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李嘉誠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一度引起軒然大波。
香港《大公報》最近連續兩篇時評,以相當嚴厲的口吻質疑這并非“普通的商業行為”。
第一篇題為《莫天真 勿糊涂》,文中指出,美國或將以這個交易為“模板”,通過政治施壓在全球范圍掀起港口并購,控制世界更多關鍵港口,并用“長臂管轄”實施打壓手段,讓中國船舶“無處可靠”。
光《大公報》刊發這篇評論其實還沒什么,重點在于負責治港事務的港澳和中聯兩個辦在官網也轉發了這篇評論文章。這幾天,港區和媒體坊間都在熱議此事。
第二篇,題目更加直接,《偉大的企業家都是錚錚愛國者》,一連甩出好幾個靈魂問題:
為何如此輕易將這么多重要港口轉讓給不懷好意的美國勢力?
表面宣稱的商業行為暗中藏著怎樣的政治算計?
所謂“精明”的交易有沒有考慮國家民族利益?
這般選擇是否在助紂為虐、貽害中國和世界?
《大公報》發文,中央主管港澳事務最高部門網站轉文,此文的代表立場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此次,李嘉誠和他的企業集團恐怕很難用“在商言商”來解釋。正如“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是有祖國的”,對于企業家來講,“生意無國界,但企業家是有祖國的”。
看著今天的李超人在風口輾轉反側,不禁令人想到了當年無錫的榮德生。
榮德生,又名宗銓,號樂農。他出生于江蘇無錫,也是著名的民族資本家,被稱為“面粉大王”“棉紗大王”。
論做生意,榮德生和他的兄長榮宗敬絕對是激進的,尤其兄長榮宗敬,見到機會咬住就上。他的經營哲學是“只要有人肯借錢,我就敢要,只要有人肯賣廠,我就敢買”,是一個典型的激進戰略癡迷者。榮德生雖不似兄長般急進,但骨子里也是“擴張”迷戀者。他說:“余留心社會經濟,而主多立工廠,推至省用、國用,而至世界經濟之競爭,尤以自立生存,對外相等為比較。”
但論愛國,榮德生更值得稱道。
1937年冬,日本侵略軍占領上海,江南國土相繼淪陷。榮氏企業有的被日軍炸毀,有的被日軍占據,只有租界內的工廠維持生產。而榮德生不僅捐款捐物,而且下令榮氏名下的公益鐵工廠停止生產紡織、面粉機器,專門制造地雷、手榴彈等武器,供抗日部隊作戰使用。
1941年,日商覬覦榮氏紗廠,由汪偽實業部派員與榮德生商談,要他將申新一、八廠賣與日本豐田紗廠,當即遭到嚴詞拒絕。汪偽外交部長褚民誼只得親自來滬,假國際飯店邀請榮德生面談。榮德生之子爾仁代往,說明其父不變初衷,不出賣工廠和人格。褚民誼卻厚顏無恥地說:“中國的半壁江山都給日本人,何患小小申新兩個廠。”褚民誼又威脅說:“不要敬酒不吃吃罰酒!”榮德生聞言,凜然言道:“我寧可玉碎,不為瓦全。”
在榮德生的影響下,榮氏企業中沒有一個廠同日偽“合作”,親屬同仁中也沒有一個人向日偽屈服。錚錚鐵骨,時人莫不欽佩。
1948年,國民黨統治已成土崩瓦解之勢,有資產者紛紛離開大陸,榮氏家族也面臨抉擇。
在一片離滬聲中,榮德生專程從無錫來到高恩路住所,明確表示:“不離開大陸”。他還在無錫《人報》上公開表示“不論形勢如何變化,我決不離錫。”他說:“我若一走,幾萬個小煙囪將無法出煙,因此我決不離錫一步。”
榮德生不但自己留下不走,而且堅決制止了申新三廠個別主持人企圖將2萬紗錠拆運臺灣的錯誤行動,并指示將合豐公司已經運抵臺灣的54只馬達全部運回上海。他密令各廠:“今后方針,以維持原有局面為原則。”凡已遷往香港、臺灣、廣州的設備和物資,“應一律從早出售或搬回”。
很多人要跑,但榮德生不跑。
曾經跑過的李嘉誠,應該對榮德生是不陌生的。
因為據說他的辦公室里,長年掛著一幅對聯:
發上等愿,結中等緣,享下等福;
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
這幅對聯正是晚清大臣左宗棠在無錫梅園題寫的,無錫梅園,正系榮德生一手所建。
享下等福,寓意為人簡樸,榮德生長年一襲長衫,布衣布鞋,一頂普通的瓜皮帽,飯食簡單,不求特殊。
李超人倒也一直以節儉形象示人,平時吃白菜豆腐,一套西裝穿十年才換,坊間傳聞他是百達翡麗的頂級VIP,但人前卻永遠“表不過萬”。從早年的精工、西鐵城,到現在三四千的Apple Watch,也是在藏富路上越行越遠,永不回頭。
但擇高處立,向寬處行呢?
