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同名同姓的人多了去了,但是因為同名同姓而躺槍的也時有發生,但是躺槍名譽受損,放誰也不會開心。
這幾天,西安交通大學的一則通報,讓“學術抄襲”這個名詞再次讓人們關注,作為C9高校涉及學術抄襲,會讓學校名譽受損,好在經過調查之后發現,這位抄襲者抄襲的時候是在南京大學就學期間,西交大做出了情況通報,直接將該教授解聘。
通報中的主角,是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副教授王某某。在南京大學攻讀博士期間發表的一篇論文,陷入了抄襲的丑聞。這篇發表于《世界哲學》,論文題目為《動態的身體:身體—身體化》,完全抄襲了一篇英文論文,從主題到框架,從引文到內容,均無原創性可言。直接翻譯成了漢語,就進行了發表,真是非常的省事!但是這樣的行為,恰好是對學術誠信的公然踐踏,也葬送了自己的學術生涯。
但是中間發生了一個烏龍,一些自媒體作者通過在互聯網上尋找當事人的照片,進行發文,結果誰也沒有想到,有同名的學者也叫王某某,結果他的照片被掛到了網上,李逵碰上了李鬼,倒霉的卻是李鬼。因為同名同姓倒了大霉,這種躺槍真的很無奈。結果當事人只好去在一些文章下面留言,要求這些作者進行修改或者刪除。
也期望自媒體作者們能夠更加認真一些,不要不做調查就直接引用別人的照片之類的。
當然,回到學術作假這件事情上,我們能看到王某某的事情并非孤例,近年來,從普通高校到985名校,抄襲、剽竊等情況時常傳出。在一些涉事學者身敗名裂之后,仍有人不思悔改。
甚至在3月14日,又有上海交大一位哲學系的女副教授也疑似被舉報,涉及到了抄襲傳聞之中。
這些事情屢屢發生的原因,并不復雜。主要是在當前的學術評價體系中,論文數量、職稱晉升、科研指標化考核等共同作用下,讓一些學術能力不強甚至比較差的學者鋌而走險,將抄襲視為一條“捷徑”。
其實學術評價體系沒毛病,還是因為有的學者是西貝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