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要從諸葛瞻身上去考慮,去考慮諸葛亮的因素就南轅北轍了。因為諸葛亮死的時候,諸葛瞻才8歲,他將來變成亂臣賊子還是國之棟梁,諸葛亮起的作用比較小。而且諸葛亮生前幾乎沒有為諸葛瞻的政治生涯鋪路,他將來當然有政治遺產可以去繼承,但需要自己努力才能繼承得到。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諸葛瞻之所以能娶劉禪的女兒,然后以羽林中郎將、侍中、尚書仆射的高得嚇人的起點進入政壇,顯然不是出自他的能力,而是諸葛亮之子這一身份。因此,諸葛瞻按題主設定篡位之后,他需要一個什么樣子的父親,才是諸葛亮形象可能發生變化的因素,而幾乎不取決于諸葛亮本身的事跡、價值觀、意愿。
比如可能會有很多劉禪殘暴昏庸酒池肉林,欲加害諸葛亮的橋段出現。如果諸葛瞻很快失敗,那可能會有諸葛亮亂吾家者必此子,欲殺之的段子。劉備的地位會直線上升,其生前君可自取的語句,一定會被大加利用。諸葛亮怎么會教出一個篡位的兒子這個是關鍵。篡位的種子都沒埋下怎么生根發芽。如果假設真的反了,那說不影響是假的。參考封神里的周文王,周文王真的是忠心耿耿了。
越權討伐了一下南伯侯就心里過意不去抑郁身亡了,兒子反了,有人覺得姬昌是忠臣嗎?司馬懿形象受(兒孫)累,主要是因為高平陵之變等一系列行為,他自己就是主導者,司馬家上位的基礎也是他留下的,所以他才無論如何撇不清的。 如果諸葛瞻和諸葛亮能力相近,并且最終總攬蜀漢朝政,那么按史實中的情況,多半也是諸葛瞻自己的努力成果,而不是直接依靠諸葛亮留下的家底(諸葛亮去世時諸葛瞻還很小,才七歲,斷不可能直接接班攬權)。
諸葛亮給諸葛瞻留下的更多是家族聲望,但相應的一整套人員班底和經濟基礎是不存在的,導致一段時間里諸葛瞻的實際風評高出了本身的能力水平。同時,如果諸葛瞻真的能功高震主,甚至像司馬家那樣最終統一天下,卻最終謀逆篡位的話,那么反而有助于提高諸葛家的聲望,畢竟以蜀漢的國力統一天下,是超高難度的操作,開國明君的地位,會大大抵消篡位的惡名,至多獲得一個褒貶不一的梟雄名聲。
這樣諸葛瞻的個人地位會壓過諸葛亮,在諸葛家族中的歷史地位,但并不會影響諸葛亮作為忠臣的名聲,反而可能會作為和諸葛亮相對比的另一類代表典型(類似曹操)。至多劉禪和諸葛瞻不能像其父輩那樣成為君臣典范了。諸葛瞻篡位對諸葛亮名聲損害最大的情況,是諸葛瞻雖然成功篡位,卻并沒有繼續諸葛亮的方針和施政,反而沒改變蜀漢滅亡的事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