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有消費者反映
高仿茅臺酒化身“商務茅子”
在各大社交平臺被公然叫賣
賣家宣稱“沒一個喝得出來”
經調查發現,所謂的“商務茅子”,大多是回收瓶罐裝假酒,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一眼看去確實難以辨別。
業內人士稱,盡管茅臺防偽標識幾乎每半年更新一次,但是驗證漏洞依然存在,比如假茅臺的偽造條形碼和NFC也能通過茅臺官方APP“i茅臺”,掃出正品茅臺身份信息。
賣家:
誰能喝出是假酒
我倒貼10萬
“打開京城富少們的后備箱,清一色都是商務茅臺。”當下,一些社交媒體平臺上,各種短劇形式演繹的“500塊的茅臺搞定高端商務局”層出不窮。
多個視頻號通過編排商務宴請場景,植入“低價茅臺”銷售信息,評論區不時出現“求渠道”的留言。這些賬號普遍附有“商務合作”聯系方式,宣稱其產品為“接待專用酒”。
多名微商報價為:“飛天茅臺”標價3500元/箱(約583元/瓶),僅為市場價的1/3左右;“精品茅臺”則為4500元/箱。
“我們的酒能用‘i茅臺’掃碼溯源,酒體采用12年陳釀,口感相似度95%以上。”假茅臺銷售商林星(化名)細數所售茅臺的“技術參數”,甚至放出“誰能喝出假酒倒賠10萬”的狠話。其朋友圈充斥著“長春吳總30箱回購”“深圳李總年會專供”等出貨記錄,背景中堆積如山的茅臺包裝箱頗為震撼。
林星稱,自己所售的酒全部是從貴州茅臺鎮出貨,顧客大多是一些公司的老板,他們用來接待、應酬或是送禮,“我一個月能賣出二三十萬元,逢年過節的時候還會更多。”
另一名商家的朋友圈和視頻號同樣發布了大量的假冒茅臺宣傳信息,并稱“商務用酒,減少成本。你負責下單,我負責品質和服務”“茅臺系列應有盡有,目前有大量現貨,歡迎訂購”……
3月8日,記者以550元價格購入一瓶所謂的“2023年飛天茅臺”。3月10日,記者收到了快遞。該包裹采用氣泡膜多層纏繞,面單并未刻意隱去商品信息,標注托寄物為“白酒”。物流信息顯示,這瓶“飛天茅臺”實際發貨地為重慶沙坪壩區。
鑒定師:
氣味太沖頭
有些酒瓶轉了五六手
500多元的“茅臺”,真的靠譜嗎?
3月10日,記者邀請浙江省酒類流通協會名酒品鑒專家,以及開設茅臺鑒別培訓班的白酒品鑒師,對這瓶500多元的“飛天茅臺”展開系統檢測。
在“三位一體”防偽體系(外包裝視覺識別、瓶體材質檢測、酒液理化分析)的立體鑒別中,這款“茅臺”迅速現出原形。
從業8年的名酒鑒定師姚翔檢查后表示:“一眼假,外包裝盒顏色不對。”隨后,他取出酒瓶繼續查驗瓶身,“酒瓶和商標是真的,但是茅臺獨一無二的條形碼貼反了,防偽標識也不對;另外,瓶蓋及其內部芯片也都和正品有差異。”
技術防偽檢測環節中,專家組使用熒光檢測儀掃描瓶蓋時發現異常。“正品采用微米級激光微雕技術,其芯片紋理需在2000Lux照度下顯影,而仿品在常規光照下即現粗糙紋路。”姚翔用專業測光儀演示時,他指著瓶蓋強調:“你看,酒蓋頂部芯片紋理像是一圈圈指紋,肉眼可見。”
此外,在酒體震蕩實驗中,仿品的酒花消散時間(約15秒)較正品基準值(8至10秒)亦存在顯著差異,直接暴露其酒精濃度的配比缺陷。
接著,姚翔將少量白酒倒進酒杯,邀請另兩位資深業內人士共同聞香、品鑒。僅兩三分鐘,鑒定專家發現該款“飛天茅臺”與正品存在諸多差異:“氣味沖頭,酒香、口感沒有醬香口感,更別提和茅臺相似了。”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市面上回收正品茅臺酒瓶的情況普遍,一些灌裝假茅臺的正品酒瓶可能倒賣了五六手,繼續以假亂真,導致市面上假茅臺不斷出現。
