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315晚會曝光:4大商品問題觸目驚心,網友:感謝人民記者的堅守!
2025年的央視315晚會再次聚焦消費領域,以“共鑄誠信,提振消費”為主題,曝光了一批侵害消費者權益的亂象。晚會揭露的四大商品問題,不僅令人震驚,更引發了廣泛的社會關注和討論。網友們紛紛表示,感謝人民記者冒著危險進行暗訪,才使得這些黑心商家的真面目得以曝光。
一、衛生用品:以舊翻新,殘次料再售
315晚會的開篇便直擊衛生用品行業的亂象。位于濟寧市梁山縣的梁山希希紙制品有限公司被曝出銷售劣質衛生巾和嬰兒紙尿褲,且數量巨大。這些產品并非全新生產,而是由該公司從紙尿褲和衛生巾生產廠家購買的下腳料、殘次品等生產翻新而成。
據央視記者調查,該公司從正規企業收購本應銷毀的不合格產品,再從中挑選出形狀完整、無明顯污漬和破損的“二等品”進行翻新銷售。這些被翻新的衛生用品,竟然能以七八千元一噸的價格在市場上流通,利潤之高令人咋舌。在希希紙制品公司的倉庫里,記者還看到工人在敲打拉拉褲,使其恢復蓬松狀態,準備重新銷售。
更為嚴重的是,這些生產廢料中的一部分,無法再挑選利用的部分,被投入機器生產成回收料,再次流入一次性衛生用品的生產企業。這種惡性循環不僅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權益,更對公共衛生安全構成了威脅。
二、一次性內褲:材質造假,滅菌環節形同虛設
隨著便捷消費需求的激增,一次性內褲等一次性衛生用品市場火爆。然而,在河南商丘、虞城縣等地,卻聚集了數百家生產環境臟亂、材質造假、滅菌環節形同虛設的一次性衛生用品生產企業。
央視記者暗訪發現,這些企業為了降低成本,不僅生產環境惡劣,還公然造假。在夢陽服飾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工人們徒手制作一次性內褲,原材料隨意堆放,布料旁還堆著雜物。更為嚴重的是,這些一次性內褲的材質并非宣稱的棉質,而是廉價的滌綸。同時,為了節省成本,滅菌環節也形同虛設。
記者了解到,我國對一次性內褲產品有明確的生產標準,從產品衛生、生產環境、原材料、生產流程到包裝、運輸、貯存等各環節都有詳盡規范。然而,這些企業卻無視標準,公然造假,甚至偽造滅菌標簽欺騙消費者。
三、家電維修:亂收費,坑騙消費者
家庭維修平臺近年來發展迅速,然而卻成了“坑蒙拐騙”的重災區。啄木鳥家庭維修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家電維修平臺之一,業務遍及300多個城市,有超過10萬名維修師傅在線接單。然而,央視記者應聘進入啄木鳥公司后卻發現,所謂“培訓”只涉及營銷話術,而沒有維修技術。
上門維修人員的核心任務就是在服務過程中弄虛作假、提高收費。記者跟隨維修人員“實習”的過程中,親眼見證了種種“套路”:維修人員網購劣質電機給客戶換上,卻收取高額維修費;有客戶因水龍頭沒打開導致洗衣機無法進水,維修人員謊稱“進水閥有問題”,一番操作后收費100多元;安裝一個成本20元的燃氣灶點火器,卻要收費250多元。
這些亂象不僅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權益,更破壞了市場的公平競爭秩序。啄木鳥家庭維修在晚會曝光后迅速發表聲明,表示將高度重視用戶的投訴與反饋,成立專項調查組進行徹查。然而,這只是第一步,如何從根本上解決家電維修行業的亂象,仍需相關部門和企業的共同努力。
四、冷凍蝦仁:保水劑超量,雙重增重
冷凍蝦仁是很多人喜愛的食物,然而卻隱藏著巨大的食品安全隱患。央視記者暗訪發現,部分水產加工企業在加工水產品時違規、超量添加保水劑。保水劑即食品水分保持劑,常用復合磷酸鹽,能保持蝦仁的水分、提升口感和延長保質期。然而,部分企業卻用保水劑來“給蝦增重”。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企業的蝦仁保水劑添加量高達千分之三十,浸泡時間長達十幾個小時,保水率高達百分之二十。這意味著消費者購買的1斤蝦仁中,可能有2兩是“保水劑增重”的水分。更為嚴重的是,這些企業在產品外包裝上并不標注保水劑的成分,導致消費者在購買時無從得知。
長期過量攝入磷酸鹽可能會帶來健康風險,如消化系統問題、鈣磷比失衡、缺鈣以及心血管疾病等。這些企業員工對自家產品避之不及,有工人私下對央視記者說:“我們自己都不吃這種蝦仁。”
結語:感謝人民記者的堅守
315晚會曝光的這四大商品問題,只是消費領域亂象的冰山一角。然而,正是這些勇敢的記者們冒著危險進行暗訪,才使得這些黑心商家的真面目得以曝光。他們的堅守和努力,不僅為消費者提供了寶貴的消費警示,更為維護市場秩序和公共利益做出了重要貢獻。
我們應該感謝這些人民記者,正是他們的存在,才讓我們的消費環境更加透明、公正和安全。同時,我們也應該提高自己的消費意識和維權意識,選擇正規渠道購買商品和服務,遇到問題時及時投訴和舉報,共同營造一個健康、和諧的消費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