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俄烏局勢風云變幻,一系列重大事件接連發(fā)生,讓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于這片戰(zhàn)火紛飛的土地。烏克蘭答應停火,美國威脅俄羅斯,馬克龍更是召集 32 國高級軍事指揮官舉行 “秘密會議”,這一系列動作,似乎預示著俄烏局勢正走向一個關鍵節(jié)點,難道俄烏局勢真的要迎來終章?讓我來為大家詳細解讀。
近日,美國和烏克蘭在沙特阿拉伯城市吉達舉行了一場長達9個小時的會談,會后聲明顯示,烏方愿接受美方提議,實施 30 天臨時停火,且雙方同意即可延長,不過需俄羅斯接受并同步執(zhí)行。作為交換,美國承諾恢復對烏克蘭情報及軍事援助,兩國總統(tǒng)還商定盡快達成烏克蘭關鍵礦產開發(fā)協(xié)議。
此次會談可以說是意義重大,烏克蘭點頭同意?;鹛嶙h,這在俄烏沖突持續(xù)這么長時間以來,是一個極為關鍵的轉變。此前,烏克蘭在戰(zhàn)場上態(tài)度強硬,如今卻愿意接受停火,背后原因值得深思,不過最大的可能還是因為烏克蘭在戰(zhàn)場上壓力越來越大。據俄國防部消息,“北部” 集團部隊在進攻中解放了庫爾斯克州12個居民點及超 100 平方公里土地。這種軍事上的變化,很可能促使烏克蘭重新審視局勢,從而接受美國提出的停火建議。
不過特朗普政府對烏克蘭政策的轉變也很值得玩味,明明已經暫停了對烏克蘭情報共享與軍事援助,如今又卻推動停火并恢復援助。特朗普還公開表示,烏克蘭同意停火了,希望普京也能同意。美國此舉,大概率是想借促成停火,充當俄烏調停者,進而主導和平進程,穩(wěn)固其自身在歐洲的戰(zhàn)略布局 。
美國率先與烏克蘭達成一致,隨后呼吁俄羅斯支持?;鹛嶙h,威脅意味可謂十分明顯,但敲打俄羅斯的可不只有美國。在美烏會談的同一時間,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也在國際舞臺上針對俄烏局勢展開了一系列動作。據相關報道,歐盟和北約的 32個國家的高級軍事指揮官于當天在法國進行了私下會晤,加上法國本身,這相當于 33 國聯合行動。
馬克龍試圖用實際行動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包括由英法等國向烏克蘭派兵,主要駐扎在基輔、敖德薩等距前線較遠的核心城市,并在烏克蘭設立 “禁飛區(qū)”,以及在黑海、亞速海等關鍵海域部署偵察力量等。雖然馬克龍此前在電視講話中表示,歐洲派遣的部不涉前線戰(zhàn)斗,只為落實和平協(xié)議。但俄羅斯方面可不會這么認為,在俄羅斯看來,這就是對其國家安全的嚴重威脅。
所以綜合來看,當前俄烏局勢雖然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但距離真正迎來終章仍有很長的路要走,俄羅斯對于停火以及歐洲派兵等問題的態(tài)度至關重要。俄羅斯國家杜馬代表索博列夫就表示,不應該接受 30 天?;鹛嶙h,以免烏方借機重整軍備。而對于歐洲派兵計劃,想必俄羅斯也會保持高度警惕,并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未來,俄烏局勢究竟會如何發(fā)展,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