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十男九痔”,在當今社會,痔瘡出血幾乎是很多人都面臨的一大“窘迫”,雖然這個病癥讓很多男性有苦說不出,也有很多人覺得這一疾病只是小毛病,不足掛齒,但在痔瘡發作起來時,往往會使人感到非常強烈且難以忍受的疼痛,所以,對于這一疾病,我們依舊不能小覷。而在中醫看來,這類病癥大多是由于體內風熱濕毒所引起的,當這些病邪長時間壅遏在腸道時,便就會促使疾病發生。
關于此病,其實早在很久之前,古人就有了一定認識,而且還設立了不少專門用于治療此癥的藥方,比如宋代醫家許叔微收錄在《普濟本事方》中的槐花散,這個藥方不僅可以用來治療痔瘡出血,同時還可以醫治因損傷腸道血絡所引起的便血證,具有清腸止血、疏風行氣的作用,是治療腸風臟毒下血的常用藥方。
說到便血證,相信大家都有一定了解,其實,無論是便前出血,還是便后出血,亦或是糞便中帶有血液,且血色鮮紅或晦暗,這些都屬于便血的病癥。而導致出血的根本原因,就是腸道發生了病變,雖然都是大便下血之證,但在中醫體系中,也具有腸風和臟毒之分,血液清晰但顏色鮮紅者,多因腸風病癥所起,而顏色渾濁并且晦暗,則就是體內臟毒所致。
不過,這兩者的致病原因,都是由于風熱與濕熱邪毒,相互影響了我們的腸道,并壅遏了腸道中的血分,損傷腸道血絡后,才會導致血液外滲。因此,在治療的過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清腸涼血,再兼顧疏風行氣,這樣才能保證癥狀的完全消除,體內的病邪也才能全部祛散。
許叔微的槐花散是治療此癥的常用方劑,藥方中含有槐花、柏葉、荊芥穗、枳殼這四味中藥,但在服用的時候,一些醫家也會用清米飲用,這樣可以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該方劑中的槐花,具有苦寒的藥性,苦寒清熱,善于清大腸的濕熱,有著涼血止血的效果;柏葉也是很多醫家用來清熱涼血的藥物,柏葉苦澀性寒,具有涼血清熱、燥濕收斂的作用,能夠很好的治療患者體內的濕熱病邪,同時,柏葉也可以增強槐花涼血止血的功效。
荊芥穗辛散疏風,藥性微溫而不燥,之所以會選用炒制的荊芥穗,其實是為了更好的入體內血分,以達到止血的目的,同時,還可以配伍槐花和柏葉,疏風理血,治療病癥。由于大腸的氣機運行被風熱濕毒所遏制,存在氣機運行不暢的問題,所以,還加入了具有行氣寬腸的枳殼,以達到“氣調則血調”的效果。
雖然只有四味中藥,但藥物之間相互配伍,共同起到了涼血止血、清腸疏風的效果,同時,也可以使體內的風熱、濕熱毒邪更好地清出體外,如此一來,便血病癥自然就會得到緩解。
當然,如果患者的便血癥狀比較嚴重,出血較多,也可以將炒制的荊芥穗改為碳制,并且酌量加入黃芩炭、地榆炭、棕櫚炭等藥物,以此來增強止血的功效。
【本圖文由“神希園”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周淺,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復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