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
《水利部關于印發我國入汛日期確定辦法的通知》
今年我國入汛日期為3月15日
較多年平均入汛日期(4月1日)偏早17天
什么是汛期?
入汛日期是如何確定的?
這些知識
你了解多少?
讓我們一起來學習
隨著汛期的臨近
強降雨過程和強對流天氣頻繁
易引發交通事故危及人身安全
那么,該如何安全出行呢?
這份出行注意事項請查收!
出行安全提示
蘇州交警提醒大家,要密切關注氣象部門發布的預報預警信息,出行時提前了解應急管理、交通運輸、公安交管等部門發布的道路通行、安全提示、交通管制等信息。駕車出行的人員,要提前規劃路線,雨天不去山區、河谷等危險地帶,繞開橋梁涵隧等地勢低洼路段及臨河、臨湖路段。如遇暴雨導致路面積水、漫水這一情況時,我們應當這樣安全駕駛:
第一點:涉水前先觀察水深。若水位達到保險杠或輪胎三分之二處,涉水行駛就會有危險,應盡量繞行,勿強行通過。
第二點:低擋勻速行駛。“緊過沙子慢過水。”車速越快,過水時車身越不穩定,而且激起的水花也越大,更容易導致積水進入發動機艙、進氣口或排氣口或是車內。下面這條視頻展示了不同車速過水時的車輛狀態。▼
第三點:涉水時不要中途停車、換擋或松油門。這幾項操作很容易造成積水進入進氣口,導致發動機嚴重損壞。如果在涉水時不慎熄火,也千萬不要嘗試重新啟動車輛。
第四點:遠離涉水的大型車輛。大型車輛會激起更大的水波水花,小型汽車駕駛人要注意這一點,在行經漫水路段時,與大車保持足夠的距離。
第五點:不要單側輪胎軋水。部分路段可能不會完全被積水覆蓋,有些駕駛人可能會覺得“只讓一側輪胎過水比較安全”,但事實恰恰相反。單側輪胎過水時,車輛左右兩側摩擦力差異太大,很容易側滑、甩尾,安全風險太大。來看視頻演示。▼
第六點:駛出漫水路段后連續輕點幾次剎車。通過摩擦生熱使剎車片上的水分揮發,以保證剎車性能正常。
蘇州交警提醒
近期晴天、雨天、陰天來回切換,駕駛人也要記得及時切換自己的“駕駛模式”,由于雨天視線受阻、路面濕滑,駕車務必謹慎!請記牢“安全三寶”,降速、控距、亮尾!
來源:蘇州公安微警務、江蘇交警
往期內容回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