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最艱難的時候,黨中央曾想就地解散紅軍,男的做苦工,女的當傭人

0
分享至

1975年,當年參加長征的“四老之一”董必武的夫人賀蓮芝回憶長征時說:在長征最困難時期,紅軍處在最危難關頭,中央曾經有過一個想法:就地解散紅軍,男的去做苦工,給地主當長工;女的當傭人、給富人做丫鬟、做童養媳,等到時局好轉再回來參加革命。


紅軍時期的毛澤東英氣逼人目光如炬

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失敗的隊伍1000余人開進山高林密的井岡山地區,開始了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艱苦探索。

幾年后,在總結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經驗的時候,毛澤東歸納出中國革命存在并且能夠發展的5個條件。

第一個條件是帝國主義間接統治的經濟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國,決定了紅色政權能夠利用白色政權間的長期分裂和戰爭保存和堅持下來。

第二個條件是紅色政權存在的地方一般都是受到民主革命影響的地方。

第三個條件是全國革命形勢的繼續發展。

第四個條件是有相當力量正式紅軍的存在,這也是紅色政權存在的必要條件。

第五個條件是共產黨組織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錯誤。

毛澤東的結論是,這5個條件不僅決定了中國革命能夠繼續存在和發展,而且決定了中國革命必須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當國民黨當局大舉圍剿各地蘇區的時候,全國大部分革命根據地先后喪失,西北革命根據地卻逆勢發展,成為一枝獨秀。西北革命根據地何以能夠逆勢發展,成為一枝獨秀呢?

除了西北革命根據地具備毛澤東上述的這5個條件之外,還因為西北革命根據地的創始人和領導人劉志丹、謝子長等人在“武裝割據”方面的思想與毛澤東不謀而合。

比如西北革命根據地杰出創始人和領導人劉志丹,1903年生,黃埔四期最優秀的畢業生,23歲參加北伐,以共產黨代表的身份進入西北軍,被授予少將軍銜,25歲成為西北工農革命軍的軍委主席。

劉志丹隨后與謝子長一起在陜西渭南華縣發動起義,但因力量單薄,被西北軍閥馮玉祥以數倍的兵力包圍,導致起義失敗。

起義失敗后,劉志丹和謝子長回到西安,向陜西省委匯報起義經過和經驗教訓,省委隨即把他們派去陜北開展武裝斗爭。

1929年2月,陜北特委第一次擴大會議上,謝子長被選為特委軍委書記,劉志丹為軍委委員。時任特委書記楊國棟害怕國民黨的白色統治,主張只做一些宣傳工作就算了,不要搞武裝斗爭。


長征中的中央紅軍(油畫)

楊國棟的主張遭到了謝子長和劉志丹的堅決反對,他們二人主張特委就是要抓緊把革命武裝搞起來,加緊從事軍事活動,開展兵運工作。就這樣,劉志丹和謝子長在陜北和陜甘邊界開展了軍事活動。

在嚴重的白色恐怖之中要從事軍事活動,可想而知風險和難度之大,劉志丹和謝子長多次策動兵運都遭到失敗,幾經死里逃生之后,他們慢慢從血與火的實踐中總結出經驗教訓:軍事運動要與農民運動緊密結合起來,還要建立自己的革命根據地。

可以說,“英雄所見略同”,劉志丹和謝子長這些寶貴的經驗教訓正好與毛澤東關于武裝割據的思想有頗多異曲同工之處。此后,他們根據自己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開展根據地建設,先后建立了紅26軍、紅27軍等正規紅軍,也成功地建成了革命根據地。

劉志丹和謝子長不但建立了工農政權,開展了土地革命,還頒布了各種革命法規和政策,在農民中進行了廣泛的革命宣傳和動員。陜甘邊根據地就這樣經受住了敵人白色恐怖統治的考驗,在他們手里迅速發展壯大。

1934年11月,陜甘邊蘇維埃政府宣告成立,劉志丹擔任軍委主席,而此時陜北根據地軍事領袖謝子長身患重病將不久于人世,迫切需要一位杰出的軍事領袖接替謝子長的領導工作,自然而然,這個人就是劉志丹。

當時,西北革命根據地有陜甘邊和陜北兩支紅軍部隊,雖然平時也有配合,但基本上都是各自活動為主,陜甘邊和陜北是兩塊被敵人分割開的根據地,也就存在兩個領導機關。

陜甘邊根據地由陜西省委領導,后直接歸陜甘邊特委領導;而陜北根據地則直接受中共中央駐北方代表的領導。

1935年2月,陜甘邊特委和中共陜北特委召開聯席會議,成立中共西北工委和西北軍委,統一領導紅26軍和紅27軍以及陜甘邊、陜北兩塊根據地的其他武裝力量。劉志丹擔任軍事委員會主席,謝子長為副主席,但不久后,謝子長就病重逝世。

這之后,劉志丹指揮西北紅軍先后解放了安定、延長、延川、安塞等6座縣城,消滅敵人正規軍和民團地方武裝近8000余人,將陜甘邊和陜北兩個根據地連成一片,多達23個縣,人口多達100萬人,西北革命根據地進入鼎盛時期。

