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錫悅剛被從牢里放出來,韓國立刻就迎來“當頭一棒”
美國正式確認,已將韓國列入“敏感國家”名單,4月15日正式生效。
這件事有多離譜呢?看看名單上的其他名字就知道了:中國、俄羅斯、朝鮮、敘利亞。
不客氣地說,這就是美國的一份黑名單,專門記錄那些“擁核”或者有“擁核傾向”的危險對手,美其名曰控制核擴散。
如今,韓國作為美國的干兒子,居然也“金榜題名”了,讓全世界都莫名驚詫。
韓國被列入該名單后,韓美在核能、人工智能等尖端技術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會受到嚴格限制。包括韓國赴美的留學生,也不能在核能等相關前沿專業學習和工作。
特朗普為什么要痛擊韓國?可能是出于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警告尹錫悅,不要再搞事。
尹錫悅沒有和美國打招呼,就自導自演了一場戒嚴鬧劇,很明顯讓美國吃了一驚。
一直以來,美國靠著駐軍和戰時指揮權,牢牢把控韓國政局。但尹錫悅的一套騷操作,等于是現身說法告訴全世界,即使是手里沒有兵權,也照樣能在美國眼皮子底下搞事。
而且尹錫悅的戒嚴計劃里,不僅有挑起朝韓沖突,還有偽裝朝鮮軍隊襲擊美軍基地的安排,這怎么能不讓美國膽戰心驚呢?
如今,尹錫悅雖被釋放,短時間內也很難回到權力核心,但韓國內部以他為首的保守派,并沒有被一舉清算,反而變得更團結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哪天尹錫悅領卷土重來,再搞個二次戒嚴,還真不是不可能。
美國需要的是一個“可控”的盟友,不是一個要把自己拖進半島沖突的炸藥包,自然就要狠狠敲打他。
第二、打壓韓國核武裝論。
全球這幾年都不太平,俄烏一直在打,朝鮮半島也是摩擦不斷,朝鮮核力量讓韓國壓力不小。
這幾年,韓國國內自主擁核的討論熱度大增,在部分政界和保守勢力里成了主流想法。這觸動了美國的敏感點,畢竟核不擴散是美國全球戰略重點。
韓國外交部長趙兌烈上個月表示,核武器并非“不在考慮范圍之列”,鑒于這種“挑釁性”的言論,美國將韓國列入敏感國家名單,就是對核擴散風險的警告。
特朗普也怕自己一個不留神,真的被韓國搞出了核彈頭,那惹出來的亂子可就大了,所以必須防患于未然。
第三,提醒韓國該繳費了。
特朗普的戰略收縮,不僅在歐洲,在亞太同樣如此。
特朗普多次要求韓國將駐韓美軍費用分攤額從當前的約11.34億美元提升至每年100億美元,是其現有水平的近9倍。
這一要求基于特朗普將韓國稱為“賺錢機器”的邏輯,即韓國依賴美國軍事保護,應支付更高費用以換取安全承諾。
美韓之間的利益矛盾,軍事上就不說了,畢竟韓國早已經被閹割,從技術和經濟方面來說,就是美國的技術控制與韓國的自主發展之間的矛盾。
從全球產業鏈構建上看,韓企被迫在中美技術標準間跳探戈。特朗普強推的“美韓半導體同盟”,其實是在高端制造領域勒索韓國。
按照特朗普的出牌邏輯,駐韓美軍防衛費分擔談判新增“技術安保附加費”條款,青瓦臺被迫在薩德系統升級與半導體設備解禁間做魔鬼交易,幾乎板上釘釘。
在霸權主義的餐桌上,所謂盟友不過是隨時可以改刀的生魚片,二毛,小日子,歐盟都是前車之鑒。
技術鐵幕之下,韓國也逃不過高級韭菜宿命。只要想割你,隨時可以給你定制各種敏感名單。
當然,對韓國來講,也無路可走,碰到這特朗普這樣的,被吸血被勒索是必然的,但舔美國還是要繼續舔的,總不能真的被北方拿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