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難相信,2025年了,網絡如此普及,AI如此發達,居然還有官方聯系不上的人。
2025年2月12日,上市公司ST華微收到了證監會發送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因長期資金占用等多項違規,公司10多個人被集體罰款3700多萬。
然而,最主要的責任人--時任董事長夏增文卻不在被處罰名單中,原因也很奇葩,證監會說聯系不上他,只能另行處理。
值得一提的是,夏增文是2024年4月才辭去董事長職務的,當時上市公司公告中說得是個人身體原因,無法履職,需要療養。
夏增文72歲了,的確也是到了可以療養的年齡,但時間太巧合了,不早不晚,就在ST華微的年報剛被審計審出問題的時候。
而夏增文前腳剛走,證監會的立案調查告知書后腳就到了。
所謂療養,就是固定在一個地方治療、調理身體,2024年5月證監會立案的時候都能聯系上,而現在出處罰結果卻聯系不上了。
在如今這個通訊發達的社會,只要你不主動切斷與外界的聯系,怎么都能找到你,更何況夏增文這么一個上市公司的老總呢。
所以,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夏增文巧合的療養,可能不止是因為處罰決定書中那15億被圈走的上市公司資金。
公開信息里,夏增文只是ST華微的董事長,實控人叫曾濤,但實際上,從各種媒體報道的蛛絲馬跡來看,夏增文可能才是真正的實控人,而曾濤只是白手套。
ST華微剛被立案調查的時候,上市公司曾做了一個自查,然后在隨后發布的自查公告中,曾濤就不承認自己是實控人,而是代持的。
當然,夏增文也沒有承認,不過,互聯網是有記憶的,夏增文和ST華微的過往都一筆一筆被記錄下來了。
ST華微全名吉林華微電子,主營半導體分立器件,簡單說就是二極管、三極管等特殊的半導體器件。
1965年,吉林省吉林市成立了一家半導體器件廠,就是如今華微電子最早的前身,也是中國最早一批從事半導體研發、生產、銷售的國有企業之一。
夏增文出生于1953年,從1990年起就在吉林市半導體器廠當廠長,然后1998年,半導體器件廠改制為吉林華微電子,并被吉林華星電子集團并購后,夏增文升任吉林華星電子集團董事長。
2001年,華微電子上市,夏增文順理成章地就成了上市公司董事長,一直到2024年。
算起來,夏增文在華微電子當了34年的一把手,如此長的時間,堪比家族企業。
半導體器件是個好生意,從華微電子的財務數據就可窺一斑,IPO以來20多年,從沒有虧損過。
不過,作為華微電子母公司的吉林華星電子集團卻在上市后的第二年就開始被銀行追債。
起因是華星電子集團曾經為吉林省另外4家國企的債務做擔保任,但那幾個企業最終無力還錢,銀行就把旗下有上市公司資產的華星電子當成了追債標的。
說來也巧,就在銀行追債的時候,華星電子卻與一家叫上海盈瀚科技的公司談起了合作,雙方準備一起開發高端路由器,約定對方出錢,華星電子出技術。
簽訂協議后,上海盈瀚二話不說就往華星電子提供的銀行賬號打入了1.63億,結果,錢剛到賬就被銀行劃走抵債了。
華星電子是不是刻意以合作為由套取資金還債不得而知,但這筆錢它是賴不掉的,于是經過協商,華星電子集團就把持有的華微電子股權抵給了上海盈瀚。
2003年,雙方完成股權過戶手續,華微電子正式從國企變成了民營,上海盈瀚后來更名上海鵬盛,就是如今華微電子的控股股東。
公開信息顯示,上海鵬盛最早的實控人其實叫王宇峰,也就是說,華微電子變成民營控股后的實控人應該是王宇峰。
不過,王宇峰沒想到,華微電子在董事長夏增文的帶領下,猶如鐵板一塊,他根本無從插手管理,更別說控制了。
王宇鋒只能和夏增文示好,才勉強討得了一個副董事長的位置,不過,也只是個虛職,整個公司的一切仍是夏增文說了算。
也就是說,王宇峰雖然作為最大的股東,卻享受不到最大股東的權利,一直都只能像個小媳婦一樣小心翼翼地伺候著。
到了2014年,王宇峰過夠了這樣的日子,決定讓出控制權,而夏增文第一時間表示愿意接手,但夏增文并非自己直接接盤,而是找來了上海人曾濤與王宇峰進行股權交易。
曾濤,就是現在華微電子明面上的實控人,他接手華微電子后不久,反手一招就把王宇峰舉報了,說王宇峰涉嫌“職務侵占”。
而這個案子一查就是10年,一直都沒有充分的證據證明王宇峰犯罪,反而是曾經負責調查王宇峰的經偵支隊長跳樓了。
而王宇峰曾實名舉報,夏增文行賄跳樓者。
當然,如今關于雙方的互相舉報都還沒有最終的結果,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夏增文在任期間,確實把上市公司華微電子的錢圈走了。
根據證監會的調查報告,從2015年起,也就是王宇峰交出控制權之后,上海鵬盛每年都以“設備采購”的形式從上市公司劃款,金額從幾億到幾十億不等。
比如2018年,華微電子賬面顯示預付設備款32.22億元,占當年凈資產的143%,然后這些資金在年底前又被“歸還”,表面看起來沒啥毛病。
實際上,這些錢都被用來收購股權、償還高利貸、配股出資了,比如2019年,上海鵬盛參與華微電子配股,說是自籌了2.03億,其實都來自于華微電子。
一開始,采用“借新還舊”的騰挪方式還能掩蓋住占用資金的事實,而從2020年起,就沒辦法了,開始欠賬不還,2020年未償還的余額就有11.4億,2023年底增加到15億。
這些異常,雖然審計沒審出來,但外界并非毫無察覺,從2019年起,證監會就連續多次發函詢問,但華微電子連續多次發公告否認。
直到2024年證監會對于看門人的監管力度加強后,華微電子多年占用資金不還的事實才被審計出來,于是,就有了前面證監會的立案調查和行政處罰。
而夏增文,則趕在證監會下手之前就躲了起來。
慶幸的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控股股東上海鵬盛持有的股權已經抵押給了華微電子旗下子公司作為還錢的擔保。
不管夏增文是不是實控人,也不管能不能聯系上,不能讓股民為他買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