來的“自己人”。
或許,也正是因為國資委干部年輕化要求,導致以往央企老總“空降”的傳統被打破了。
無論是陶天海、還是陳智恒、潘志華,他們都是大學科班出身,大學畢業即以校招生身份入職央企,并在央企內部成長起來的少壯派。
以時間段看,他們大都2000年前后踏入房地產行業,完整經歷了房地產行業崛起的整個過程,幾乎是伴隨著公司發展壯大而成長起來。
在此期間,他們抓住公司擴張的機遇一步步從校招生跨越成為坐穩地方的“封疆大吏”,并靠著地方上的突出業績最終成為央企老總。
典型如陳智恒,在負責長沙公司期間,將招商蛇口從當地排名20名開外一路逆襲成為2023年長沙房企銷冠。
再比如陶天海,則是將金茂一個區域從0做成了全集團第一,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此外,他們盡管都是地產出身,但面對新形勢、新變化普遍展現出了超越常人的戰略適應能力。
相較于他們的前任,年輕的他們可以快速適應時代與行業正在發生的變化,更適合成為央企轉型升級的操盤者。
2021年,保利發展董事長宋廣菊退休,劉平接任后進行了大刀闊斧的內部改革,保利發展旗下商業、酒店、旅游產業三個業務板塊被整合到了一個新平臺——保利商旅,專注于經營性資產的運營管理服務,而接下這個重擔的就是潘志華。
從地產跨界到物管的陳智恒同樣如此,在招商蛇口內部,陳智恒是擁抱變化并推進數字化升級的主導者之一。
而陳智恒跨界到招商局旗下的物管平臺,或許也是因為上級看重了陳智恒的戰略適應能力,推動招商積余的轉型升級。
最后,炸天團想說的是,過去,央企的高管多靠“空降”,如今,年輕少壯派的崛起,意味著內部培養體系的勝利。
畢竟,這些人從校招生起步,踩著地產行業騰飛的節奏,一路晉升至今,既是公司的親歷者,也是最熟悉游戲規則的操盤手。
但問題在于,這批年輕高管能否在這個“地產后周期”時代帶領央企走出困境?
他們熟悉舊秩序,卻需要在新時代建立新秩序。
面對融資收緊、政策調整、市場收縮、科技創新,他們的戰略適應力,真的能支撐起央企的未來嗎?
更大的考驗或許還在后面。
他們究竟是“順勢而起”,還是“臨危受命”?是“承前啟后”,還是“背鍋俠”?
接下來的幾年,才是他們真正的試煉場。
在這里,炸天團先祝福他們,期待他們的表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