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運營商業務發展到存量階段,運營商為了提高業績,已開始采用坑蒙拐騙的手段,其中老年人成為運營商坑害的目標客戶,因為老年人往往無法分辨其中的陷阱,而用電話溝通成為坑害用戶的主要渠道。
數年之前,運營商將5G作為吸引用戶使用高價套餐的手段,5G的速度更快無疑具有相當大的誘惑力,由此早期確實有很多用戶因為5G的快速上網功能而轉用了5G套餐,這也帶動了運營商業績的上漲,運營商改變了此前業績下滑的趨勢。
但是隨著5G套餐用戶發展到一定階段,這些用戶感受到5G并無太大的吸引力,相反5G存在信號差、耗電量高等問題,導致手機用戶的上網體驗更差,手機的日常續航大幅縮減,許多消費者不愿使用5G。
運營商對5G似乎也有點心灰意冷了,開始務實地看待5G,對5G用戶的定義從5G套餐用戶轉變為5G網絡用戶,國內最大的運營商給出的數據就指出10億多手機用戶,僅有5億多5G網絡用戶,凸顯出大量用戶不愿轉用5G網絡。
影響消費者使用5G網絡的原因之一,就是5G套餐價格太高了,早期5G套餐價格普遍超過百元,近幾年雖然不斷下降,但是官方營業廳公開的5G套餐價格仍然在59元以上,這與運營商4G時代的平均ARPU低于50元相比無疑過于昂貴。
為了吸引消費者轉用價格更高的5G套餐,運營商也在悄然降低5G套餐的價格,不過這類套餐往往不會出現在運營商的官方營業廳,而是通過電話營銷的方式向用戶推送,主要針對的就是仍然使用低價4G套餐的用戶。
運營商通過電話營銷的方式,勸說用戶轉換為高價的5G套餐,例如將原來的19元套餐改為39元,流量和通話分鐘數可以增加多少多少,以此誘惑用戶,但是這部分釘子戶一聽說增加費用,大多都會選擇否認。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的這些電話營銷,不再是通過第三方的電話,而官方電話的方式,增加了可信性;另一方面,客服人員則通過在電話溝通中進行友好溝通,特別針對孤獨的老年人,先進行各種友情聊天,在其中插入許多與辦理業務不相關的話題,進而誘惑老年人回答是、確定等肯定的語言開通高價套餐。
業界人士指出這部分客服人員也有他們的壓力,因為他們往往是非正式員工,或是第三方公司的外包人員,他們有業績考核壓力,一旦無法達標就會被離職,由此他們只能“昧著良心騙老人”。
運營商如此施壓員工,也是業績壓力所致,2024年前三季度的業績顯示,有運營商的利潤已出現下滑勢頭,在業績壓力之下,運營商不得不將這些壓力轉嫁給自己的員工,迫使員工以各種方式誘導消費者開通高價套餐,面對這種陷阱,老年人只能依靠自家的年輕人處理,通過運營商的投訴往往可以取消這類多收的費用,如若不然就只能承受損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