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3 月 15 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公告欄跳出一條刺目消息:*ST 華儀(600290)因連續(xù) 20 個交易日股價低于 1 元,正式啟動強制退市程序。這意味著溫州首家主板上市民企將永久退出資本市場,創(chuàng)始人陳道榮名下最后市值 4.5 億元的 2.26 億股股權,在阿里拍賣平臺經(jīng)歷 7 次流拍后,最終由樂清市財政局旗下基金以 1.2 億元折價接盤。這位曾用 4 萬元締造 267 億市值的 "低壓電器之王",如今背負 11.41 億元違規(guī)資金占用、9.26 億元違規(guī)擔保的債務殘局,其位于樂清、上海的價值 3700 萬元房產(chǎn)已被司法拍賣,個人累計收到 114 條風險警示,成為溫州商幫史上最慘烈的墜落樣本。
一、祠堂起家:4 萬元到 267 億市值的資本神話
1. 晚清祠堂里的第一臺開關
1986 年正月,30 歲的陳道榮站在樂清北門村鄭氏祠堂的斑駁磚墻前,與 4 位合伙人湊出 4 萬元啟動資金。他們用祠堂門板當工作臺,手工打磨出第一批低壓電器元件。會計老鄭回憶:"當時接了個 5000 元訂單,陳總帶著我們?nèi)烊箾]合眼,交貨時客戶發(fā)現(xiàn)螺絲孔誤差 0.3 毫米,他當場掄錘砸毀全部產(chǎn)品。"
2. 技術狂人的逆襲之路
1992 年斥資 300 萬元興建 "專家樓",成為陳道榮命運的轉折點。他親自赴美引進全自動裝配線,將開關柜生產(chǎn)周期從 45 天壓縮至 7 天。1998 年組建華儀集團時,廠房面積已達 24 萬㎡,高壓開關設備占據(jù)全國 23% 市場份額。2007 年借殼上市當日,股價暴漲 50.94%,市值峰值突破 150 億元。
華儀電氣創(chuàng)始人陳道榮2007 年上市身價暴漲至150 億,一時風光無限
3. 風電豪賭埋下禍根
2005 年與金風科技合資成立華儀金風,標志著陳道榮開啟跨界擴張。2015 年非公開發(fā)行募資 22.3 億元,其中 8.5 億元砸向黑龍江、山西風電項目。但審計報告顯示:雞西恒山風電場 49.5MW 項目實際發(fā)電量僅為可研報告的 37%,年虧損達 4200 萬元。
二、財務黑洞:23.2 億資金迷途與監(jiān)管鐵拳
1. 家族企業(yè)的隱秘資金網(wǎng)
2017 年內(nèi)部審計揭開驚悚賬本:通過伊賽科技等空殼公司,將上市公司資金經(jīng) 7 道轉賬流向華儀集團。僅 2019 年 11 月 25 日自查公告就暴露 23.2 億元關聯(lián)方占款,相當于當年營收的 1.8 倍。財務總監(jiān)李某供述:"陳總簽字就能調(diào)撥資金,連財務章都鎖在他保險柜里。"
2. 違規(guī)擔保的雪球效應
司法文書顯示:2017-2019 年間,華儀電氣為集團關聯(lián)方提供 10.875 億元擔保,其中 2.14 億元已逾期。最荒誕的是為陳道榮侄子的建材公司擔保 8000 萬元,抵押物竟是已被查封的樂清廠房。
3. 監(jiān)管重錘下的分崩離析
2020 年浙江證監(jiān)局開出 318 萬元罰單,陳道榮父子被終身禁入證券市場。2023 年風電裝機量歸零,市值縮水 96%。債權人登記簿顯示:468 家供應商被拖欠貨款,最高單筆達 6700 萬元;平安銀行強制劃走 2 億元存款,成為壓垮現(xiàn)金流的關鍵一擊。
