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想看梵高眼中的大巴扎嗎?跟我來!”
隨著鏡頭推進,一個奇幻的特效世界展現在眼前。
創造這一切的“魔法師”正是今天的主人公——特效師玉山江·吾麻爾。
你或許在網絡劇《石榴熟了》第四季的片頭中看到過這樣的畫面:環球影業標志性片頭中的地球換成石榴,周圍環繞著的黃金體Universal字樣換成ANARPISHTI,原本氣勢磅礴的標志性配樂換成了兼容氣勢與幽默的石榴專屬版本,再加個由白毛毛扮演的宇航員說出標志性結束語,就誕生了耐人尋味的《石榴熟了》片頭。
▲玉山江(一排左一)和石榴熟了團隊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特效師玉山江·吾麻爾的世界,感受他的魔法。
興趣為翼:逐夢特效的起點
童年時期的玉山江迷上了哥哥的電腦。
提起已故的哥哥,他的語氣中滿是思念與感激:“哥哥是我最早的引路人?!?/strong>
哥哥不僅帶領玉山江走進了計算機世界,還給了他一路向前的底氣。
從點擊鼠標到制作出第一部作品,這個過程離不開哥哥手把手的引導,電腦壞了有哥哥幫忙修理,遇到不明白的問題哥哥也會耐心地解答。
▲兒時的玉山江(左邊)和哥哥
哥哥的啟蒙加上《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奇幻特效帶來的震撼,使玉山江對超現實影像創作的向往愈發強烈。
在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里,哈利波特系列電影陸續上映,陪伴了許多90后的童年與少年時光。
有人從中感悟友情的真摯,有人從中獲得了治愈,而對技術情有獨鐘的玉山江從中獲得了持續創作的熱情:十幾歲的他試著用母語給波特先生配音,琢磨導演是如何讓哈利和他的朋友們騎著魔法掃帚飛上了天,順便還瀟灑地打了一場魁地奇。
▲兒時的玉山江
然而,光靠驚嘆是難以掌握特效和影視制作這類實踐性極強的技術的。
正是哥哥的引導與自身的興趣指引著玉山江從眼下的一小步開始,一步一個腳印地探索著心中的熱愛。
正如許多畫家都是從畫雞蛋開始學習畫畫一樣,他也是從把幾個自然風景照片做成視頻再簡單配個音樂開始了他的技術生涯。
▲初中時的玉山江在上計算機課
當時,互聯網資源不像現在這般唾手可得,從百度搜集視頻制作素材是玉山江初步養成的“職業習慣”。
他最喜歡搜索并收藏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圖片、紋理、音頻等數字資源,這些組成了他實現創作熱情的原始素材。
除了要有創作的動力和原始素材,還需要技術指導。
在初中時,學校組織的計算機培訓課程極大吸引了玉山江。
盡管課程教授的是辦公軟件與圖片處理軟件上的操作,而非視頻影像制作等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但他不想錯過任何一個學習與提升技能的機會。
在完成學校組織的培訓任務之余,玉山江還會定時跑紅旗路。
紅旗路作為烏魯木齊市的電子一條街,不僅是當時許多市民購買電子產品的首選地,也是婚慶影像制作者們的匯聚地,這里成了玉山江視頻制作技術突飛猛進的重要學習“基地”。
每個周末至少跑一兩次紅旗路,跟在技術大拿們后面當“好學小跟班”,成了高中時期玉山江的一大趣事。
生活會獎勵每一個勤奮的孩子。
2007年冬天,高一的玉山江為新疆電視臺《麥西萊普》節目制作的特效片頭被節目制作組采用了。
《麥西萊普》是玉山江家喜愛的節目,每周日全家人都會聚在一起準時收看。
當玉山江發現節目的片頭從未更換過后,心里便萌生了一個想法:“既然我現在掌握了一定的技術,為什么不試著做一做嶄新的片頭呢?”