或者他真的覺得,海外洋人的世界,才是真的“高處”和“寬處”?
李超人還把這幅對聯送給了馬云,如今,連風清揚都看懂了這幅對聯,不跑了。
十年前,2015,國務院國資委的研究員羅天昊,面對李超人在內地囤地起價,賺翻后悄然撤出,以及香港社會經濟種種不公亂像,怒筆寫下了驚世之作《別讓李嘉誠跑了》。此文經新華社瞭望智庫平臺轉發后,引發全球輿論強烈關注。
當時的情與勢,強如全球華人首富李超人,也不得不認真應對。對于以羅天昊為代表的業界批評李嘉誠從內地撤資,李嘉誠首先以三頁紙正式回應“撤資”指控,后又罕見接受南方某媒體專訪,解釋此事。
再后來,李嘉誠作出“黃臺之瓜,何堪再摘”的模糊表態,終于引發了香港人關于“最大摘瓜人”的反思,后又呼吁“網開一面”,更引起了反彈,三大央媒一起發聲,暗諷香港房價高聳擠壓千萬香港人的生活的時候,為何不網開一面。至此,李嘉誠跌下神壇,數年來,在內地官方媒體中被追捧的盛況不再。
十年后,李嘉誠又“跑”了,而這次,正如《大公報》所說,無論何時何地何種情況,偉大的企業家從來不是冷血投機的逐利者,而是熱誠傲骨的愛國者,他們將自己和企業前進的羅盤對準祖國的星辰,與自己的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因此才名垂青史,為后世景仰。
百年前有榮德生,百年后這片土地上依然有華為,有大疆,比亞迪、寧德時代,甚至還有許多企業家將被列入美國所謂制裁名單視作登上“光榮榜”,將外部打壓轉化為自主創新、突破發展的戰略契機。
從十年前冷靜觀察者的振臂一呼,到今天《大公報》的強烈批評,李超人,不知道能否聽得進去一點點?
近期熱門文章推薦
回復關鍵詞閱讀
- 中國集成電路“黃埔軍校”,如今在走什么樣的“芯”路(關鍵詞:黃埔軍校)
中國藍莓的命運齒輪,被這家研究所撥動了(關鍵詞:藍莓)
阿滿百香雞大戰紫燕百味雞,為何選擇南京(關鍵詞:紫燕百味雞)
無錫一個區,一年機器人產值50個億(關鍵詞:機器人)
擅長打造爆款的常州,有了新目標(關鍵詞:爆款常州)
浙江非網紅小縣城,正在悶聲發大財(關鍵詞:浙江小縣城)
- 揚州毛絨玩具賣家做跨境,靠一個創意狂賺美金(關鍵詞:毛絨玩具)
- 如果不是蘇州這個園區,中國自動駕駛第一股可能要晚來兩年(關鍵詞:蘇州園區)
中國版英偉達,在無錫設總部了(關鍵詞:英偉達)
阿那亞入局,常熟狂飆(關鍵詞:阿那亞)
藥明生物,走向下一個波峰的路徑依然清晰(關鍵詞:藥明生物)
昆山20連冠冷思考:挑戰者在哪,從哪里超越(關鍵詞:昆山挑戰者)
從人才日到人才月,湖州到底還有多少驚喜(關鍵詞:湖州驚喜)
復活的蘇州,焦灼的東莞(關鍵詞:東莞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