而這幾年,蔣介石國民黨當局接連對中央蘇區發動了5次“圍剿”,在毛澤東以及朱德和周恩來的正確領導和指揮下,敵人的前4次“圍剿”都被粉碎。

但后來在中央“左”傾錯誤的領導和指揮下,蘇區未能打破敵人的第5次“圍剿”,包括中央蘇區在內的全國大部分革命根據地紛紛喪失,只有西北根據地一枝獨秀,正是這一枝獨秀的西北根據地的存在,才為后來轉戰至陜西的黨中央和中央紅軍提供了寶貴的落腳點。


劉志丹

在中央紅軍開始長征前,黨中央對陜甘邊和陜北革命根據地有一定的了解,但長征開始后,黨中央同陜西黨組織的聯系完全中斷,所以對陜甘革命根據地的發展無法了解。1935年6月,中央紅軍和張國燾領導的紅四方面軍在川西北會師,總兵力多達10萬多人。

毛澤東分析了全國政治形勢的變化以及當時紅軍所處的戰略位置之后,力主黨中央應率領紅軍北上,前往陜甘建立革命根據地。但出乎包括毛澤東在內所有人的意料,實力雄厚的張國燾陡生異心,公然分裂黨、分裂紅軍。甚至妄圖憑武力裹挾以毛澤東為首的黨中央,導致最后毛澤東只能率領紅一方面軍的一、三軍團和軍委縱隊8000人北上。

張國燾分裂黨、分裂紅軍的丑惡行徑給黨中央和紅軍帶來災難性的后果,中央紅軍一路北上進入甘南后,脫離隊伍的人大增,兵員有減無補。9月12日,毛澤東在俄界會議上發言,他說,向北發展只要能保留幾百個干部和幾千名戰士,我們就是很大的勝利了!由此,我們可以想得到,當時黨中央和中央紅軍已經到了多艱難的地步!

當時黨中央毛主席迫于形勢的異常嚴峻,作出一個無奈的決定:為了保留革命的火種,面對蜂擁而來圍追堵截的敵人,只能選擇到中蘇邊界地區去,背靠蘇聯,以求生存和發展。9月20日,由紅一、三軍團改組的中國工農紅軍陜甘支隊抵達甘南哈達鋪。

幸運的是,當時毛主席從當地郵政所獲得的一些國民黨發行的報紙中,得知陜北還有一支活躍的紅軍,還有一塊相當穩固的紅色根據地。毛主席當機立斷,決定帶領紅軍去陜北。中央紅軍抵達陜北時,只剩下了幾千人,當年親眼見過抵達陜北的中央紅軍的當地老人回憶,中央紅軍個個破衣爛衫,又黑又瘦,活脫脫的就像一支乞丐隊伍。

40年后,當年參加長征的“四老之一”董必武的夫人賀蓮芝回憶這一段歷史時說,在長征最困難時期,紅軍處在最危難關頭,中央曾經有過一個想法:就地解散紅軍,男的去做苦工,給地主當長工;女的當傭人、給富人做丫鬟、做童養媳。等到時局好轉再回來參加革命。“四老”則可以化裝藏身白區。

毛主席在得知西北根據地的存在以及紅25軍已經和陜北紅軍勝利會師的消息后,非常興奮,當即明確表示,能夠在陜北找到一處落腳點,對于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來說,確實可謂是喜從天降。至此,長期困擾紅軍的落腳點問題終于得到解決,正是因為有了陜北根據地,黨中央和中央紅軍的命運才從此有了轉機。

1942年,毛主席在一次講話中指出,沒有陜北,我們就不得下地。陜北有兩點,一個是落腳點,一個是出發點。毛主席此話的意思是,沒有陜北,我們就不得了了。正如同年徐特立在西北局高干會議上所說,當年要是沒有陜北這塊地方,我們這些老頭子不被打死,拖也拖死了!

沒有陜北根據地就沒有中央紅軍長征的落腳點,更不會有抗日戰爭勝利時期中國共產黨力量的空前發展。中國革命的危局由此得以扭轉,中國革命得以化險為夷、轉危為安,逐步從低谷走向了高潮。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劉志丹、謝子長等人創建的陜北革命根據地救了黨中央,救了中央紅軍,救了中國革命,他們的歷史功績應該永遠被人們銘記!

聲明:個人原創,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尚書喬 incentive-icons
尚書喬
吞舟之魚,不游支流;鴻鵠高飛,不棲污地。
882文章數 9481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汉市| 岗巴县| 弋阳县| 彩票| 蕲春县| 富宁县| 高碑店市| 三门峡市| 安多县| 阿克陶县| 锦州市| 虞城县| 永靖县| 肇州县| 新干县| 崇仁县| 许昌县| 白水县| 甘肃省| 中卫市| 三都| 图木舒克市| 延长县| 上林县| 饶河县| 伊春市| 都兰县| 靖边县| 柘荣县| 宜兴市| 新民市| 西藏| 喜德县| 平原县| 苏州市| 桑日县| 汶川县| 新乡县| 新绛县| 民勤县| 连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