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是威脅人體健康的“潛在殺手”,《中國幽門螺桿菌感染防控》調查顯示,目前我國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高達50%,近7億人感染此類細菌。
圖片由AI生成
為什么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這么高?又該怎樣科學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呢?這篇文章帶給您答案。
- 什么是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屬于一種螺旋菌,具有微厭氧的特點,該細菌主要寄生于胃內,可黏附于胃黏膜和細胞間隙。這一細菌是目前發現的唯一可以在胃內生存的細菌,生存能力和耐酸性極強。那么為什么我國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這么高?這是因為我國存在共餐的習慣,經常一家人同吃一碗菜,在家庭用餐和外出就餐時很少使用公筷,這就會導致幽門螺桿菌通過口—口傳播形式大范圍傳播。
2. 感染幽門螺桿菌有哪些癥狀?
口臭是幽門螺桿菌感染最明顯的癥狀,這是因為幽門螺桿菌會引起消化不良,細菌分泌物生成的臭味在患者口腔中散發。這種口臭屬于頑固性口臭,簡單地刷牙、漱口并不能去除異味。患者還會出現腹脹、腹痛、反酸、噯氣等癥狀,在正常飲食和規律作息的前提下,患者還會出現日益消瘦的情況。如果患者未能及時進行治療,幽門螺桿菌長期對胃部造成刺激,可引發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疾病,并增加胃癌的風險。
圖片由AI生成
3. 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治療方法
當前,在臨床上針對幽門螺桿菌的首選治療方案為四聯治療,指的是一種質子泵抑制劑+鉍劑+兩種抗生素,治療時間為14天。在治療期間,患者需遵醫囑足量、足療程用藥,絕對不能私自增減藥量或者停藥,以免影響藥物治療效果。在治療期間患者可能出現各種各樣的副作用,若無法忍受,需及時告知醫生,由醫生判斷是否停藥或調整藥物治療方案。
4. 如何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
(1)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幽門螺桿菌傳染性非常強,可以通過不潔飲食、手、餐具、糞便等多種途徑傳播,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在日常生活中應當保持居住環境干凈衛生,尤其要注意廚房衛生,減少細菌傳播。在處理食物前、用餐前、如廁后,一定要使用流動水和肥皂清洗雙手,洗手時間不可低于20秒。日常使用的餐具需要定期消毒,消毒方式以高溫煮沸為主,消毒時間為30分鐘左右,能夠徹底殺死細菌。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要盡量避免與他人共享餐具、牙刷等,減少口—口傳播的風險,建議家庭用餐時最好采取分餐制,外出就餐時最好使用公筷。
圖片由AI生成
(2)注意飲食安全
幽門螺桿菌雖然具有極強的耐酸性,但是不耐熱,高溫條件下即可被殺死。所以在日常烹調飲食時,肉類一定要充分煮熟后再食用,最好不要吃半生不熟的牛排、燒烤、生腌、生魚片等食物。日常飲水時也需要將水燒開后再喝,并且不要喝未經消毒的牛奶。部分家長在嬰幼兒喂養時會出現嘴對嘴喂食或嚼碎喂食的情況,這種喂養方式非常不衛生,一定要杜絕。如果覺得食物過大,孩子咬不斷,可以使用輔食剪刀將食物剪碎,以方便孩子更好地進食。
(3)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
幽門螺桿菌可以在牙菌斑、齲齒上生長繁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做好口腔的清潔工作。在選擇牙膏時,可以選擇抑菌牙膏,并且每隔3個月要更換一次牙刷。進食后要及時漱口刷牙,清除口腔內細菌,緩解口腔炎癥。
(4)定期篩查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當定期進行幽門螺桿菌篩查,常見的篩查方式有呼氣試驗、HP抗體檢測、快速尿激酶試驗等,這些篩查方式準確性較高,可以判斷自身是否感染細菌。也可以自行購買幽門螺桿菌檢測試紙,這種檢測方式主要取牙縫間的牙垢,雖然價格低廉、簡單易行,但準確度不高。
圖片由AI生成
幽門螺桿菌感染并沒有那么可怕,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注意進行科學防治,降低幽門螺桿菌感染的風險。如果自身存在疑似幽門螺桿菌感染癥狀時,一定要及時到醫院進行診斷與治療,并且讓全家進行一次幽門螺桿菌篩查與治療,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預防并控制疾病,維護自身身體健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