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臉麻、手麻還是腿麻,這些癥狀背后往往隱藏著氣血不暢、寒濕侵襲的問題。麻木的根源在于氣血運行受阻,筋脈失養(yǎng),寒濕凝滯。
那么,該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關鍵在于補充氣血,通暢筋脈,同時給血液加溫,防止凝固形成淤血
今天,邀請到宏韻中醫(yī)骨科專家林一峰,給大家介紹一個簡單有效的方子,僅用兩味藥——黃芪與川芎
希望這篇文章能為大家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幫助更多人擺脫各種疼痛問題??梢?strong>點贊分享關注
兩味中藥治麻木
第一味——黃芪
黃芪被譽為“補氣之王”,特點是補而不滯,既能補氣,又能增強人體的抵抗力,尤其適合體質(zhì)虛弱、容易疲勞的人群。
第二味——川芎
川芎是活血行氣的良藥,能迅速疏通經(jīng)絡,驅(qū)散寒濕,特別適合氣血瘀滯引起的麻木。
兩者合用,既能補氣養(yǎng)血,又能活血通絡,驅(qū)散寒濕,從根上緩解麻木。
食療緩解麻木
中醫(yī)講究“藥食同源”,通過日常飲食調(diào)理,也能達到補氣血、驅(qū)寒濕的效果。以下是幾種適合麻木人群的食療搭配:
1、黃芪紅棗粥:黃芪補氣,紅棗養(yǎng)血,適合氣血兩虛導致的麻木。
2、川芎燉雞湯:川芎活血通絡,雞肉補氣,適合寒濕凝滯引起的麻木。
3、生姜紅糖水:生姜驅(qū)寒,紅糖補血,適合手腳冰涼、麻木的人群。
這些食療簡單易做,長期食用能改善氣血運行,驅(qū)散寒濕,緩解麻木。
分享一則治療腳麻的病案
林一峰主任接診了一位52歲的李女士,主要癥狀是雙腿麻木,久坐或久站后癥狀會加重。她舌淡苔白,脈象沉細,屬典型氣血兩虛兼寒濕凝滯。
為她開了黃芪、川芎的組合,并建議配合黃芪紅棗粥進行食療調(diào)理。
服用兩周后,李女士的麻木癥狀明顯減輕,雙腿感覺輕松了許多。繼續(xù)調(diào)理一個月后,癥狀基本消失,整個人也精神了許多。
總的來說,中醫(yī)治病是講究一個辨證尋根,只要找到了,只用簡簡單單的方子加減也能有非常好的療效。
文中分享方劑、劑量克數(shù)僅供參考,中醫(yī)講究辨證施治,一人一方,辨證后再用藥。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