就這樣,在此后的兩個多星期里,每天放學回家后的玉山江充滿激情地坐在電腦前驗證自己的想法。
盡管在這一過程中免不了會自我懷疑,但最終激情與堅持蓋過了懷疑的“碎碎念”。
兩個星期后,玉山江帶著刻錄的新片頭來到電視臺,找到了當時《麥西萊普》的節目導演尼加提·尼亞孜老師,希望他能看看自己制作的新片頭。
一個十五六歲的學生想和自己談工作?帶著強烈的好奇與驚訝,尼導見了玉山江。
玉山江的作品給了他一個無懈可擊的肯定回答。
下一期節目播出時,玉山江在電視機上看到了自己制作的片頭,還拿到了節目組給的三千元稿費。
這一處女作的成功給玉山江帶來了更多嶄露頭角的機會。
2008年,16歲的玉山江開始參與新疆電視臺主辦的古爾邦節和肉孜節慶祝晚會的舞臺LED設計和節目片頭的設計與制作工作,也是在這一年,玉山江開始邁入了特效制作行業。
2010年,高中畢業后的玉山江在新疆小有名氣的廣告公司上起了班,用他熱愛的技術在職場打拼了3年之久。
工作至臻:完美主義的踐行
特效視頻的制作方式主要是實景拍攝加上專業的電腦軟件處理。
例如,制作一段外星人入侵地球的特效視頻,需要拍攝一段街道場景的空鏡,再結合電腦端制作的外星人特效才能得到成片。
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創作者強大的想象力和專業的制作能力。
▲玉山江在微電影花絮拍攝現場
在玉山江最新的特效短視頻作品中,烏魯木齊團結劇場的屋頂上架起了一架巨大的攝像機,巨大的掃地機器人在清理街道,汽車在馬路上反轉著前進……
無論是商業廣告片還是娛樂短視頻,他的作品總充滿創意與驚喜,對此他坦言:“這不是靈光一現,而是十年功積累的薄發。”
作為一個創作者,廣泛品鑒同行們發布的創作成果是玉山江提高審美、擴展思維和拓寬眼界的重要方式。
平時除了在各大平臺上大量觀看他人的優秀作品之外,他還會每月購置國內外的特效廣告作品用于學習與研究。
他善于提取影視界經典作品的精華,再將自己的創意和特色與其結合,以二創的方式呈現出別樣的經典。
▲(左邊一)玉山江和石榴團隊成員
《多米尼效應》是玉山江與石榴團隊合作的另一個作品,在2017年首屆全國禁毒微視頻攝影大賽中獲得冠軍并入選公安部禁毒宣傳優秀作品庫,成為全國基層禁毒機構的教育范本。
作為特效師,玉山江從前期策劃、現場拍攝到后期制作,全程都親自跟進。
他認為在自己以往創作過的各類短片中,公益片的創作難度最大,不僅表現方式多樣,而且想要傳達的內容往往復雜、嚴肅且有深度。
因此,用特效來傳達這些內容并非易事,對創作者的表現力與技術操控力都是極大的考驗。
▲玉山江和叨叨在錄制網絡脫口秀節目
公益片的創作難度明顯高于廣告片或娛樂性短視頻,這反而激起了玉山江的斗志,他認為自己想做的正是這種水準的作品。
《多米諾效應》的成功,標志著玉山江在技術表現力上更近了一步。
2019年,他自編自導的緝毒特效短片《墜落》,正是基于這一積淀的厚積薄發。
正如片名所示:玻璃器皿的炸裂、磚墻的坍塌、人物失重下墜——通過逐幀校準的粒子特效與金屬碎裂的尖銳音效,他將“墜落”的意象轉化為極具壓迫感的視聽語言,甚至讓觀眾產生生理性眩暈。
▲玉山江在拍攝90年代主題護膚品廣告片
電視廣告片是玉山江眾多重要作品類別之一,他拍攝過的電視廣告產品種類多樣,從飲料到化妝品,從大盤雞調味料到外賣服務平臺……它們在表現方式與視覺效果上各具特色,展現了藝術性與商業性的完美結合。
▲玉山江在化妝品電視廣告片拍攝現場
就拿30秒的譯德學生筆記本電腦廣告短片來說,其創作靈感來自《一千零一夜》中的《阿拉丁神燈》這一神話,因此拍攝點選擇了古絲綢之路上具有西域風情的吐魯番。
考慮到廣告的主體是數碼產品,他又巧妙地通過化妝和特效技術塑造了一個從電腦里被解救出來的數字形象的燈神。
為了突顯產品在理科輔導中的優勢,他特邀網友發現的“愛因斯坦大叔”參與拍攝,通過化妝與后期特效,最終呈現了2秒的驚艷畫面。
▲玉山江(后排黑衣)和譯德學生筆記本電腦廣告片拍攝團隊
每完成一個作品,玉山江都要反反復復回看很多遍,“說實話,做完一個作品后,我能為此自豪的時刻很少,每一次回過頭再看,總會發現自己不滿意,甚至留有遺憾的點?!?/p>
一個完美主義者對任何細節都要求完美。