財務黑洞:23.2 億資金迷途與監(jiān)管鐵拳
三、退市殘局:3.8 億國資接盤與資產(chǎn)流拍之謎
1. 司法拍賣的荒誕劇場
2024 年 8 月,阿里拍賣平臺掛出華儀集團 1.4 億元金融債權,首拍流拍后降價至 3500 萬元仍無人問津。更戲劇性的是陳道榮私人藏品 —— 估價 220 萬元的清乾隆粉彩花瓶,被債權人以 38 萬元撿漏購得。
2. 政府托底的無奈選擇
樂清市財政局通過聚華股權基金接盤 2.26 億股,耗資 3.8 億元啟動破產(chǎn)重整。但審計發(fā)現(xiàn):華儀電氣 62 家子公司股權被凍結,核心資產(chǎn)華儀風能寧夏公司設備評估值僅剩賬面價值的 12%。
3. 技術團隊的生死逃亡
巔峰時期擁有 327 名工程師的華儀研究院,如今只剩 23 人留守。主設計師王某透露:"金風科技曾想 5000 萬元收購風電技術專利,但發(fā)現(xiàn)圖紙缺失關鍵參數(shù) —— 核心技術都在陳總大腦里。"
財務黑洞:23.2 億資金迷途與監(jiān)管鐵拳
四、治理困局:家族權斗與二代敗局
1. 接班人的致命失誤
2017 年陳道榮長子陳孟列接任董事長后,執(zhí)意投資 5 億元建設樂清智慧產(chǎn)業(yè)園。該項目至今空置率達 83%,年租金收入不足貸款利息的 1/5。多位高管證實:"小陳總開會時只顧刷手機,連風機軸承型號都分不清。"
2. 派系斗爭的代價
2019 年財務暴雷前夕,分管風能的副總帶著 17 人團隊集體跳槽遠景能源。離職潮導致黑龍江風電場因缺乏運維人員,發(fā)生葉片斷裂事故,直接損失 1.2 億元。
3. 關聯(lián)交易的腐敗溫床
樂清市紀委通報顯示:陳道榮表弟控制的建材公司,以高于市場價 320% 的價格承接廠房裝修;其女婿通過虛增物流費用套取資金 2300 萬元,這些款項最終流入陳氏家族在洛杉磯的房產(chǎn)賬戶。
2017 年陳道榮長子陳孟列接任董事長檢查失誤,導致敗局
五、時代切片:民營制造巨頭的坍塌啟示
1. 跨界擴張的死亡稅率
華儀風電項目綜合稅率達 37%,遠超行業(yè)平均的 19%。稅務稽查顯示:2016-2019 年間通過虛構研發(fā)費用偷逃稅款 1.7 億元,直接導致后續(xù)罰款超過本金。
2. 技術依賴的風險累積
核心產(chǎn)品高壓開關的進口元件占比達 68%,2018 年中美貿(mào)易戰(zhàn)導致成本激增 42%。技術總監(jiān)坦言:"我們仿制西門子的產(chǎn)品,但材料熱處理工藝始終不過關。"
3. 政商關系的雙刃劍
樂清市政府曾為華儀協(xié)調(diào)銀行貸款 28 億元,但 2020 年風險暴露后,12 名官員因違規(guī)站臺被問責。這種 "兜底式" 扶持反而延緩了市場化改革進程。
結語:甌江畔的警示碑
當樂清市政府工作組進駐華儀總部時,展廳里 "全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科技先進單位" 的獎牌已蒙上厚厚灰塵。這個從祠堂走出的制造帝國,最終在盲目擴張與治理失控中走向崩塌。陳道榮的墜落軌跡,既是草根溫商奮斗史的悲情注腳,更是民營經(jīng)濟轉型期的鮮活教案 —— 當企業(yè)規(guī)模超越創(chuàng)始人認知邊界,當技術情懷讓位于資本賭性,再輝煌的傳奇也難逃傾覆命運。其留下的 11.41 億元債務黑洞,恰似甌江潮水,時刻叩問著中國制造的升級之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