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中國汽車從大到強的不二途徑;而與華為合作造車,也不一定非要入“界”。
作 者 | 尚 武
責 編 | 林 東
出 品 | 汽車K線
正如中國對國產大飛機長期以來的無限向往,造就了C919的問世,未來中國還將有更新、更大型、更先進的國產大飛機……與空客、波音在廣袤的天空中競逐。
3月7日,中國珠海國際航展中心一座碩大的場館內,一架國產大飛機C919靜靜矗立,斜前側是三輛今年即將上市、不同類型和色系的國產“智能新能源汽車”。
這是中國汽車品牌第一次把新車系發布,搬到大型商業飛機的停機庫。
碩大的停機庫,給人無限想象空間。
的確,過去近20年,中國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讓人慨嘆;那么,已經做大的中國汽車產業,未來又將走向何處?
01
十幾年前,作為廣汽集團舉全集團之力打造的自主品牌,傳祺品牌自誕生就定位中高端。
高光時期,廣汽傳祺幾乎能與日韓汽車品牌比肩,也曾與廣汽豐田和廣汽本田一道,不論是銷量業績,還是利潤貢獻,被譽為廣汽集團的“三駕馬車”。
可在世界汽車產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當下,廣汽傳祺也面臨挑戰,需要再次進化。
依托中國汽車產業鏈的強大實力,實現品牌躍遷,成為廣汽集團給自身,以及中國汽車從大到強的一個答案。
投資者也希望,向往車系能為廣汽集團重振旗鼓,做出銷量和業績方面的重要貢獻。
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汽車市場L2級以上智能駕駛車型,銷量占比達50%,中國汽車品牌在20萬元,甚至30萬元級別以上市場的份額,也在不斷提升。
眾所周知,國產大飛機和國產智能新能源車,目前是中國工業制造皇冠(參數丨圖片)上的兩顆明珠。廣汽集團執委會委員、品牌營銷領域負責人黃永強表示,C919走過的路,正是傳祺向上之路。
02
廣汽傳祺營銷本部負責人郭百迅告訴《汽車K線》,向往車系的宗旨是為用戶創造航空級高階出行體驗,通過推出向往車系,快速進入新能源汽車第一梯隊,助力廣汽集團三年“番禺行動”圓滿達成。
2024年,廣汽集團發布三年“番禺行動”,該集團董事長馮興亞表示,到2027年,廣汽自主品牌銷量挑戰200萬輛,要占集團總銷量的60%。
其實,之前傳祺品牌在1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雖然產品矩陣豐富,但目前除了M8走量,需要更多的高端戰力,向往車系就是要往上走,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時代,為傳祺品牌打開新的市場空間。
郭百迅表示,傳祺向往車系基于“主流、大氣、高品質”品牌定位,在全新多能源平臺架構上打造,搭載高階智駕、AI智能座艙等前沿技術;與傳祺現有產品相比,類似“非凡大師”之于華為、“皇冠”系列之于豐田。
03
《汽車K線》認為,向往車系除了要扛起廣汽集團自主品牌再度向上的大旗,也承載著廣汽集團與華為合作的戰略任務。
目前,華為鴻蒙智行在汽車行業已經擁有“五界”,再盲目加入并成為下一個“界”,華為的品牌和渠道賦能,對廣汽集團而言,邊際效果只會持續遞減。
相比之下,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強化自身硬實力的同時,借助華為技術賦能,實現雙贏,也不失為一種途徑。
廣汽集團方面表示,其與華為等重磅合作伙伴建立了新的生態,全新車系(向往)正是合作的結晶,蘊含全新的價值內涵。
廣汽傳祺相關負責人表示,關于傳祺和華為合作,傳祺智電科技i-GTEC 3.0四大技術理念,座艙和智駕方面是雙驅座艙和雙驅智駕。其中,就包括華為乾崑智駕,以及廣汽自研的無圖智駕和ADiGO智能座艙。
據悉,這兩套系統會根據用戶需求及車型定位,在向往車系不同車型搭載。除座艙和智駕,智電動力、AI智能底盤發揮廣汽動力和底盤優勢,也會結合華為座艙和智駕打造新場景。
這與賽力斯和華為合作的問界完全依托華為技術體系,有很大不同。
根據廣汽傳祺規劃和當天發布會展示,不難發現,傳祺已經為向往系列布局了全產品線的產品,除了已經展示的向往S7、向往M8和1 CONCEPT,向往還將推出更大尺寸的向往S9。
Views of AutosKline:
2025年,廣汽集團的核心經營方針就是:穩合資、強自主、拓生態,而后兩者則是關乎廣汽集團長遠生存發展的重中之重,不容有失。
接下來,廣汽傳祺需要在渠道、營銷方面進行梳理和發力,再一次向上走,安頓自己,讓中國消費者感受到不同的向往,也讓資本市場對廣汽集團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