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楊松 編輯丨鄢子為
大同博士張國強,緊鑼密鼓推進一樁大交易。
3月13日,其創立的億華通,一連發布20多則公告,披露交易進展——擬以股份支付方式,并購“定州旭陽”全部股權及資產。
據最新定增預案,億華通擬以18.53元/股的價格,向定州旭陽母公司旭陽集團,最多募集5.5億元資金。
利用股份支付方式,張國強團隊不用花錢就能獲得一家公司,還拿到一筆資金。
“不需要消耗對于經營來說更重要的現金。”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告訴記者。
當然,張國強本人付出不菲代價,即將失去這家50億資產上市公司實控人地位。
推進迅速
現年44歲的張國強,科班出身,師承中科院院士、新能源動力系統專家歐陽明高,擁有中科院博士學位。
他于2012年創辦億華通,主要做氫能與氫燃料電池,產品應用于客車、物流車及重卡等商用車型。
其目前直接持有公司15.7%股份,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并購進度,推進迅速,從公布消息到發布募資方案,用時不到半個月。
張國強早就著手擴大朋友圈。
“通過合作,企業可以整合資源、共享技術、優化流程。”2月初,他在接受采訪時稱,億華通已與氫能產業鏈上下游30余家企業,建立合作。
開出優厚條件的新股東,即將入主億華通。
交易完成后,旭陽集團將成為億華通控股股東,持股比例低于30%,但控制其董事會。
同時,為了補充運營資金,張國強團隊向金融機構融資。
3月12日,公告稱,億華通及其子公司,擬向銀行等金融機構,申請不超過18億元的綜合授信額度。
開源、節流,同步進行。一則組織架構調整公告,將“降本增效”擺到臺面。
億華通將品牌管理部、公共關系部、信息技術部合并至企業管理部;辦公室、人力資源部、工程管理部合并至綜合管理部;甚至動刀研發部門,取消氫能事業部,原技術中心調整為研發部。
“組織架構調整與并購關系不大,在并購之前,已經有這個事情。”億華通證券部如是回復《21CBR》記者。
連年虧損
此宗交易名為并購,卻失去控制權,張國強也有難處。
“本次交易有利于上市公司提升盈利能力、增強經營能力、做優做強。”3月13日,他給出意見。
億華通連虧五年,難以實現自我造血。
業績預告顯示,其2024年營收為3.7億元;虧損擴大至4.5億元。
其解釋,2024年,燃料電池汽車產銷量,呈現下滑態勢,且競爭激烈,銷售價格降幅大于成本降幅,毛利率下降。
“在成本方面,燃料電池完全沒法和鋰電池競爭。”
上海有色網氫能首席分析師史鑫分析稱,氫能企業拿到的訂單,大多來自政府示范性項目。其團隊調研發現,過去兩年,政府對燃料電池企業支持政策,逐步收緊。
燃料電池車輛發展緩慢,截至2024年底,累計銷量僅有2.4萬輛。
“氫燃料電池車的成本高,是企業難以跨越的門檻。”
金聯創氫能研究員張影影告訴記者,一輛氫燃料電池重卡的售價普遍達到百萬元,此價位的重卡類型商用車,用戶還能接受,中小型乘用車就不具有競爭性。
終端規模上不去,做燃料電池的億華通,現金流緊張。
2024年1-9月,其經營現金凈流出為2213.6萬元;截至9月底,賬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剩5.7億元。
“氫氣的使用成本高,用量上不去。”天津大學教授姚春德向《21CBR》記者表示,氫燃料存在著制、儲、運和加注四大挑戰。
姚春德稱,甲醇常溫常壓是液體,密度與柴油相近,制取的原料包含煤炭天然氣,甚至二氧化碳和氫氣就可以合成甲醇。他認為,對中國來說,甲醇是最合適的燃料。
吉利等車企,選擇的就是“醇氫”技術路線,將甲醇作為氫的載體,靠內燃機發電驅動車輛,已經推出相應的乘用、商用車。
億華通所在的氫燃料路線,銷量難以打開,部分投資者已失去耐心。
其合作方宇通客車,在2024年三季度,為億華通第四大股東,如今,已退出前10大股東之列。
聯姻上游
億華通進入旭陽體系,張國強聯姻氫能上游。
標的公司主營業務,為生產高純氫和合成氨、運營能源站以及制備綠氫等。
其已經實現盈利,2023年至2024年,其營業收入分別為4.05億元、3.20億元,凈利潤為0.59億元、0.23億元。
雙方業務高度關聯,億華通還能從新東家旭陽集團那里拿到訂單。
來源:旭陽集團
旭陽集團主業為焦炭、化工,市值約120億港元。
該集團在定州、邢臺、唐山以及呼和浩特,擁有5條高純氫產線,為京津冀第一大高純氫供應商;擁有4座加氫站、5噸/天加氫能力、5.5噸/天的運氫能力。
其本就在謀求轉型,尋求新增長點,2024年1-6月,總營收為252億元,凈利潤僅有1.3億元。
“旭陽集團的汽車運輸需求量大,在降碳減排政策指導下,相關運輸線路,可逐步使用氫能源車輛,將帶動公司燃料電池銷量增長。”億華通稱。
來源:旭陽集團
“其應該會把一部分制氫業務,放在億華通里。”
史鑫告訴《21CBR》記者,旭陽集團在氫能上的布局,以工業副產為主,后續可能布局電解水制氫等方向,億華通做燃料電池起家,有技術積累。
億華通和定州旭陽,將在氫能制備、儲運、消納和應用場景規模化等方面,實現協同。
頭頂“氫能第一股光環”,億華通巔峰時期,市值一度超過200億元,現在僅剩57億元。
現實骨感,落地不易,張國強團隊只能靠“輸血”,熬過當下,活下去。
圖片來源:億華通,除標注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