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未知死亡》
非常典型的印度片,一開始完全意料不到的走向,劇情走到男主失憶才發現故事的真正開始,劇情非常完整,從開始到結尾,中間的認識、相戀、失去、復仇都非常的完整,雖然最后的結局是意料之中的,但是看影片的過程中確是非常忐忑的。演員的演技真的很不錯,他們把角色的性格、情感都演繹得淋漓盡致,讓人感同身受,尤其是主角,他的表現簡直太出色了。
2.《杰伊·比姆》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部片子讓我看到人性的冷暖,讓我感受到了人與人的溫度以及每個人的自由權利。不得不服印度電影的膽量,把官場上的黑暗面揭露得淋漓盡致,官員之間相互勾結,收受賄賂、濫用職權,對普通百姓肆意踐踏,那些低種姓的人,僅僅因為出身不好,就被視作草芥,被警察隨意肆虐,尸體就像沒人要的物件,被扔在荒郊野外,無人關心,看得人義憤填膺。
3.《巴霍巴利王》
從瀑布攀巖的浪漫場景到萬人戰爭的恢弘場面,每一幀都充滿印度文化的符號張力,劇情圍繞王子巴霍巴利的復仇與成長展開,融合宮廷權謀、神性信仰與愛情元素。雖是神劇,邏輯刻意,但它的確流暢、好看,能給人帶來曾經八點檔的那種期待感,配音和影片節奏上有明顯的瑕疵,但說到底,這么有史詩感的電影真的是少見了,沒有太多現代的政治正確,而是專注于講述一個英雄史詩原型。
4.《大河之歌》
印度青少年般活著的即視感,成長過程中剝離與新生的過程被攤開來看真的很無奈又心碎。《大河之歌》映照出人類最原始的情感聯結與生存困境,雷伊以詩意的鏡頭、克制的敘事與深邃的人文關懷將個人命運升華為對生命本質的叩問,影片結尾,阿普在母親死后決然離去,既是對過去的割舍,亦是對新生的追尋——正如恒河奔流不息,個體的渺小與時代的巨輪終將在時間中達成和解。
5.《調音師》
每次驚悚之余都穿插著大量的黑色幽默,將尸體手上的戒指掰下配上男主的彈奏的音樂,西米戴上鬼面具測試男主又慢慢摘下來,我承認真的有點笑出聲,故事流暢,配樂好聽,反轉也不算生硬。關于結局的真相是什么,猜測有很多,但更重要的是大家對影片中復雜人性的思考,不斷懷疑各種可能,任何一個人都不能輕信,結局開放性很強,雖然有些瑕疵,但總體很好。
6.《三傻大鬧寶萊塢》
看的我捧腹大笑又潸然淚下,在印度個種姓制度嚴苛的國家,階級分明,校長看不上主角團三個人,但他們卻救了校長即將生產的女兒,避免了慘劇的發生。校長逼朋友出賣男主,他因為家庭的困境和朋友的友誼陷入掙扎,最后從樓上跳了下去,那一幕我真的非常感動,結局我也很喜歡,男主開了一個充滿創造力的學校,孩子們在里面過得很開心。
7.《因果報應》
電影的幾條線構建得很復雜,看到最后很有驚喜,因果報應最精彩的詮釋,最后和片名相扣很妙,永遠不要低估人性同時永遠心懷慈悲。環環相扣精彩紛呈,雖然最后猜到了終極反轉,還是被精湛的表演深深折服,緊緊扣題,種下惡因必得惡果,終究自食其孽,爸爸和女兒則是明確的對照組,一念善因結出善果,使人得以安慰,警督一組游離黑白之間,最后的選擇倒讓人驚訝。
8.《我的名字叫可汗》
這部電影不僅玄幻,重點還夢幻,把夢里不可能發生的事情都來了一遍,社會現象一直是我們說探討的話題,并樂此不疲,探其最深次的原因大抵還是要到人類的本性上吧,最后結局過于理想化了,大家也都明白總統只是為了選票而非發自內心的選擇。群體效應很明顯,極端宗教徒確實也很危險,我對宗教沒意見,但是對利用宗教某私利的人深惡痛絕。
9.《小蘿莉的猴神大叔》
影片講述了一個擁有虔誠宗教信仰的單純印度男人帕萬,幫助在印度與母親失散的巴基斯坦啞女沙希達回到家鄉的故事,劇情簡單卻充滿溫情,展現了人性中的善良與無私。看到最開始的前三十分鐘,各種歌舞和冗長的鋪墊,以及最后四十分鐘帕萬的強行耿直,都幾度讓我想放棄繼續看下去,但是最后莫尼在印巴邊境喊出萬歲時,一切都被上升到了更高處。
10.《寶萊塢生死戀》
完全超出了我對印度電影的預期,看之前期待的只是盛大的演出,但發現這部電影做的最好的其實是對人類情感細膩的刻畫,相比起來后來火的Bajiro Mastani只模仿了形態但完全沒有拍出核心。把它當做是羅朱這種所有人都為愛而生為愛而死的舞臺劇更合適,沒必要太苛責劇情里每個人的選擇,如果人人都是絕對理性的哪里來的故事和詩歌呢。
全程無尿點的10部印度電影,每部看完都讓人意猶未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