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性心理學的角度來看,zi慰后出現的空虛感和道德譴責感是一種復雜的心理現象,許多人都曾體驗過,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心理反應?
首先是文化與社會規范烙印,要知道我們大多數人對性的態度并非天生形成,而是被成長環境中的文化、宗教或家庭教育所塑造。如果一個人曾接收過類似“性是羞恥的”“zi慰是墮落”等隱性信息,即使他理性上知道這是正常生理行為,潛意識中仍可能產生自我批判。這種沖突類似于“認知失調”——你的行為(zi慰)和內在信念(性是不好的)產生了矛盾,進而引發愧疚感。
其次是G潮后的神經化學變化,從生理機制看,性G潮會觸發大腦釋放大量多巴胺、催產素和內啡肽,這些神經遞質帶來強烈的愉悅感和放松感。但G潮后這些化學物質水平會迅速回落,尤其是多巴胺的驟降可能導致短暫的“快樂空洞期”(類似劇烈運動后的疲憊感)。這種生理性低潮可能被心理誤讀為“空虛”或“失落”。
第三是自我客體化的潛在影響。如果zi慰過程中伴隨強烈的幻想或對刺激源的依賴,事后可能會產生一種“自我工具化”的不適——感覺自己被欲望支配,或擔憂自己過度依賴虛擬刺激。這種反思本身是健康的,但若與道德焦慮結合起來,就容易演變成過度自責。
再一個我們可以想想,自己是否有未被滿足的情感需求。性快感不僅是生理釋放,也常與親密感、聯結感等心理需求相關。zi慰后的空虛感有時可能映射出更深層的孤獨感,或對現實人際關系中情感支持的渴望。這種“快感后的落差”會讓你更敏銳地察覺到自己未被滿足的需求。
人類的性心理本身充滿復雜性,空虛也好、道德譴責感也罷,你的感受都值得被認真對待,但不必為此感到“異常”。許多時候,對“正常”的過度追求反而會制造壓力——重要的是找到讓自己身心舒適的自洽方式。(童嵩珍,華人第一性治療師,擅長解決心因性的男女X功能障礙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