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失聯的年輕博士宛某已經找到了,3月15日15時,警方在上址河道中發現了他的遺體,目前已經排除是溺水死亡,排除他殺。
宛某今年才28歲,曾經他是應該是父母的驕傲,是令人羨慕的人吧,一個復旦博士生,已經超過了全國99%的同齡人了,他的人生道路不應該是這樣的嗎,博士畢業后,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然后娶妻生子,孝敬父母。可是誰能想到他的生命會在28歲的時候戛然而止了。
一個28歲的成年人,一個博士生,能成為博士,他肯定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他怎么會溺水了的,是不小心掉下去的?還是他自己選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對于他溺水的原因,警方的通報中沒有透露太多,從他好友發出來的尋人啟事中,可以得知,宛某讀的是中文系文藝學專業,是一個特別善良的人,他是那種就算自己有壓力也不愿意給別人添麻煩的人。
他是突然離奇失聯的,微信聯系不上他,電話也聯系不上他,宿舍里有他留下的手機、電腦還有ipad。
對于正常的人來說,一般手機是不離開身邊的,學校的監控查到他是凌晨3點離開的宿舍區,直到當天晚上22點人也沒有回來。這種異常的情況對于忠厚善良的他來說從來沒有出現過,沒有人知道他經歷了什么。
他為人和善,從來沒有抱怨過生活,學術上也很努力,周圍的人都挺喜歡他。在事發前,他還約朋友下周去踏青。
有同學透露,或許是因為他論文卡殼了,才會想不開的。不知道有沒有情感因素,單純的學業壓力應該不至于走極端。
如果真是因為論文的問題想不開,真是太不明智了,條條大路通羅馬啊,都已經念到了博士,就算晚一兩年畢業又如何,最差的結果無非就是畢不了業。就算畢不了業,也許換個想活法,同樣也是精彩的人生。
可是也有網友認為不可能,畢竟想不開的事情除了學業上的事情,也有可能來自生活中的其他事情,總之,能讓一個人放棄生命,肯定是由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可能讓一個人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
目前,宛某的家屬已經到了上海,真的無法想象,他的家人要如何接受他以這樣的方式離開了這個世界。好不同意供出了一個博士生,當初父母跟人提起他的時候,都是滿臉自豪的吧,如今的父母,提起他只剩下痛苦,作為父母可以接受他無法畢業,但是卻無法接受他就這樣走了。
一個大男人,還讀到博士,即將畢業工作,說什么都沒有理由自尋短見。對不起父母的養育之恩,對不起自己這么多年的努力奮斗。
家長培養孩子除了學習之外,還有一個能力也不可忽視,那就是抗挫折能力,不能遇到問題就想不開自殺,哪一個人活得不難,哪一個人不是創了一關又一個關。現在回過頭來看,學生時代的任何問題都不是事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