據了解,當前,市場流通的假茅臺已形成兩大主流造假派:1:1精仿型(全套偽造)和舊瓶裝假酒型(利用回收瓶灌裝)。“飛天茅臺正品酒瓶黑市價格甚至達200元/個,暴利驅使下,某些地區形成了收瓶——洗瓶——灌裝——包裝的完整地下產業鏈。”值得警惕的是,高仿茅臺已攻克部分防偽特征,浙江省酒類流通協會秘書長許東海透露,這類產品采用正品瓶蓋芯片嫁接技術,普通消費者極易受騙,“最新查獲的‘升級版’假酒,甚至能通過NFC芯片驗證。”
就在采訪期間,據業內人士稱,“某期白酒鑒定培訓班學員因為向酒店銷售大量假茅臺,已被公安抓獲。”
揭秘:
一瓶一碼防偽,為何被濫用?
一些消費者認為,掃條形碼即可檢驗真偽,但這招實際上早已沒用。
作為高端白酒市場的硬通貨,每瓶飛天茅臺酒瓶身均印有物流條形碼,這套由茅臺集團自主研發的“一品一碼”溯源系統,本應成為消費者鑒真的核心屏障。如今在多個電商平臺和線下煙酒店流通的假茅臺,其瓶身條形碼竟能通過官方“i茅臺”APP驗證,顯示與正品無異的溯源信息。
一名資深白酒鑒定師透露,“我經手查驗的假茅臺,條形碼基本都能對得上,防偽技術早已被攻破,業內人士猜測疑似偽造數據植入官方系統,但是具體是怎么辦到的,我們不得而知。”
偽造的條碼為何能用“i茅臺”掃出信息?貴州茅臺打假維權辦公室表示,“假茅臺上的條碼能被掃出來不代表是真的,它可能復制了正品茅臺酒上的條碼。因為它本身就是一串數字,比較容易被復制。判斷一瓶茅臺是否是正品,要根據幾個特征綜合判斷,全部為真才是正品。如果消費者買到了假酒,可以向市場監管部門進行投訴。”
該酒發貨地轄區的重慶市沙坪壩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已經關注到假茅臺事件,目前正在調查之中,并且已經進行過核查,(寄件人)電話聯系沒人接聽,也找了相關地址但并未找到人。
浙江金道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黃河律師表示,銷售者明知所售商品為高仿茅臺,瓶身上印有的“官方”物流碼系假冒,仍對外銷售該商品,且月銷售額達二三十萬元,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可能涉嫌銷售偽劣產品罪或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
“如果高仿假茅臺不僅商標是假的,甚至酒的品質也存在嚴重問題,那么其行為就同時構成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和銷售偽劣產品罪。”黃河律師介紹,按照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應當“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今年1月,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茅臺酒售假案,2021年3月開始,被告人姚某龍以260元的價錢購買假冒貴州茅臺酒(高爾夫)后,以每瓶300元的價格銷售給鮮某全和李某共計1344瓶,銷售總金額為403200元。上述法院認為。姚某龍銷售茅臺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條之規定,追究銷售偽劣產品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并處罰金。
假茅臺的危害不容小覷。業內人士稱,為了牟利,一般假酒灌裝的是低劣勾兌白酒。黃河分析,對于消費者而言,若購買高仿假茅臺后用于轉售牟利,則可能將自己置于和銷售者一樣的境地,構成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或銷售偽劣產品罪;若將假酒用于宴請等場景導致他人身體損害,需承擔民事侵權責任。
信息來源:廣東普法
法治浦東綜合編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