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伊三國海軍在印度洋集結,演習科目非常明確,但特朗普卻故意對號入座,這次聯合演習會對全球局勢產生怎樣的影響?
日前,中國國防部發布消息證實,中國、伊朗、俄羅斯海軍于3月上中旬舉行“安全紐帶-2025”聯合演習。該演習由伊朗海軍主辦,演習區域位于印度洋北部海域,三國海軍將開展打擊海上目標、臨檢查捕、損害管控、聯合搜救等科目演練。演習旨在加強區域安全,提升多邊合作。考慮到當前國際局勢持續緊張,且特朗普政府曾向伊朗發出軍事打擊威脅,所以這次中俄伊三國海軍的集結被西方媒體解讀為向美國及其盟友釋放了明確的戰略信號,即將通過聯手合作共同對抗美國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但從現階段情況來看,西方媒體的解讀顯然有些危言聳聽。
首先,這次中國、伊朗和俄羅斯海軍在印度洋集結展開聯合軍演并非臨時起意,而是建立在長期軍事互信與戰略協調的基礎上。從2019年開始,三國海軍就以“安全紐帶”為代號舉行聯合軍演,加強區域合作的同時深化彼此的戰略互信。只不過,由于中國、俄羅斯和伊朗都是美國名單中的“主要打壓對手”,所以這次的演習才會被西方媒體解讀出兩層意思:第一,向外界展現中俄伊三國聯合抵御外部壓力的能力和決心;第二,中俄伊三國可以在中東乃至整個印太地區對美國及其盟友形成軍事牽制。從演習科目可以發現,本次聯合軍演并不像西方媒體所說的那樣“針對意味強烈”。雖然西方媒體將“打擊海上目標”解讀為中俄伊展示海上作戰實力的象征,但別忘了,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海上安全還面臨諸多挑戰和威脅。
除了某些霸權主義國家外,海盜活動和海上恐怖主義也對國際航道安全構成巨大威脅。中俄伊三國都高度依賴海上運輸,因此通過這種聯合演習,不僅是為了更好地應對那些威脅航道以及自身生命線的挑戰,同時也將攜手維護地區乃至全球的海洋安全秩序。從軍事角度來看,中俄伊的聯合海上軍演頗具看點。首先,中國海軍經過數十年的飛速發展,搖身一變成為一支藍水海軍,擁有包括大型驅逐艦、現代化航母以及戰略核潛艇在內的遠洋艦隊;其次,俄羅斯海軍雖然已不復當年蘇聯紅海軍的巔峰水平,但其近些年來不斷完善的近水海軍和遠程打擊能力依然不容小覷;最后,伊朗這支主攻“非對稱作戰”的海軍,擅長使用快艇集群和無人機戰術,是美軍第五艦隊的“心腹大患”。
那么,面對中俄伊三國海軍的集結,美軍會不會感到害怕呢?答案是肯定的。誠然,美國海軍目前依然是全球最強的海上作戰力量,單論正面對抗,中俄伊海軍聯合起來依然難以與之匹敵。但要知道,軍事博弈不僅僅是簡單的裝備和武器對比,還包括戰略層面的較量。在外界看來,美國總統特朗普強調,一點也不擔心中俄伊海軍聯合演習,這種表態顯然就是故意對號入座,試圖掩蓋美軍的虛弱和無力。長期以來,美國一直宣傳“同時打贏兩場常規局部戰爭”,但中俄伊三國的聯合行動已經對美國的全球戰略布局產生了深遠影響。試想一下,如果中俄伊三國能在波斯灣、印度洋、西太平洋、波羅的海以及西北太平洋等關鍵海域形成聯動效應,那么美軍必然會選擇分散兵力,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如此一來,美國的軍事優勢將會不斷縮小,而華盛頓也將再次面臨重大的考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