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粵西群山環抱的信宜市,“銀妃”三華李產值超18億元的特色產業奇跡,正與一套獨具匠心的司法服務體系交相輝映。
作為“中國三華李第一鎮”的錢排鎮,10萬畝果園年接待游客90萬人次,從種植采摘到電商直播的產業鏈條中,信宜市人民法院合水人民法庭創新打造"筑基、聚力、創優"三維司法服務網絡,為鄉村振興注入法治動能。
三華李樹下調解
訴前調解
“加速度”跑出鄉村和諧“新速度”
“法官,我已經收到第一筆還款了,多虧了你們的高效調解!”春節前夕,信宜市人民法院合水法庭庭長李繼生接到當事人池某的電話。
這起同村種植戶與購銷戶之間的普通購銷糾紛,合水法庭及時溝通協調,協助雙方達成分期付款的調解意向,從收案到調解僅用3天便塵埃落定。
春節前,池某如約收到第一筆款項。
調解追求高效、便捷,幫助當事人解決燃眉之急。這樣的“上門服務”正是信宜法院合水法庭訴前高效調解的一個縮影。
在2024年三華李品果節法治宣傳現場,果農凌某正向同行們講述他的維權經歷:其受托為福建客商陳某代購4000公斤三華李后,卻遭遇拖欠1.7萬余元貨款。
該案訴至信宜法院后,通過“優先立案+快速審理”機制,合水法庭既好又快地作出生效判決,并持續追蹤督促履行,最終促成陳某主動履行還款義務。
“跨省維權都能這么快幫我審結,讓我們經營更有底氣!”凌某如今已成為產業法治宣傳志愿者。
針對當地特色農業糾紛跨區域、季節性強等特點,信宜法院還創新構建“立審執”全鏈條保障機制,在立案環節開辟綠色通道,在簡案快辦基礎上推行要素式審判,在執行環節建立動態跟蹤臺賬,提升各環節效率。
為深化訴訟前端治理,該院將司法服務前移至山間地頭,依托“法官+調解員+村干部”聯動模式,深入鄉村、社區,主動上門調解糾紛,力求將矛盾化解在訴前。
2024年,信宜法院共成功調解各類民事糾紛3525余件,調解成功率達61.51%以上,其中涉農糾紛占比逾38%。通過訴前調解,當事人的訴訟成本大幅減輕,糾紛解決周期也明顯縮短,平均調解時長18.48天,真正實現了“案結事了人和”。
送法進三華李產業園
多元共治
“協作網”織就護航產業“保障網”
仲夏時節,錢排鎮漫山遍野的三華李掛滿枝頭。隨著“銀妃”品牌聲名鵲起,購銷合同糾紛也隨之增加。
面對果農法律意識薄弱、合同訂立不規范等問題,信宜法院創新構建“人民法庭+司法惠民+產業協會”協同解紛機制,為特色產業發展護航。
李繼生庭長介紹,信宜法院在全市各鎮街成立的司法惠民服務中心,憑借其“線上+線下”的豐富解紛資源優勢,成為法庭司法服務保障三華李產業的強大助力。
錢排鎮三華李種植戶阿梅,經人介紹結識了來收購三華李的李某,李某委托阿梅代為收購三華李,雙方約定除按市場價結算貨款,還按斤另付溢價報酬。但到二人結算時,李某未能按時付款,僅以借款的形式簽訂《借款借據》,承諾分兩期還清欠款。后又以各種理由拒絕付款。
阿梅心急不已,無奈之下來到錢排鎮司法惠民服務中心咨詢。
“你這個糾紛事實清楚,可以嘗試溝通調解。”值班法官助理引導阿梅申請調解。
2天后,錢排鎮三華李產業協會的“三華李專家”調解員陳天福,便約阿梅與李某來中心進行調解。通過發揮“人民法庭+司法惠民”作用,連線法官開展線上說法,陳天福調解員線下勸解,最終促使雙方達成一致調解意見。
司法惠民服務中心當場出具調解書,并線上向合水法庭申請司法確認,阿梅臉上露出舒心的笑容。
“三華李馬上要成熟,現在欠款追回,我就有錢請人摘果了,真心感謝法官和調解員幫我解決了燃眉之急!”阿梅在視頻里連連致謝。
“我們一直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聯合多方力量共建協作機制,推動審判與基層社會治理深度融合。靠前設置法律咨詢服務站,結合各鎮街司法惠民服務中心服務功能,就地普法解紛,為“銀妃三華李”的種植、采摘、銷售這條特色品牌產業鏈提供優質高效司法服務。”信宜法院相關負責人介紹。
正是李花盛開時,法治春風護農耕
特色服務
“護航燈”點亮產業發展“新征程”
“陳嬸,打包裝的工錢收到了沒?”
“凌妹子,給!這是新整理的直播帶貨典型案例。”
“老張,兄弟倆沒再因為這兩棵樹吵了吧?”
果園里、直播工作室、三華李電子商務園,到處都有合水法庭干警的身影和貼心問候。
農忙時節,法庭還借助“外援”,提議法院機關結合“平安大走訪”活動,定期派干警到錢排鎮各村居開展走訪普法,面對面為群眾答疑解惑。
在錢排鎮李花谷與雙合村交界處的法律咨詢點,一位跟團旅游的游客提出疑問:“導游說只包門票不包觀光車票,這合理嗎?”
干警引導其查看行程訂單,明確合同約定內容。游客了解情況后,滿意地坐上觀光車,笑著說:“雖然是小錢,但清楚該付哪些錢,心里踏實多了。”
合水法庭深知,增強群眾法治意識是從源頭化解矛盾糾紛的關鍵。“我們在走訪過程中了解群眾需求,對收集到的情況匯總分析,結合涉三華李產業案件審理情況,針對糾紛多發環節,選編典型案例,印制普法宣傳手冊發放給大家。”李繼生說。
錢排鎮錢上村的李氏兄弟,因種植三華李發生了田地界至糾紛,“我種了你拔,你種了我拔”,村委多次調停也未能徹底解決問題。
“你看,這是我們審理的一宗發生在錢排村的案件,情況和你們一模一樣,判決是這樣的,茂名中院也維持了這個結果……”合水法庭法官梁權鵬來到兄弟倆家中跟他們以案釋法。
兩兄弟最終達成一致調解意見并簽訂和解協議。
果園里的巡回審判
守護‘銀妃’花果山
近年來,合水法庭以“楓橋式人民法庭”創建為契機,為三華李產業提供定制化法律服務,其打造的“守護‘銀妃’花果山”特色法治實踐活動,成為信宜法院保障“百千萬工程”的重要成果。
在剛剛結束的“李花節”文旅小高潮期間,合水法庭實現涉三華李農旅融合領域糾紛零收案。
合水法庭相關負責人說,2025年“銀妃”三華李收成在即,法庭“守護‘銀妃’花果山”實踐行動還在持續發力,將司法保護嵌入鄉村振興戰略,助力“小果子”成就“大產業”,繪就信宜特色的司法服務助力“百千萬工程”亮麗“楓景圖”。
(來源:信宜市人民法院)
編輯:林丹丹
初審:林柳青
復審:林華善
終審:鄒夢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