一方面,有保障的品質讓玉山江的作品往往能得到客戶的認可。
但另一方面,這也給自己帶來了壓力和“折磨”。面對這些焦慮,年輕的玉山江會選擇加班到天亮與困難死磕,但現在的他更愿意給自己的情緒放個假,“明天再做不著急”。
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智慧讓玉山江更能沉下心專注地做好眼前的事。
性格如磐:帶著生活的沉淀與力量乘風破浪
從自學特效到在廣告業發光發熱,從創業路上頻繁受挫到如今在自媒體界站穩腳跟,這一路走來,玉山江一直在沉淀和成長。
他不僅形成了自己的創作風格,也收獲西木和白毛毛這些跟自己同舟共濟的摯友。
與徒弟西木因特效結緣的十五年里,兩人從師徒變為創業伙伴,共同歷經風雨,也見證了彼此的蛻變。
▲玉山江在西木代言的漢堡店廣告片拍攝現場
從2013年開始,從廣告公司辭職創業的玉山江與西木、白毛毛等志同道合的兄弟們一起邁向了創業這條艱難而具有魅力的路。
他們一路互相扶持,肩并肩扛過途中的心酸與挫折,跌跌撞撞地向各自心中的美好愿景邁進。
兩次創業失敗后,他們再次回歸職場,之后因短視頻風口帶來的契機再次重起爐灶。
他們目睹過彼此的低谷,也見證過彼此的巔峰,共同開著這艘“友誼”號在互聯網時代乘風破浪。
事業上,他與伙伴們一起乘風破浪;工作中,他卻是個少言寡語的技術行動派,執著于用復雜技術走“羊腸小道”,只為離完美更近一步。
面對作品發布時受到的肯定與質疑,玉山江有自己的理解,不會因為外界的評價而動搖。
因為對作品的精益求精和多年的技術情懷給了他足夠的底氣,過濾掉來自外界的質疑聲,成為了用特效炫家鄉的新疆小伙。
▲玉山江在保健品廣告片拍攝現場
特效給現實鑲上了幻想的金邊,而金邊的厚度取決于創作者對腳下土地的熱愛。
在“帶你用特效看新疆”系列視頻中,當梵高畫筆下的《星空》出現在烏魯木齊國際大巴扎的上空,正是他用斑斕的視覺藝術呈現的一幅描繪家鄉美好生活的現實畫卷。
玉山江已在特效這條路上前行了17年,特效也許不是他人生的全部,但一定是他人生故事的主線。
這門以“呈現超現實、具象化想象力”為使命的視覺藝術,充實了他的少年時代,滋養著他的青年,給予了他深厚的友情,讓他掌握了擁抱互聯網時代的強大工具。
如今,在數據浪潮中前行了這么多年的玉山江也開始回答哲學三大難題之一:“我要去往何方?”
如果說用特效炫家鄉是他給出的第一個答案,那開設特效培訓班,用自己多年的積淀幫助更多人掌握這一工具,共同擁抱信息時代便是他給出的第二個答案,目前他也在為實現這個頭號新年愿望而努力。
后記
今年春節期間,國產AI公司深度求索開發的大模型DeepSeek成為爆款。
從2023年起,人工智能AI成了萬眾矚目的熱詞,它的出現似乎在預示著各行各業的下一個風口,尤其是處在數字化浪潮前端的特效與流媒體行業來說更是如此。
對從業者而言,曾經需要數年才能精通的工具正逐漸“活”了起來——它們不僅能聽懂指令,還能自動生成CGI效果,大幅縮短了制作周期。
▲工作當中的玉山江
看著自己曾經操控自如的工具如今能在幾秒間做完自己好幾個小時的工作量,作為十幾年專業技術玩家的玉山江心里五味雜陳。
這其中有難以置信,有對自身價值的懷疑,有對未來的擔憂,卻也有“那又怎么樣”的坦然。
如果暫且放下驚嘆與擔憂,理性地審視當前AI在特效領域的應用現狀,我們可以發現AI的誕生與應用正推動著制作效率和輔助設計的飛躍。
但目前,AI在表達創意與情感、處理非標準化復雜任務、滿足定制化需求等方面仍存在局限性,因此特效師的地位依然不可替代。
從這個角度來看,讓特效軟件“活”起來的AI其實并非真的讓工具變成主人,而是讓工具更智能、更高效。
而強大的工具更要求特效師提升自身的技術操控力和運營能力,在實現人機協作中迎接下一個風口的到來。
少年時初出茅廬,步入職場時嶄露頭角,迎來風口時果斷決策,創業風云來臨時拿得起放得下,條件適宜時重起爐灶……
玉山江一直在路上。
本文由“我從新疆來”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了解熟悉而又陌生的新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